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的数量变化考纲解读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
知识清单 1.2.参考答案1.出生率 死亡率 增长 时间 空间2.原始 传统 现代 原始 传统 现代 发达 发展中 传统 现代 现代 要点精析要点一:人口的自然增长1.人口:在一定时期、一定区域、一定社会制度下,具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有生命个体的社会群体。
2.人口“三率”(1)人口出生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1年)出生的存活婴儿在该国或该地区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
(2)人口死亡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1年)死亡人数在该国或该地区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
(3)人口自然增长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人口自然增长数与同期平均总人口数之比。
计算公式为: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拓展:人口增长的方式除人口的自然增长外,还有人口的机械增长(后面将专门讲述)。
【典型例题】下表为据第五次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统计的江苏省总人口及三大区域人口占全省人口比例,下图为江苏省2000年和2010年人口年龄结构图。
据此回答下面(1)~(2)题。
决定因素:______和______ 趋势:不断____________差异______差异农业革命之前 农业革命期间 工业革命以来 发达国家和地区 发展中国家和地区 差异 人口的自然增长人口增长模式的指标: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______型: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______型:高出生率、高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______型: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类型及特征 历史转变:______型→______型→______型______国家:现代型 ______国家:传统型全世界:由______型向______型过渡 中国:已经属于______型 空间差异 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1)关于江苏省人口数量及三大区域人口占全省人口比例的变化,叙述正确的是()。
A.苏北人口占全省人口比例的变化幅度最大B.苏中人口占全省人口比例下降且人口数量减少C.苏南增加的人口数量等于苏中和苏北减少的人口数量D.江苏省增加的人口数量等于从省外迁入的人口数量(2)关于江苏省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及其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①0~14岁人口比例上升,人口增长加快②15~64岁人口比例上升,就业压力增大③65岁以上人口比例上升,老龄化进程加速④人口年龄结构趋于年轻,劳动力充足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解析:(1)由图表可知,占全省人口比例的变化幅度最大的是苏南;经计算,苏中占全省人口比例下降且人口数量减少;苏南增加的人口数量不等于苏中与苏北减少的人口数量;江苏省增加的人口数不等于从省外迁入的人口数。
(2)阅读三角形统计图要注意两点:一是每边自左向右,0为三角形左边“顶点”,100%为三角形右边“顶点”,二是图中“▲”或“●”的三边百分比之和为100%或1。
从图表可知2010年0~14岁人口比例下降;15~64岁人口比例上升,劳动年龄人口数增加;65岁以上人口比例上升,意味着老龄化进程加速,江苏人口年龄结构趋向老龄化。
答案:B B要点二:世界人口自然增长的时空差异历史阶段农业革命前农业革命期间工业革命期间增长特征极其缓慢,人口数量少前期增长快,后期缓慢,人口数量多人口总量庞大,增长较快原因主要从事狩猎和采集业,生产力水平极低,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很低耕作和灌溉技术的发展,食物供应变得稳定而可靠,死亡率下降生产力大大提高,人类对自然环境开发利用和改造的范围不断扩大,抵御各种灾害和疾病的能力不断提高人口自然增长率水平人口增长特点及成因今后变化趋势举例发达国家保持较低水平受生育观念、生活质量、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增长缓慢今后几十年,人口数量将比较稳定,一些国家的人口还会逐渐减少俄罗斯、德国、日本,以欧美国家为主发展中国家水平较高政治上的独立,民族经济的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人口死亡率下降,人口增长很快采取了控制人口的措施,世界人口增长将趋于缓慢中国、印度、巴基斯坦,以亚、非、拉国家为主读世界及各大洲人口增长动态统计图。
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拉丁美洲年平均人口自然增长率不断下降②北美洲年平均人口自然增长率基本没有变化③亚洲的人口死亡率始终低于同期世界平均水平④欧洲的人口出生率始终低于同期大洋洲的人口出生率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看懂坐标图,横坐标是人口死亡率,坐标原点在右侧;纵坐标是人口出生率,原点在下侧;图中斜线表示年平均人口自然增长率。
同时还要能正确找到各大洲相关的六个点的数据变化情况。
读坐标图可知:拉丁美洲年平均人口自然增长率由千分之十几上升到千分之二十,80年代后又降到千分之十几;北美洲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呈下降趋势;亚洲的人口死亡率基本低于同时期其他大洲,故也应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同时期欧洲人口出生率都低于大洋洲。
答案:C要点三:人口增长模式的时间差异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人口增长特征原始型高高低增长缓慢传统型高低高增长迅速现代型低低低增长缓慢记忆口诀:由死(死亡率下降开始)到生(出生率下降结束)来实现,生产力发展是关键。
区分人口增长的三种模式的方法(1)从特征上区分区分三种模式,特征很重要:现代型是三低,传统型高低高,原始型高高低。
