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动物行为学
雄羚羊屹立在山颠
——炫耀行为
• 总之,行为是动物在个体层次上对外界环
境变化和内在生理的变化所作出的整体性 反应,并具有一定的生物学意义。
• 或者说是动物所作的有利于眼前自身存活
和未来基因存活的任何事情。
• 动物的行为也和动物的形态和生理一样,
不仅同时受到遗传和环境两方面的影响,
而且也是在长期进化过程中通过自然选
新的契机
• 行为生态学的深入研究,必将推动其
他学科的发展
六、描述行为学和实验行为学
1.描述行为学
行 为 学 分 析
观察动物的行为
因果关系
解释动物的行为 生态功能 个体发生 遗传进化
• 对动物行为进行科学研究的起点和基础是正确而又详
细地收集和整理所研究动物的各种行为类型(即行为
谱研究,有时被理解为行为形态学)
• 17、18世纪,研究动物行为的人更多了,开始了比
较不同物种行为的研究和行为的理论探讨。
-如德国人约翰(Johunn Pernaller)研究了不同鸟的
行为差异,涉及取食地、社会行为、筑巢、领地、
季节性羽毛色彩变化、迁徙、鸣叫和育雏等方面。
-法国的勒雷(Chorles George Lereg)对狼、狐的捕
• 全世界共有八条候鸟迁徙路线。 • 欧洲和亚洲有五条。从东到西分别为:
东亚- 澳大利西亚 中亚洲- 印度 西亚洲- 非洲 地中海- 黑海 东大西洋
•美洲有三条迁徙路线。分别为:
大西洋 密西西比
太平洋
• 东亚候鸟迁徙路线经过我国的一共有五条,
其中有三条候鸟迁徙路线经过广东。这三 条线路分别是:
①从日本、台湾海峡、福建,进入广东 海边到菲律宾; ②另外两条则来自西伯利亚,一条沿海 岸线从北京、大连、江浙、福建至广东; ③另一条则从外蒙古、内蒙古到北京、 黄河、长江、珠江达到广东。
“畜不进圈狗狂叫冬眠蛇出 老鼠闹。鸭不下水鸡上树, 蜜蜂飞迁鱼上跳。鹦鹉撞笼 鸽惊飞,狮虎哀吼狼悲嚎”
地震前的地热变化能被穴居动 物敏锐地感受到。蛇的细胞对 “热”极为敏感。
家禽和鸟类能感受到微弱的机 械振动。猪、牛、鸡、飞鸟等 动物的腿部、趾部和腹部肠系 膜等部位.分布着大量对机械 振动非常敏感的环层小体,剧 烈地震频繁的轻微振动,能被 它们及时感知。
动物行为学
Animal Ethology
华中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授 课: 徐德全
副教授、博士
联系方式:
87284285(办)
动物科技学院
二. 为什么要研究动物的行为 三. 行为研究的起源 四. 动物行为研究的现状 五. 行为学的前景
为是人类了解动物进化的途径
• 行为与动物的意识和心理密切相关,行为
是意识和心理的外部表现
• 研究动物的行为也有利于促进仿生学、生理
学、心理学、遗传学、进化论、分类学和生 态学的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理论意义
• 全世界正出现一个研究动物行为的热潮
三、行为研究的起源
• 人类从诞生那一天起,就对动物的行
择形成的,因而同样具有种的特异性。
• 有时,两个在形态上难以区分的物种,
却可以通过不同的行为型加以识别
• 行为型也常常是近缘物种的种间隔离和
种间辨识的一个重要方面。
二、为什么要研究动物行为
• 人类始终都和自然界的动物处于激烈竞争
和密切依存的关系之中
早期人类的生活与大型狩猎动物密切联系在一起 昆虫和啮齿动物对现代人类的生存更加重要
对兽医工作者诊断疾病的重要性
• 诊断反常现象 • 检查和治疗动物 • 向群众解释动物的行为以及治疗动物
行为的反常现象
• 有助于把有关的疾病减少到最小程度
对动物科技工作者的重要意义
• 繁殖和饲养牲畜 • 提高生产率
• 对行为遗传力的估计 • 在生产管理中取得最令人满意的进展
• 行为是动物适应生态环境的方式,动物行
物的行为进行了详细研究,写出了《原生动物的行为》
-柏林的海因罗特(Oskar Heinorth)在1871年至1945
年间,详尽研究了多种鸭、鹅,比较了它们的运动
方式、解剖学特征、社会行为、鸣叫及繁殖行为,
并且发现了灰雁从孵卵箱中孵出后的印记行为。他
独自阐述的同源性学说,现在还被许多人认为是行
为学真正诞生的标志之一。 -动物学家罗曼内斯(H.S Reimarus)发展了达尔文 的思想,并正式建立了比较行为学这一学科,为现 代的行为生物学奠定了基础。
居民包括上万年来几乎与外
界隔绝的6个古老部落,这些
部落是蒙古或非洲人种,以 原始的采集渔猎为生,甚至
还用树皮树叶遮蔽身体。
印度海岸巡逻队出动了直升 机调查这些原始部落的受灾 情况。然而,他们发现这场 灾难似乎没有给这些原始居 民带来重大人员伤亡。 可能是千百年来积累的对于 风、海洋和鸟类运动的认识, 让散布在安达曼-尼科巴群 岛的5个当地原始部落在海啸 后幸存。
