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建筑企业管理学答案

建筑企业管理学答案

建筑企业管理学课后作业第一章建筑企业管理概论1、什么是建筑企业,它和房地产业有何区别?答:建筑企业也称施工企业,它是指专门从事建筑产品生产和经营的企业。

如建筑工程公司、机械施工公司等。

主要区别:首先,产业属性不同,房地产业属于第三产业(流通行业和服务行业),而建筑业属于第二产业(工业和建筑业),这也是由它们针对的经济活动不同而决定的。

其次,主打产业不同。

建筑业主要从事房屋的生产,改造、装修等建筑物的生产;而房地产主要从事房地产开发,销售、管理等经济活动,主要提供为生产、流通和消费的服务劳动。

2、建筑企业与其他企业不同的管理特点有哪些?答:生产经营业务不稳定;管理环境多变;特定的投标承包方式:建筑产品多是预约生产,以合同形式承包;基层组织人员变动大;其他:如计划管理上包括以企业为编制对象的生产经营计划和工程项目为编制对象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在其价值确定上,一般根据工程而异,个别编制预算文件;还有生产周期长、资金占用大等特点;总的来说,建筑企业的管理相对更加复杂。

3、建筑产品和建筑生产的技术经济特点有哪些?答:建筑产品的技术经济特点:1 建筑产品生产的单件性,每件建筑产品都有专门的用途,都需采用不同的结构、不同的施工和建筑艺术形式。

2 建筑生产的流动性,建筑产品的固定性和严格的施工顺序,带来了建筑产品生产的流动性,使生产者和生产工具经常流动转移。

3 建筑产品的生产过程具有综合性,建筑产品持生产首先由勘察单位进行勘测,设计单位设计,建筑安装单位进行施工,最后经过竣工验收使用。

4 建筑产生受气候条件影响大,建筑产品生产过程中,影响的因素很多。

设计的变更、资金和物资的供应条件、城市交通等5 建筑生产过程的是一个不可间断的、完整的周期性生产过程。

6 建筑产品的生产周期长,少则几个月,多则几年。

建筑生产的技术经济特点:1建筑生产的流动性;2 建筑产品生产过程联系面广、综合性强;3 影响建筑生产过程的因素多,受气候条件影响很大;4建筑生产过程的不可间断性。

4、房地产业是建筑产品的流通环节,属于(C)A.第一产业B.第二产业C.第三产业D.第二和第三产业第二章建筑企业经营管理1、简述企业经营战略的基本特征答:1、全局性。

这是经营战略的最根本的特征。

全局性是指经营战略是以企业的全局为研究对象来研究企业的总目标,规定企业总行动,追求企业的总效果。

2、长远性。

这是指经营战略的着眼点是企业的未来,是为了谋求企业的长期发展和长远利益,而不是为了求得眼前的短期的利益。

3、现实性。

企业的经营战略必然要以现实为基础。

4、稳定性。

企业战略与其他战略一样,要求具有稳定性,不能朝令夕改。

5、系统性。

即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成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2、简述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答:1、产权关系的明晰化2、企业经营的独立化3、企业地位的法人化4、经营目标的逐利化5、竞争条件的平等化6、政企关系的规范化7、组织形式的公司化8、机构设置的合理化9、企业领导的专家化10、收益分配法律化。

3、简述蛛网模型三种形式的基本特点答:当供给曲线斜率的绝对值大于需求曲线斜率的绝对值,则为收敛型蛛网模型,反之则是发散的。

当供给曲线斜率的绝对值等于需求曲线斜率的绝对值时,调整将围绕某一连续的回路振荡,这就是振荡型蛛网模型。

4、当供给曲线斜率的绝对值与需求曲线斜率的绝对值相等时,调整将围绕某一连续的回路振荡,这就是(C )蛛网模型。

A、收敛型B、发散型C、振荡型D、稳定型第三章建筑工程招标投标1、采用邀请招标的,应当邀请(B )以上投标单位参加投标。

A、二个B、三个C、四个D、五个2、简述建设项目2种招标方式的优缺点答:公开招标优点是:招标单位有充分的挑选余地,取得最有利的成交条件;有助于开展竞争,打破垄断;能促使承包商努力提高工程质量、缩短工期和降低成本。

缺点是:招标的工作量较大,花时较多,费用也较大。

邀请招标的优点是:由于被邀请参加投标者人数有限,并且往往不知道有谁参加了这项投标,既能避免他们之间互相串通、抬高标价,又能提高招标工作效率,节省招标费用开支,还能提高第个投标者的中标机率。

缺点:限制了竞争范围,不完全符合自由竞争机会均等的原则。

3、简述总分包模式的优缺点答:优点:1、对发包方而言,合同结构简单。

2、对总承包方而言,其承担的相应责任和风险很大,但其对工程项目的组织、管理的自主性也较大,能够充分发挥其自身的技术和管理综合能力,相应的承包效益也较大。

3、这种承发包模式有利于以总承包方为核心,从工程项目的特点出发进行承包队伍的优选和组合,便于对项目进行全过程、全面动态的控制。

4、这种承发包模式也有利于发包方对造价的控制。

缺点:1、招标发包工作难度大。

2业主择优选择承包方的范围小。

3质量控制难度大。

4、比较施工联合体和施工合作体答:施工联合体是一种由多家施工企业为承建某项工程而成立的组织机构。

是一种临时性的组织,是针对一个具体工程项目而成立的,工程竣工交付使用后,联合体进行内部清算而解体。

组成联合体的成员一般是同类型企业,在生产能力、技术水平和技术力量、管理水平等方面大致处于同一水平,经营内容和范围没有很大差别。

联合体常用于承担一些大型工程和技术复杂的工程,有利于充分发挥联合体成员的现有生产能力,同时也增加了承包机会,扩大了承包范围。

施工合作体是一种为承建工程而采取的合作施工的模式,它的产生是由几家施工单位自愿结成合作伙伴,并产生合作体的组织机构和代表,以合作体的名义与发包方签订施工承包意向合同。

