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复苏药:肾上腺素、多巴胺、多巴胺丁胺、去甲肾上腺素、葡萄糖酸钙、阿托品、碳酸氢钠、纳洛酮。
抗心律失常药:利多卡因、伊安碘呋酮、维拉帕米。
抢救心肌梗死、心衰的药物:异丙肾上腺素、硝普钠、硝酸甘油、多巴胺、多巴胺丁醇肾上腺素【别名】副肾碱;副肾素,盐酸肾上腺素【外文名】Adrenaline【药理作用及用途】激动心肌、传导系统和窦房结的β受体,使心肌收缩力增强,心输出量增加,传导加速和心率增快。
激活皮肤粘膜和内脏血管的β2受体,尤其是肾动脉明显收缩,骨骼肌和冠状动脉则扩张。
激动支气管β2受体,使支气管扩张。
作用于肝和脂肪β2受体,促进肝糖原和脂肪分解,升高血糖。
用于心脏骤停的抢救和过敏性休克的抢救,也可用于其他过敏性疾病(如支气管哮喘、荨麻疹)的治疗。
与局麻药合用有利局部止血和延长药效。
【适应症】抢救过敏性休克;抢救心脏骤停;治疗支气管哮喘;制止鼻粘膜和牙龈出血等。
【用量用法】1.常用于抢救过敏性休克,如青霉素引起的过敏性休克。
由于本品具有兴奋心肌、升高血压、松弛支气管平滑肌等作用,故可缓解过敏性休克的心跳微弱、血压下降、呼吸困难等症状。
皮下注射或肌注0.5~1mg,也可用于0.1~0.5mg缓慢静注(以等渗盐水稀释到10ml),如疗效不好,可改用4~8mg静滴(溶于5%葡萄糖液500~1000ml)。
2.抢救心脏骤停;可用于由麻醉和手术中的意外、药物中毒或心脏传导阻滞等原因引起的心脏骤停,以0.25~0.5mg心内注射,同时作心脏按摩、人工呼吸和纠正酸血症。
对电击引起的心脏骤停,亦可用本品配合电除颤器或利多卡因等进行抢救。
3.治疗支气管哮喘:效果迅速但不持久。
皮下注射0.25~0.5mg,3~5分钟即见效,但仅能维持1小时。
必要时可重复注射1次。
4.与局麻药合用:加少量(约1:20万~50万)于局麻药(如普鲁卡因)内,可减少局麻药的吸收而延长其药效,并减少其毒副反应,亦可减少手术部位的出血。
5.制止鼻粘膜和牙龈出血:将浸有(1:2万~1:1000)溶液的纱布填噻出血处。
6.治荨麻疹、枯草热、血清反应等:皮下注射1:1000溶液0.2~0.5ml,必要时再以上述剂量注射1次。
【注意事项】1.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洋地黄中毒、外伤性及出血性休克、心脏性哮喘等忌用。
2.用量过大或皮下注射时误入血管后,可引起血压突然上升而导致脑溢血。
3.常见副作用为心悸、头痛,有时可引起心律失常,严重者可由于心室颤动而致死。
4.每次局麻使用不可超过300μg,否则可引起心悸、头痛、血压升高等。
5.在使用本品抗休克以前,首先补充血容量及纠正酸中毒。
【规格】1.注射液:为盐酸肾上腺素或酒石酸肾上腺素的无菌溶液,每毫升中含肾上腺素1mg,氯化钠8mg。
多巴胺【别名】3-羟酪胺;儿茶酚乙胺;二羟基苯丙胺,多巴胺【外文名】Dopamine【适应症】用于各种类型休克,包括中毒性休克、心原性休克、出血性休克、中枢性休克、特别对伴有肾功能不全、心输出量降低、周围血管阻力增高而已补足血容量的病人更有意义。
【用量用法】将20mg加入5%葡萄糖溶液200~300ml中静滴,开始每分钟20滴左右(即每分钟滴入75~100μg)。
以后根据血压情况,可加快速度或加大浓度。
最大剂量:每分钟500μg。
【注意事项】1.大剂量时可使呼吸加速、心律失常,停药后即迅速消失。
2.使用前应补充血容量及纠正酸中毒。
3.静滴时,应观察血压、心率、尿量和一般状况。
4.有恶心、呕吐、头痛、中枢神经系统兴奋等不良反应。
5.多巴胺输注时不能外溢。
6.长期或大量输注时,亦可引起末梢缺血或坏疽。
