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烟草2015年发展报告

中国烟草2015年发展报告

中国烟草2015年发展报告2015年是“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全行业在经济下行压力继续增大和控烟履约环境日趋严峻的情况下,继续深化改革,不断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中国烟草整体竞争实力进一步提升。

(一)2015年行业发展环境分析烟草行业作为一个受宏观经济影响较大和管理相对特殊的行业,2015年面临着诸多压力和挑战。

宏观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对卷烟销售影响较为明显。

作为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烟草行业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密切的关系。

在宏观经济快速增长和外部发展环境相对宽松的时期,卷烟销售呈现较快的增长态势。

而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卷烟销量增速也不断减缓。

2015年,我国经济下行压力较大,部分经济指标回落:GDP初步核算结果为676708亿元,增长率为6.9%,同比降低0.5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551590亿元,增长率12.0%,同比降低3.1个百分点;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00931亿元,增长率为10.6%,同比降低0.3个百分点;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966元,增长率为7.4%,同比降低0.6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195元,增长率6.6%,同比降低0.2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422元,增长率7.5%,同比降低1.7个百分点。

经济持续下行对卷烟销售造成一定压力,2015年卷烟销量同比下降2.36%。

2000年以来卷烟销量首次出现负增长。

部分经济下滑较大省份,卷烟销售受影响更为明显。

控烟法规政策更加严格,卷烟营销方式和消费环境发生很大变化。

自2006年1月9日《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在我国生效以来,国内控烟履约措施日趋严厉。

2015年9月1日起施行的新修订《广告法》明确规定:禁止在大众传播媒介或者公共场所、公共交通工具、户外发布烟草广告;禁止向未成年人发送任何形式的烟草广告;禁止利用其他商品或者服务的广告、公益广告,宣传烟草制品名称、商标、包装、装潢以及类似内容;烟草制品生产者或者销售者发布的迁址、更名、招聘等启事中,不得含有烟草制品名称、商标、包装、装潢以及类似内容。

依照该法规国内烟草广告受到了广泛禁止,烟草制品宣传途径也受到严格限制。

2015年6月1日,被称为“史上最严控烟法规”的《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修订后正式实施。

该条例明确规定了控制吸烟工作的主管部门;明确禁止在公共场所、工作场所的室内区域以及公共交通工具内吸烟,并对违反条例的行为制定了严厉的处罚规定。

控烟履约措施不断严厉,而且在控烟工作中出现了片面化、绝对化、扩大化倾向,对传统卷烟营销模式和消费环境产生了较大影响。

卷烟消费税调整提高,对行业经济运行和收益分配产生一定影响。

2015年5月,国务院批准调整卷烟消费税政策,卷烟批发环节从价税税率由5%提高至11%,并按0.005元/支加征从量税,国产卷烟和进口卷烟的批发价格、建议零售价格也作了相应调整。

提税顺价政策对卷烟销售、品牌竞争、行业利益分配、零售客户经营均产生了一定影响。

由于零售价格提升一定程度影响了卷烟消费增长,2015年销售卷烟4979.04万箱,同比减少120.1万箱,下降2.36%。

因为税收增幅较大,行业全年实现税利总额11436亿元,同比增加919亿元,增长8.73%;行业工商企业利润实现3032亿元,同比减少82亿元,下降2.63%。

据抽样调查,提税顺价后32.7%的卷烟零售客户利润有所减少,39.8%的卷烟零售客户变化不大,27.5%的卷烟零售客户利润略有增加。

行业发展长期高位运行,加大了行业后续增长难度。

受行业自身改革创新的内生驱动和外部相对较好宏观经济环境影响,2000年以来,行业经济保持相对较快的发展势头。

单箱销售额2005年突破1万元,2011年突破2万元,2015年为2.86万元;卷烟销量2000年突破3000万箱,2006年突破4000万箱,2014年突破5000万箱。

2014年税利总额突破1万亿元,2015年上缴财政总额超过1万亿元。

行业经济持续高位运行的同时,也出现了零售客户社会库存增加、批零价格倒挂、真烟非法流动等问题,工商企业内部挖潜和外部拓展的难度日趋增加,行业后续增长难度加大。

(二)行业适应环境采取的对策措施面对各种因素对行业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行业采取一系列积极措施,实现了经济运行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

