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工艺评定方案(车间制作)
目录
1 编制说明 (1)
1.1 适用范围 (1)
1.2焊接工艺评定包含的文件内容 (1)
1.3采用的标准和规范 (1)
1.4 遵循原则 (1)
2 工程结构概况 (2)
2.1钢结构主要截面形式及材质板厚 (2)
2.2主要结构钢典型节点形式: (3)
3 焊接工艺评定 (4)
3.1 焊接方法 (4)
3.2 焊接材料 (5)
3.3焊接规范本结构焊接拟用焊接规范见表3.3 (5)
3.4主要工艺措施 (5)
3.5 焊缝检验 (6)
3.6 焊接位置 (8)
4 焊接工艺评定方案 (9)
4.1 评定依据: (9)
4.2试件焊缝检验 (11)
4.3试验项目(见下表)。
(11)
4.4试验结果要求 (12)
1 编制说明
1.1适用范围
焊接工艺评定指导性文件。
1.2焊接工艺评定包含的文件内容
1、焊接工艺评定报告
2、焊接工艺评定结果
3、焊接工艺评定指导书
4、焊接工艺评定记录表
5、焊缝超声波探伤报告
6、力学性能实验报告
7、焊材质保书
8、钢材质保书
9、焊工证书
1.3采用的标准和规范
本工程钢结构设计说明书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5-2001
《钢结构焊接规范》 GB50661-2011
《钢的低倍组织及缺陷酸蚀检验法》 GB226-1991
《钢焊缝手工超声波探伤方法和探伤结果分级》 GB11345-2007
《气体保护焊用碳钢、低合金钢焊丝》 GB/T8110-2008
《焊接接头冲击试验方法》 GB/T2650-2008
《焊接接头拉伸试验法》 GB/T2651-2008
《焊接接头弯曲及压扁试验法》 GB/T2653-2008
1.4遵循原则
本次工艺试验依据加工厂工况、作业环境、材料品种、规格、焊接机械、焊材、焊工技能等因素进行。
本工艺试验按下列程序进行:
(1)选定有代表性的焊接接头形式,进行焊接试验及工艺评定。
(2)选择拟使用的作业机具,进行设备性能评定。
(3)通过相应的检测手段对焊件焊后质量进行评定。
(4)通过评定确定指导本工程实际生产的具体步骤、方法以及参数。
2 工程结构概况
2.1钢结构主要截面形式及材质板厚
钢构件类型截面形式截面尺寸材质分布位置
箱型柱口550x550x25
口400x400x16
口550x550x35
口300x300x10
口450x450x25
口400x400x25
Q345B
各单体
H 型柱
H100x100x7x10
H220x220x16x25
H220x350x18x25
HW250x250x9x14
Q345B 各单体
钢管柱
P150*6
P325*12
P203*12
P325*16
P114*5
P229*16
Q345B
Q235B
各单体及
支撑
箱型梁口350x250x18
口450x300x20
口300x300x20
口300x250x16
口550x550x50
Q345B 各单体
H 型梁H350x300x10x25
H450x450x14x40
Q345B 各单体
H500x300x10x20
H500x400x10x30
H700x350x14x28
H800x350x16x28
2.2主要结构钢典型节点形式:
柱与牛腿节点吊车梁柱与牛腿节点
箱型桁架节点次梁与主梁相交节点
次梁与主梁相交节点梁柱相交节点
箱型梁与箱型柱节点工字梁与箱型柱节点
栓焊节点方管 Y 型节点
3 焊接工艺评定
3.1焊接方法
根据设计要求及实际资源情况,拟采用实心焊丝气体保护焊、电渣焊、栓钉焊及埋弧焊完成本结构的焊接工作。
电渣焊主要用于箱型内隔板焊接
栓钉焊用于剪力栓钉焊接
实芯焊丝气体保护焊用于车间制作过程中的焊接
埋弧焊主要用在钢板拼接和梁柱主焊缝焊接
3.2焊接材料
ER50-6 实芯焊丝, 焊丝化学成份及熔敷金属力学性能满足 GB/T 8110-2008 标准要
的纯度≥99.5%(体积法),且其水含量不大于 0.05%(重求。
用于 Q345B。
保护气体 CO
2
量法)。
焊丝 H10Mn2,焊剂采用 SJ101。
焊丝和焊剂质量满足 GB/T 5293-1999 标准要求。
3.3焊接规范本结构焊接拟用焊接规范见表 3.3
表 3.3 焊接规范
3.4主要工艺措施
3.4.1环境要求:
环境温度不应低于5℃,空气相对湿度不应高于 80%。
环境温度低于5℃时,原不要求预热的接头焊接应增加预热,预热温度 20~50℃。
相对湿度高于 80%时,焊前应用烤枪对焊区进行烘烤除湿,焊剂在空气中暴露时间不宜超过 4 小时。
室外作业时,宜在晴天进行,遇到风雨或气体保护焊风速大于 2m/s 时,应设挡风板和遮雨棚。
3.4.2焊接材料要求:
材质应进行复检,只有经复检合格的材料才能投入使用。
埋弧焊剂在使用前要烘干,烘干温度300~350℃,烘干时间 2 小时;烘干后保存100~150°C的保温箱内,随用随取。
从保温箱中取出后,暴露于大气中的时间不超过 4 小时。
超过时重新烘干。
3.4.3 气保焊、埋弧焊焊接极性:焊接选用直流电源,采用反极性连接(即工件接负极);栓钉焊焊接极性:焊接选用直流电源,采用正极性连接(即工件接正极)。
3.4.4焊前及层间清理:
焊接前用砂轮机或电动刷清除焊接区的铁锈,见金属光泽。
多道焊时应将前道熔渣清除干净,并经检查确认无裂纹等缺陷后再继续施焊。
3.4.5预热及层间温度要求:
最低预热温度和最低层间温度要求见表 3.4.5。
最高层间温度不超过250℃。
表 3.4.5
3.5焊缝检验
3.5.1外观检查
所有焊缝焊接完成后,均进行外观检查,并达到下列要求:外观合格后进行超声波检查,超声波合格后进行物理性能试验。
1)用不小于 5 倍放大镜检查试件表面不得有裂纹、未熔合、焊瘤、烧穿、夹渣、气孔、未填满弧坑及漏焊等缺陷。
2)气孔,所有对接接头和要求完全熔透的角接头,不许有;自动焊角焊缝允许有直径小于 1mm 的气孔,但每米不多于 3 个,间距不小于 20mm;其它焊缝允许有直径小于1.5mm 的气孔,但每米不多于 3 个,间距不小于 20mm。
3)咬边,所有对接接头和要求完全熔透的角接头,不许有;自动焊角焊缝允许咬边深度不超过 0.5mm,焊缝咬边总长度不得超过焊缝两侧长度的 15%。
4)对接焊缝余高不超过 4mm,加强角焊缝尺寸 h k 不小于 1/4t 不大于 10mm。
5)焊脚尺寸,自动焊角焊缝允许偏差 0~2mm,其它角焊缝焊脚尺寸允许偏差-1~2mm。
6)任意 25mm 范围内高低差不大于 2mm。
7)栓钉焊接接头外观检验合格标准。
a 焊缝外形尺寸:
① 合格标准:360°范围内焊缝饱满,焊缝高K1≥1mm,焊缝宽K2≥0.5mm;
② 检验方法:目测,焊缝量规,钢尺。
b
焊缝缺欠:
① 合格标准:无气孔、夹渣、裂纹等缺欠;
② 检验方法:目测,放大镜 5 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