【规格】注射液:每支20mg(2ml)。
去甲肾上腺素【适应症】用于治疗急性心肌梗塞、体外循环、嗜铬细胞瘤切除等引起的低血压;对血容量不足所致的休克或低血压,本品作为急救时补充血容量的辅助治疗,以使血压回升暂时维持脑与冠状动脉灌注;直到补足血容量治疗发挥作用;也可用于治疗椎管内阻滞时的低血压及心跳骤停复苏后血压维持。
【用量用法】用5%葡萄糖注射液或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稀释后静滴。
(1)成人常用量:开始以每分钟8~12μg速度滴注,调整滴速以达到血压升至理想水平;维持量为每分钟2~4μg。
在必要时可超越上述的剂量,但须注意保持或补足血容量。
(2)小儿常用量:开始按体重以每分钟0.02~0.1μg/kg速度滴注,按需要调节滴速。
【注意事项】(1)药液外漏可引起局部组织坏死。
(2)本品强烈的血管收缩足以使生命器官血流减少,肾血流锐减后尿量减少,组织血供不足导致缺氧和酸中毒;持久或大量使用时,可使回心血流量减少,外周血管阻力增高,心排血量减少,后果严重。
(3)应重视的反应包括静脉输注时沿静脉径路皮肤变白,注射局部皮肤脱落,皮肤紫绀,皮肤发红,严重眩晕,以上反应虽属少见,但后果严重。
(4)个别病人因过敏而有皮疹、面部水肿。
(5)在缺氧、电解质平衡失调、器质性心脏病病人中或逾量时,可出现心律失常;血压升高后可出现反射性心率减慢。
(6)以下反应如持续出现须加注意:焦虑不安、眩晕、头痛、苍白、心跳沉重感、失眠等。
(7)逾量时可出现严重头痛及高血压、心率缓慢、呕吐甚至抽搐。
(8)交叉过敏反应:对其他拟交感胺类药不能耐受者,对本品也不能耐受。
(9)本品易通过胎盘,使子宫血管收缩,血流减少,导致胎儿缺氧,孕妇应用本品必须权衡利弊。
(10)哺乳期妇女使用本品尚未发现问题。
(11)本品在小儿中研究尚缺乏,但至今未发现应用中的特殊问题。
(12)老年人长期或大量使用,可使心排血量减低。
(13)下列情况应慎用:(1)缺氧,此时用本品易致心律失常,如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2)闭塞性血管病,如动脉硬化、糖尿病、闭塞性脉管炎等,可进一步加重血管闭塞,一般静注不宜选用小腿以下静脉;(3)血栓形成,无论内脏或周围组织,均可促使血供减少,缺血加重,扩展梗塞范围。
(14)应用中必须监测:(1)动压,开始每2~3分钟一次,血压稳定后改为每5分钟一次,要求原来非高血压者为收缩压10.7~13.3kPa(80~100mmHg),原来高血压者则收缩压比原来低4.0~5.33KPa(30~40mmHg);一般病人用间接法测血压,危重病人直接动脉内插管测压;(2)必要时按需测中心静脉压、肺动脉舒张压、肺微血管楔压;(3)尿量;(4)心电图,注意心律失常。
【规格】重酒石酸去甲肾上腺素注射液:1ml:2mg、2ml:10mg。
葡萄糖酸钙【药理作用及用途】可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毛细血管的致密性,使渗出减少,有消炎、消肿及抗过敏等作用。
用于血钙降低引起的手足搐搦症等,还可用于镁中毒。
【适应症】同氯化钙。
【用量用法】 1.口服:成人1次0.5g-2g,1日3次;儿童1次0.5g-1g,1日3次。
2.静注:每次10%液葡萄糖酸钙10-20ml。
对小儿手足搐搦症,每次5-10ml,加等量5%-25%葡萄糖液稀释后缓慢静注(每分钟不超过2ml)。
【不良反应】静注时药液外渗可致注射部位皮肤发红、皮疹和疼痛,并可随后出现脱皮和皮肤坏死。
【注意事项】注射宜缓慢,应用强心甙期间禁用。
【规格】片剂:每片0.1g、0.5g。
针剂:每支1g(10ml)。
