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润滑油基本常识

润滑油基本常识



21世纪对润滑油基础油的技术要求主要有:热氧化安定性好、 低挥发性、高黏度指数、低硫/无硫、低黏度、环境友好。第
Ⅲ类加氢基础油是今后主要的发展方向,而且在加氢工艺的开发中 尚有一定的潜力。以便得到倾点较低的油。在技术上,第Ⅱ类和第 Ⅲ类的加氢工艺几乎可以相互转换。世界润滑油基础油的生产正向 着加氢方法生产第Ⅱ类、第Ⅲ类方向发展。
其他合成油(合成烃类、酯类、硅油等)、 植物油、再生基础油等

••Leabharlann II类基础油是通过组合工艺(溶剂工艺和加氢工艺结合)制得,工 艺主要以化学过程为主,不受原料限制,可以改变原来的烃类结构。 因而II类基础油杂质少(芳烃含量小于10%),饱和烃含量高,热安 定性和抗氧性好,低温流动能优于Ⅰ类基础油。 III类基础油是用全加氢工艺制得,与II类基础油相比,属高黏度指 数的加氢基础油,又称作非常规基础油(UCBO)。 III类基础油在 性能上远远超过Ⅰ类基础油和II类基础油,尤其是具有很高的黏度 指数和很低的挥发性。某些III类油的性能可与聚α-烯烃(PAO) 相媲美,其价格却比合成油便宜得多。 IV类基础油指的是聚α-烯烃(PAO)合成油。常用的生产方法有石 蜡分解法和乙烯聚合法。这类基础油与矿物油相比,饱和烃含量 100%,无S、P和金属,异构烷烃较多,由于不含蜡,所以倾点极低, 通常在-40℃以下,黏度指数一般超过140。但是价格在第Ⅲ类25倍 以上。
矿物基础油
• 目前使用最多的润滑油就是从石油当中提炼出来的矿物润滑油。 矿物润滑油的产量达到四千万吨以上,约占全部润滑油的97%。 一般取自石油中沸点高于300度或350度的馏分,或者烃类分子 中碳原子数20—40的各种烃类。润滑油基础油主要生产过程有: 常减压蒸馏、溶剂脱沥青、溶剂精制、溶剂脱蜡、白土或加氢 补充精制。 • 优点:原料充足,价格相对比较低廉,质量上能满足各种机械 设备的使用需求,且可以利用加入各种添加剂的方法,进一步 提高质量。 • 组成:复杂的含有各种碳氢的化合物,也被称作“烃类”的混 合物,还含有硫、氮、氧等元素。
(2)添加剂
• 添加剂是近代高级润滑油的精髓,正确选用合理加入, 可改善其物理化学性质,对润滑油赋予新的特殊性能, 或加强其原来具有的某种性能,满足更高的要求。添 加剂只能改善油品质量和增加油品品种,但不能做到 把劣质油变成优质油。 一般常用的添加剂有:粘度指数改进剂,倾点下降剂, 抗氧化剂,清净分散剂,摩擦缓和剂,油性剂,极压 剂,抗泡沫剂,金属钝化剂,乳化剂,防腐蚀剂,防 锈剂,破乳化剂等。 五大添加剂:清净剂、分散剂、黏度指数改进剂、抗 磨剂和抗氧剂


添加剂的作用
• • • •
• • •
• •
清洁(清净剂、分散剂、抗氧抗腐剂):减少发动机部件上有害沉淀物的 形成和聚集,保持润滑部件的清洁。 减少腐锈(清净剂、防锈剂):可中和油品使用中生成的酸性物质,减少 部件的锈蚀和腐蚀。 抑制氧化(抗氧剂、金属碱活剂):抑制油品的氧化,延长油品的存储和 使用寿命。 改善粘温性(粘度指数改进剂):提高润滑油的粘度指数,改善油品的粘 温性能。 低温使用(降凝剂):降低油品的凝点和倾点,改善油品的低温使用性能。 减少发泡(抗泡剂):减少油品的发泡倾向。 减小摩擦【摩擦改进剂(油性剂),极压抗磨剂】:在各种边界润滑的条 件下,防止两滑动表面间的摩擦、磨损或擦伤,延长设备和部件的使用寿 命。 乳液、破乳(乳化剂、破乳剂):能使油水形成稳定的乳液或促使油水分 离。 加大粘附(黏附剂):提高油品的粘附能力,改善油品的滞留时间,减少 油品的流失和飞溅。
分类 饱和烃含量/% 硫含量/% 粘度指数
Ⅰ(常规溶剂精制法生产) Ⅱ(加氢工艺生产) Ⅲ(加氢工艺生产) Ⅳ(低分子烯烃齐聚生产 的合成烃油) Ⅴ(酯类油为主的非烃型 合成基础油或某些环保 型基础油)
<90 >=90 >=90
>0.03 <=0.03 <=0.03 聚α-烯烃(PAO)
80<=Ⅳ<120 80<=Ⅳ<120 >=120
二、一般理化性能
• 外观(色度) 油品的颜色,往往可以反映其精制程度和稳定性。对于基 础油来说,一般精制程度越高,其烃的氧化物和硫化物脱除的 越干净,颜色也就越浅。但是,即使精制的条件相同,不同油 源和基属的原油所生产的基础油,其颜色和透明度也可能是不 相同的。 对于新的成品润滑油,由于添加剂的使用,颜色作为判断 基础油精制程度高低的指标已失去了它原来的意义。 • 密度 密度是润滑油最简单、最常用的物理性能指标。润滑油的 密度随其组成中含碳、氧、硫的数量的增加而增大。 因而,在同样粘度或同样相对分子质量的情况下,含芳烃 多的、含胶质和沥青质多的润滑油密度最大,含环烷烃多的居 中,含烷烃多的最小。
• 优点: 粘度指数高(一般都在120以上,矿物油基础油一般在85-90,精制矿物油 基础油一般在95左右。) 倾点低,低温流动性好 氧化安定性优异 挥发性低 优越的热安定性 极佳的剪切安定性 水解安定性好 与矿物油相容性好 一般与油封兼容性好 • 制备: 聚α-烯烃(PAOS)是用乙烯聚合或石油产品在脱蜡过程中的副产品----软 蜡热裂化所得的烯烃为原料,在催化剂氯化铝作用下聚合而成的。 • 用途: 汽车发动机油、齿轮油 、航空发动机油、液压油、压缩机油
合成基础油(聚α-烯烃、聚醚、脂类等)
合成润滑剂最初是为了满足竣工需求而研制的,二战前后, 一些发达国家的一般润滑剂已经不能满足他们的要求,因 而促使他们从事各类合成润滑剂的研发。1934年美国印第 安纳州标准石油公司的沙利文合成了聚α-烯烃。 20世纪40年代末至60年代初技术发展最快,到70年代逐 步向汽车等民用工业推广应用。 在各类合成润滑剂中,产量最大的是聚醚,其次为多元醇 酯,增加速度最快的要数聚α-烯烃。
润滑油基本常识
lubricating oil
一、润滑油组成
润滑油一般由基础油和添加剂两部分组成。 基础油是润滑油的主要成分,决定着润滑油 的基本性质。润滑油基础油主要分矿物基础 油及合成基础油两大类。 添加剂则可弥补和改善基础油性能方面的不 足,赋予某些新的性能,是润滑油的重要组 成部分。
(1)基础油的分类( API和ATIEL 分类标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