严格控制烟叶种植面积和收购数量。

2015年是国家局三年烟叶调控政策落实的关键之年,行业各级单位从合同签订和录入、烟苗和物资供应、大田移栽、烟叶收购等环节严肃纪律、坚守红线。

2015年全国共签订烟叶种植收购合同147.9万份,同比减少18.6万份;实际移栽面积1609.9万亩,比计划面积减少19.1万亩,比上年减少227.5万亩。

合同约定收购总量4553.5万担,较实际下达收购计划减少43.9万担。

全国烤烟收购量4400万担,比下达计划减少约200万担,严控总量、坚守红线取得显著成效。

认真贯彻执行卷烟提税顺价政策。

2015年5月,财政部、税务总局印发经国务院批准的《关于调整卷烟消费税的通知》后,国家局及时调整提高了卷烟批发价格,并同步提高了零售指导价格。

5月8日,国家局召开行业领导干部电视电话会议,贯彻落实经国务院批准的卷烟提税顺价重大决策。

根据提税顺价的新形势,制定实施了调减产销计划、减缓生产进度、加大工业调拨、均衡商业批发、减少社会库存等一系列调控措施。

各地在贯彻落实提税顺价政策过程中,广泛开展政策宣传解释,主动向地方党委、政府汇报,向行业职工、零售客户和消费者宣传解释提税顺价工作的做法与意义。

积极做好零售客户服务工作,对零售客户做到信息公开、透明、公平、公正,充分尊重零售客户意愿,满足客户合理需求,公平公正投放货源,及时解决各种问题。

严密监控市场变化状态,及时调整工、商供货协议,优化货源供给结构,保证市场有效供给。

坚持严格规范经营,严格禁止各种不规范经营行为,加强市场价格管理,全面推行明码实价,引导客户规范经营,确保整个提税顺价工作进展顺利。

深化卷烟营销市场化取向改革。

2015年,在总结京津冀卷烟营销市场化取向改革试点做法和经验的基础上,将试点范围扩展到全国36个重点城市和江苏、湖北全省。

国家局扩大了“打擂台”计划资源比例,引导工业企业开展有序竞争,扩大商业企业货源选择范围,根据市场变化调整货源供应,更好地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

行业各单位加快推进探索需求预测方法,统一客户评价标准,改革货源组织方式,规范货源投放策略,建立省级统一订货平台,探索建立商业企业服务、拓展市场和工业企业快速响应市场的体制机制。

围绕以上改革措施,各地加快推进营销流程再造,基本统一了以需求预测为起点,覆盖货源组织、货源投放、订单采集、品牌培育、市场调控等环节的营销业务流程。

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

经过一年的实践,试点单位市场状态总体较好,带动和促进了全行业卷烟营销水平的提高。

加大经济运行调控力度。

为加强和改革经济运行调控,行业重点强化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注重预先控制。

2015年年初,国家局下发了《关于加强2015年经济运行调控工作的通知》,在加强和改善存销比调控、深入推进卷烟品牌合作生产、认真落实低端卷烟品牌专项计划三个方面制定了切实有效措施。

二是加强定向调控。

2015年上半年,针对卷烟库存偏大、部分牌号价格倒挂、少数公司销量下滑等问题,国家局研究制定了多项经济运行的联动措施。

对于年中经济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国家局下发了《关于当前烟草行业经济运行情况和做好下半年重点工作的意见》,明确要求做到“五努力一确保”,既努力稳定市场价格、努力稳定卷烟销量、努力调控生产进度、努力规范市场秩序、努力抓好烟叶生产、确保实现年度税利目标。

三是加大考核激励。

改进考核方法,完善考核机制,强化目标引领,加大激励力度。

2015年年底根据对各省级局(公司)实现卷烟销量情况和省级工业公司完成税利指标情况的考核结果,对广东省烟草专卖局(公司)等19家单位颁发“商业卷烟营销特别贡献奖”;对税利增幅超过平均税利增幅目标的浙江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等8家单位颁发“工业税利增长特别贡献奖”。

一系列经济运行调控措施的出台,对行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2015年行业科技工作紧紧聚焦“中式卷烟发展”和“新型烟草制品发展”两大战略任务,增强创新意识,搭建创新平台,加大创新激励,不断提升“科技创新、科技减害、科技增效”三个水平,为烟草行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2015年度评选出总公司科学技术进步奖26项,技术发明奖4项,产生“十一五”以来行业首个科技进步特等奖,“兰州”和“白沙”2个品牌首次获得低焦油低危害卷烟产品推广应用成果奖励。

2015年1月至11月,全行业获得申请(公开)烟草技术类专利4069件,同比增长7.25%。

组建上海新型烟草制品研究院,认定了烟草行业新型烟草制品装备、病虫害生物防治等2家行业工程研究中心。

降焦减害工作稳步推进,卷烟焦油加权平均值和卷烟危害性指数持续降低。

深入推进精益管理工作。

2015年,行业紧紧围绕“精益管理做除法”的工作要求,开展行业“精益十佳”标兵单位评选,以推进精益生产、精益研发、精益营销和精益物流为主要内容,深入开展精益管理工作,推动行业发展提质增效升级。

2015年,工业企业在成本上升的巨大压力下,实现收入成本率24.94%、三项费用率6.88%,仅比上年略有增加;经营费用率降低0.01个百分点。

商业企业收入成本率71.07%,同比降低2.67个百分点;三项费用率6.25%,同比降低0.4个百分点;经营费用率基本持平,管理费用率同比降低0.46个百分,财务费用率同比降低0.07个百分点。

行业精益管理、降本增效取得积极成效。

(三)2015年行业发展取得的主要成效2015年行业实现税利总额11436亿元,同比增加919亿元,增长8.73%;全年上缴税收和利润10950亿元,同比增加1840亿元,增长20.2%,高于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率11.8个百分点。

在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情况下,行业为国家财政增收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注重发展质量和效益,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

2015年行业注重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各项指标协调发展。

卷烟销售总额稳步增长。

2015年卷烟销售额14223.06亿元,同比增长4.7%;广东、浙江分别为1043.40亿元和1007.91亿元,首次出现销售额超千亿元省份。

重点品牌销售额为13352.37亿元,同比增长 4.83%。

“中华”“云烟”“芙蓉王”“利群”分别为1674.1亿元、1143.8亿元、1105.3亿元和1098.2亿元,比上年增加一个千亿元品牌。

卷烟单箱结构持续提升。

2015年卷烟单箱销售额2.86万元,同比增长7.2%;其中10个省(市)超过3万元,比上年增加6个;浙江达到4.03万元,西藏、上海、深圳分别为3.79万元、3.56万元、3.52万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