阿托品【别名】阿托品,硫酸阿托品【药理作用】为阻断M胆碱受体的抗胆碱药,能解除平滑肌的痉挛(包括解除血管痉挛,改善微血管循环);抑制腺体分泌;解除迷走神经对心脏的抑制,使心跳加快;散大瞳孔,使眼压升高;兴奋呼吸中枢。
【药代动力】本品易从胃肠道及其他粘膜吸收,也可从眼或少量从皮肤吸收。
口服1h后即达峰效应t1/2为3.7~4.3h。
血浆蛋白结合率为14%~22%,分布容积为1.7L/kg,可迅速分布于全身组织,可透过血脑屏障,也能通过胎盘。
一次剂量的一半经肝代谢,其余半数以原形经肾排出。
在包括乳汁在内的各种分泌物中都有微量出现。
【适应症】在临床上的用途主要是:(1)抢救感染中毒性休克:成人每次1~2mg,小儿0.03~0.05mg/kg,静注,每15~30分钟1次,2~3次后如情况不见好转可逐渐增加用量,至情况好转后即减量或停药。
(2)治疗锑剂引起的阿-斯综合征:发现严重心律紊乱时,立即静注1~2mg(用5%~25%葡萄糖液10~20ml稀释),同时肌注或皮下注射1mg,15~30分钟后再静注1mg。
如病人无发作,可根据心律及心率情况改为每3~4小时皮下注射或肌注1mg,48小时后如不再发作,可逐渐减量,最后停药。
(3)治有机磷农药中毒:①与解磷定等合用时:对中度中毒,每次皮下注射0.5~1mg,隔30~60分钟1次;对严重中毒,每次静注1~2mg,隔15~30分钟一次,至病情稳定后,逐渐减量并改用皮注。
②单用时:对轻度中毒,每次皮下注射0.5~1mg,隔30~120分钟1次;对中度中毒,每次皮下注射1~2mg,隔15~30分钟1次;对重度中毒,即刻静注2~5mg,以后每次1~2mg,隔15~30分钟1次,根据病情逐渐减量和延长间隔时间。
(4)缓解内脏绞痛:包括胃肠痉挛引起的疼痛、肾绞痛、胆绞痛、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每次皮下注射0.5mg。
(5)用为麻醉前给药:皮下注射0.5mg,可减少麻醉过程中支气管粘液分泌,预防术后引起肺炎,并可消除吗啡对呼吸的抑制。
(6)用于眼科:可使瞳孔放大,调节功能麻痹,用于角膜炎、虹膜睫状体炎。
用1%~3%眼药水滴眼或眼膏涂眼。
滴时按住内眦部,以免流入鼻腔吸收中毒。
【注意事项】(1)常有口干、眩晕,严重时瞳孔散大、皮肤潮红、心率加快、兴奋、烦躁、谵语、惊厥。
(2)青光眼及前列腺肥大病人禁用。
(3)一般情况下,口服极量,1次1mg,1日3mg;皮下或静脉注射极量,1次2mg。
用于有机磷中毒及阿-斯综合征时,可根据病情决定用量。
【中毒解救】用量超过5mg时,即产生中毒,但死亡者不多,因中毒量(5~10mg)与致死量(80~130mg)相距甚远。
急救口服阿托品中毒者可洗胃、导泻,以清除未吸收的阿托品。
兴奋过于强烈时可用短效巴比妥类或水合氯醛。
呼吸抑制时用尼可刹米。
另外可皮下注射新斯的明0.5~1mg,每15分钟1次,直至瞳孔缩小、症状缓解为止。
【规格】片剂:每片0.3mg。
注射液:每支0.5mg(1ml);1mg(2ml);5mg(1ml)。
滴眼剂:取硫酸阿托品1g,氯化钠0.29g,无水磷酸二氢钠0.4g,无水磷酸氢二钠0.47g,羟安乙酯0.03g,蒸馏水加至100ml配成。
碳酸氢钠【别名】苏打;酸式碳酸钠;小苏打;重曹;重碳酸钠,碳酸氢钠【外文名】Sodium Bicarbonate【性状】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味咸;在潮湿空气中即缓缓分解。
在水中溶解,在乙醇中不溶。
【适应症】1.中和胃酸。
2.与磺胺类药物同服,可防止磺胺在尿中析出结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