模拟行为。现代行为学中许多术语,如Behaviour
(行为)、Animod Behaviour(动物行为),都首次
出现在他的论著中。
• 20世纪是动物行为学迅速发展和真正延伸的世纪。
-霍布豪斯(Hobhouse)在1901年发现了猴及其它动 物能使用一定的工具(棍、箱子)得到食物。 - 1906年,动物学家詹宁斯(H.S.Jennings)对原生动 一书,这是第一本专门论述动物行为的著作。
• 20世纪60年代以来,行为研究主要沿着
两个主要方向发展: -行为终极的进化生态原因(ultimate cause) -行为直接的神经生理原因( proximate cause )
• 近年来,动物行为学的研究获得了蓬勃的发
展,主要是把动物行为与生命科学中许多其
它的分支学科相互渗透在一起,形成了许多
“蚂蚁迁居,天将雨;
蚂蚁忙碌,天气将变;
蚂蚁垒窝,要涨大水;
蚂蚁筑防道,准有大雨到”
• 在文明时代的早期,古埃及人开始尝试
人工孵卵。
• 古希腊的亚里斯多德(384~322BC)
开始了观察、描述动物行为的新纪元。
在他的论著中,记录了540种动物的生
活史和行为,对后人关于生命的认识方
面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
狼吞虎咽 老马识途 狡兔三窟 虎视眈眈
摇尾乞怜
• 对动物行为的研究除了对动物行为的好奇,更
重要的是生产实践的需要
-在旧石器时代的早期,人类的文明处于狩猎文明阶段
-斯洛伐克的一个峡谷中人们发现了上百头猛犸象的遗骸
-法国的一个悬崖下堆积了上千具旧石器时代的马的遗骨
-中国古代的人们在狩猎过程中积累了丰富 的经验,留下了许多谚语
• 同时计算机的应用则大大加快了研究数据的处理速度 • 行为学家总是把一种动物的行为同其他动物的行为进
1
1
1
1
黑光灯诱蛾
• 飞蛾类是鱼类的高级活饵料。 • 波长为0.33-0.4微米产紫外光对鱼类无害,但对蛾虫而
言,具有较强的趋向性。而黑光灯所发出的紫光和紫 外光,一般波长为0.33微米。
• 对肉食性或杂食性偏肉食性的鲤鱼、鲫鱼、鲂、罗非
鱼、甲鱼、黄鳝、牛蛙等增产效果尤为明显,可使产 量增加10%-15%,降低饲料成本10%以上。
• 另一方面,诱杀了附近农田的害虫,有助于农业丰收
• 有益动物的利用
• 珍稀濒危动物的保护
• 《华西都市报》 2008年5月10日报道,四川绵
竹市西南镇檀木村出现大规模蟾蜍迁徙,数十 万蟾蜍走上马路。绵竹离汶川仅几十公里
• 2008年5月4日,江苏江都市武坚镇新楼村约数
百万只蟾蜍在该村刘垛闸附近集会。5月9日, 江苏泰州市市区的东风大桥上突然出现数万只 小蟾蜍迁徙。5月11日,江苏常熟古里镇珠泾 苑数万小蟾蜍迁徙。
为有所了解
-应当有相当丰富的关于周围的捕食者和猎 物行为的知识 -也必须具备对自己同伴的行为的充分了解
-随着动物家养的开始,人类也需要了解动 物的生活周期和行为
• 早期猿人是动物狩猎者和食肉者 ——捕猎
动物 -古人类学家L. S. K. Leakey在坦桑尼亚通 过对早期人类遗址的研究,曾提出并验证 了一种基于动物行为的早期人类狩猎策略
-人类社会进入农业文明以后,牧业生产也需要人
们掌握家畜的行为规律。 -许多预报天气的民谚以动物行为为基础,如: “蜘蛛添丝天放晴” “鸡回笼早,天气晴好;
鸡回笼迟,大雨将至”
“燕雀高飞晴天告,低飞雨天到”
“蜻蜓低飞,逃雨来不及; 蜻蜓低飞,不是风就是雨”
“蛤蟆哇哇叫,大雨就来到”
“蚯蚓拦路,不满三天雨就到”
新的研究领域,从不同的角度进一步完整、
系统地阐述动物行为的原因、机制、发生或 发育、进化与适应功能等问题。
• 1967年,benzer第一个通过人工诱导和选择的方
法得到了果蝇的行为突变体,从而为行为遗传学
的研究开辟了道路。从此以后,行为突变体的研
究很快在果蝇、线虫、草履虫、细菌及其他生物
的研究中大量开展起来。
• 地震前5分钟,东湖鸟语林数十只孔雀集体鸣叫;
本应在草地上等待喂食的100多只红嘴鸥,围绕 着中心柱乱飞;笼中的小型鹦鹉不时跳上跳下, 显得烦躁不安;孵化室内刚孵出的鸳鸯和珍珠 鸡,也在笼内乱蹿。
• 动物园鹤岛10余只灰鹤、丹顶鹤无故昂头大叫
不止。一只杂交鹤“灰丹”,竟飞到1公里外的 天鹅湖岛鸣叫。下午2时许,斑马馆成群的斑马 集中在外活动,不时用头撞铁门,好像要出逃。 每天都要午睡的20余只狮子和老虎,地震前全 无睡意,不停地走来走去。
• 现代动物行为学有3个来源:
-医学解剖和生理研究
-生物进化研究 -心理学研究
四、动物行为研究的现状
• 20世纪50年代,Tinbergen提出了4个著名的
关于动物行为研究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