参加合作体的各方都不具备与发包方工程相适应的总承包能力。

各方希望通过结成合作伙伴,增强总体实力,以满足发包方要求。

但同时各方出于自主性的要求,或相互之间的信任度不够等,不采取象联合体这样的捆绑式经营方式。

各成员单位在合作体组织机构的施工总体规划和部署下,实施自主作业管理和经济模式,自负盈亏、自担风险。

由于各成员单位与发包方直接签订施工承包合同,履约过程中一旦企业倒闭破产,其他成员及合作体机构不承担项目合同的经济责任,这一风险由业主承担。

5、简述三种工程合同价的适用范围答:1、固定价分固定总价和固定单价,固定单价又分为估算工程量单价合同和纯单价合同。

固定单价适用于合同工期较短,一般为工期在一年以内的规模较小、技术不太复杂的中小型工程。

估算工程量单价合同适用于工期较长,技术复杂,实施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各种不可预见因素较多的建设工程;或发包方为了缩短项目建设周期,如在初步设计完成之后就拟进行施工招标的工程;或施工图不完整或准备招标的工程项目内容、技术经济指标一时尚不能明确、具体予以规定的工程。

纯单价合同适用于没有施工图,工程量不明,却急需开工的紧迫工程。

2、可调价合同适用于工程内容和技术经济指标规定很明确,工期在一年以上的工程项目。

3、成本加酬金适用于:一是工程内容及其技术经济指标尚未全面确定,投标报价的依据尚不充分的情况下,发包方因工期要求紧迫,必须发包;二是发包方与承包方之间具有高度的信任,承包方在某些方面具有独特的技术、特长和经验。

6、某一建筑项目准备发包,由于项目的内容和设计指标不能十分确定,或是工程量可能出入较大时,则采用( B )为宜。

A、总价合同B、单价合同C、成本加酬金合同D、统包合同7、(B )是一种临时性的组织,是针对一个具体工程项目而成立的。

工程竣工交付使用后,此组织进行内部清算而解体。

A、施工合作体B、施工联合体C、BOT模式D、平行承发包模式8、什么是工程量清单? 简述工程量清单计价的基本方法和程序.答:工程量清单是指表现拟建工程的分部分项工程项目、措施项目、其他项目名称和相应数量的明细清单。

其基本原理为:在统一的工程量计算规则的基础上,制定工程量清单项目设置规则,根据具体工程的施工图计算出各个清单项目的工程量,再根据各个渠道获取工程造价信息和经验数据计算得到工程造价。

工程量清单计价的程序:①分部分项工程费=∑分部分项工程量×分部分项工程单价。

分部分项工程费是指为完成分部分项工程量所需的实体项目费用。

其中分部分项工程单价由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管理费、利润等组成,并考虑风险费用。

②措施项目费=∑各措施项目费。

措施项目费是指分部分项工程费以外,为完成该工程项目施工,发生于该工程施工前和施工过程中技术、生活、安全等方面的非工程实体项目所需的费用。

措施项目分为通用项目、建筑工程措施项目、安装工程措施项目、装饰装修工程措施项目和市政工程措施项目,每项措施项目费均为合价,其构成与分部分项工程单价构成类似。

③其他项目费=招标人部分金额+投标人部分金额④单位工程报价=分部分项工程费+措施项目费+其他项目费+规费+税金⑤单项工程报价=∑单位工程报价。

⑥建设项目总报价=∑单项工程报价。

第四章建筑企业计划管理1、简述何谓滚动式计划?有何优点?答:也称“滑动式计划”或“连续计划”。

将计划期不断向前延伸,连续编制计划的方法。

优点:计划可以比较切合实际,相互衔接协调,使计划的严肃性和应变性都得到保证;提高了计划的连续性2、简述如何对计划的实施进行控制?答:控制过程包括三个步骤:确定控制标准,根据标准衡量执行情况,纠正实际执行情况中国偏离标准与计划的误差。

实行事前、事中、事后控制。

尤其注重事前控制。

3、简述计划管理的特点和基本任务?答:计划管理是计划管理师企业为了使其生产经营活动能够达到预期目标而进行的综合性管理。

特点:经营性、被动性、多变性、协作性、不均衡性。

基本任务:1、确定企业发展方向,制定企业长远目标规划。

2、编制中长期、季度、年度计划和作业计划,搞好综合平衡和优化,确定企业各级组织的具体目标任务。

3、根据任务,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强化工程项目实施管理,不断提高综合效率。

4、保持计划动态平衡,消除不良因素的影响,发挥投资效益。

5、做好检查、统计和分析,做好总结,及时反馈、调整和改进,调高管理水平。

第五章建筑企业组织管理1、企业组织结构类型有哪些?各有何特点、优缺点?适于什么样的企业?答:企业组织是企业为了实现其经营目标,把构成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基本要素和生产经营活动过程的主要环节有秩序、有成效地结合起来的工作。

从管理角度看,组织结构是指企业内的组织结构和结构直接的从属、并列配置关系的组织形态。

企业的组织结构形式是管理层次、跨度、部门和职责的不同结合。

常见的组织结构:直线制、职能制、直线——职能制、矩阵制、事业部制、多维制。

高长式:管理幅度窄,管理层次多。

其优点是分工明确,便于实施严格控制,上下级关系容易协调;缺点是管理费用较高,信息沟通较为困难,不利于发挥积极性。

扁平式:管理幅度宽,管理层次少。

其优点是管理费用较低,信息沟通方便,便于发挥积极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