简单图示如下:(2)从数值上区分原始型和传统型的人口出生率都在3.0%以上,但传统型的死亡率相对较低,据此可区分二者;现代型的人口出生率大致在1.5%以下,而自然增长率在1.0%以下。
(3)“高低高”模式和“高高低”模式区别:传统“高低高”模式和“高高低”模式的主要区别在于,“高低高”模式的出生率下降和死亡率较低,尤其是死亡率明显下降,使自然增长率上升,明显高于“高高低”模式。
(4)“高低高”模式和“低低低”模式的区别在于“高低高”模式的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都高于“低低低”模式,“低低低”模式的自然增长率一般低于1.0%。
【典型例题】甲市2008年户籍人口出生9.67万人,出生率为0.699%;死亡10.7万人,死亡率为0.773%。
甲市户籍人口这种自然增长态势已持续14年。
下图显示四个地区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
据此完成(1)、(2)题。
(1)甲市可能是()。
A.西宁B.延安C.上海D.广州(2)①②③④四个地区中,人口再生产与甲市处于同一类型的地区是()。
A.①B.②C.③D.④解析:(1)考查人口再生产相关知识及读图分析能力。
结合题干叙述可知:甲市死亡率大于出生率,人口再生产类型为现代型,所给的四个城市中,只有上海符合以上情况。
(2)结合图示分析可知,①地区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均低,自然增长率低,(人口再生产类型)属于现代型。
答案:C A要点四:人口增长模式的空间差异1.造成空间差异的原因:工业化进程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差异。
2.空间差异的具体表现(1)欧美:已步入现代型。
(2)亚、非、拉:还没有完成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
(3)中国:目前已实现从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
【典型例题】下图为甲、乙两国人口增长模式转变图。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目前与甲国1890~1920年人口增长模式相同的国家是()。
A.韩国B.日本C.新西兰D.埃及(2)乙国1970年以后人口出生率迅速下降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自然灾害频繁,饥荒严重B.政局动荡,长期战乱C.政府宏观调控力度大D.抚养孩子成本上升,夫妇不愿多生孩子(3)由上图可作出的正确判断是()A.目前甲国城市化水平高B.乙国可能分布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C.目前甲国为人口净迁出国D.目前乙国劳动力短缺解析:(1)从上图中曲线变化规律及出生率、死亡率数值可知,甲国在1890~1920年期间,人口增长模式为传统型,选项中只有埃及的人口增长模式为传统型,故答案为D项。
本题也可用排除法解得,A、B、C三项所示的国家人口增长模式均为现代型。
(2)自然灾害和政局动荡与人口出生率无关,因此A、B两项可以排除。
根据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可知,乙国为发展中国家,在发展中国家,因为抚养孩子成本上升而不愿多生孩子的现象还不多见,答案D项可以排除。
再联系我国计划生育工作实际,不难得出C项为正确答案。
(3)由上图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特点可以推知,甲国为发达国家,因此A项“城市化水平高”正确,甲国由于经济发达,人口自然增长率低,所以C项“为人口净迁出国”错误。
乙国应为发展中国家,但是人口增长模式转变非常迅速,尤其是在20世纪50年代死亡率大幅下降,20世纪70年代出生率大幅下降,这些特征不符合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因此B项错误。
从图中可以看出,乙国目前人口自然增长率仍较高,因此不会面临劳动力短缺的局面,因此D 项错误。
答案:D C A要点五: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人口年龄构成表示各年龄组人口数量在总人口中的比例关系。
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是表示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年龄、性别构成的统计图,因形似金字塔而得名。
一般表示方法是将总人口按性别分成两栏,再按一定的年龄段分组,以图中的纵轴表示各年龄组,横轴分别表示各年龄段中男、女人口占总人口数的百分比。
一般表示形式如下图:占总人口的百分比%塔的底座越宽,顶端越尖,表明年轻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越大,反映出人口高出生率、高增长率的特征;塔身越接近下窄上宽的形状,表明年轻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越小,反映出低出生率、低死亡率的人口低增长特征。
常见几种形式见下图:(2015福建卷)图示我国不同生育率方案预测的2050年人口结构。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c方案与a方案的人口结构比较,差异最大的是()A.人口性别比B.老年人口比重C.青壮年人口比重D.少儿人口比重(2)从我国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判断,三种生育方案()A.a方案较合理B.b方案较合理C.c方案较合理D.均不合理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通过人口金字塔图,判读人口结构。
(1)图示表明人口的性别比相差不大,老年人及青壮年人口比重有一定的差异,但是少年儿童比重差异最大,a方案比c方案小得多。
故选D。
(2)a方案少儿比重太小,将来会出现严重的劳动力短缺和老龄化问题;c方案青壮年人口比重较小,社会负担过重;而b 方案老年人口比重、青壮年人口比重和少儿人口比重都较合适。
故选B。
答案:(1)D (2)B要点六:人口问题主要突出问题是:人口迅速增长的问题、人口老龄化问题。
1.发展中国家地区:人口迅速增长问题(表现:基数大、增长快、少年儿童比重大)影响:①粮食供给不足;②就业问题严重;③人民生活贫困化;④妨碍人力资源形成;⑤产生持久的环境压力。
措施:控制人口增长,计划生育。
2.发达国家或发达地区:人口老龄化问题表现:人口增长缓慢,甚至出现负增长,老龄化严重影响:①社会经济负担加重;②影响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③老年人本身问题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