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精品】煤巷掘进防突设计

【精品】煤巷掘进防突设计

煤巷掘进防突设计1、掘进工作面相邻位置本工作面位于2404采区二段+256m水平北运输巷15m处,以方位角99°,坡度35°,向上山开口掘进,到+297m水平.北面是原生煤体,南面是2404二段已布置的回采工作面。

2、煤层赋存及地质构造情况该煤层结构稳定不含水,走向近南北,倾角35°,煤层厚度平均2.0m。

二、区域防突措施1、开采保护层情况本工作面对应的保护层5#煤层,S翼工作面+220m水平-—+314m水平,N翼工作面+200m水平——+330m水平,无煤柱开采。

2、开采时间:S翼2003年2月-—2008年7月,N翼2009年1月-—7月20日.3、保护关系的核定5#层与4#层层间距为20m。

平距为33m,倾角35°,卸压角67°。

①S翼倾向保护:核定被保护层下界保护标高为+222m水平,上界保护标高为+330m水平。

②N翼倾向保护:核定被保护层下界保护标高为+222m水平,上界保护标高为+351m水平。

本工作面开采范围在+256m水平—-+297m水平,属保护范围内。

走向保护:①S翼:5#层开采向南走向600m,时间2003年2月——2008年7月。

保护时间:②N翼:5#层开采向北走向100m,时间2009年1月——7月30日结束。

本中间上山以对应的保护层走向50m,开采的时间于2009年4月30日核定,本中间上山掘进走向保护在保护范围内,保护时间达3个月以上。

4、瓦斯抽放情况①本工作面在开采保护层的同时,未实施穿层预抽,只采用了保护层采空区卸压瓦斯和老塘瓦斯抽放。

②本工作面石门揭穿煤层后,于2009年5月份——7月份,对本工作面N翼+250m大巷采用了65㎜钻孔,孔深45m,呈形或布孔,上帮控制范围20m,下帮控制范围10m,打了7个钻孔,封孔深度8m,进行了顺层抽放,孔内瓦斯浓度从100%抽至90天后,衰减为3%。

5、本工作面突出危险性分析①本工作面在保护范围内开采,根据S翼所掘的运输量,切割上山巷道掘进过程中的防突资料反映,钻屑量为2。

2——2。

8㎏/m,△h2为8--18㎜H2O,无卡钻、顶钻、喷孔、响煤炮等征兆。

②本工作面N翼经抽放后,进行了突出危险线预测,打在碛头中,打了3个检验孔进行检验,孔深11m,方位角1-—3#孔分别为9°、29°、348°,所测最大钻屑量为1.5—-2。

4kg/m。

△h2为80-—120mmH2O从以上资料的情况分析,本中间上山掘进属无突出区。

本中间上山掘进虽然开采了保护层,为确保掘进施工过程中的生产安全,仍采取局部综合防突技术措施(防突技术措施及参数表附后)6、遵照“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第75条、第89条、第100条之规定特制定,本中间上山掘进防突措施三、局部综合防突措施1、碛头中采用42mm钻孔,打孔3个,每孔深度10m,进行测定钻屑量和钻屑瓦斯解吸指标。

2、钻孔布置在软分层中,中孔平行于中间上山方向,其它2个钻孔的终孔点位于巷道断面两侧轮廓线外4m处。

3、钻孔每钻进1m测定一次钻屑量S,每钻进2m测定一次钻屑瓦斯解吸指标△h2值。

4、只有当屑量Smax=6kg/m以下,△h2=180mmH2O以下,该工作面预测为无突出危险工作面,反之为突出危险工作面。

5、当预测为无突出危险工作面时,保留5m钻孔超前距,允许掘进5m依次循环。

6、当预测为突出危险性工作面时则采取消突措施四、消突措施(消突措施参数表附后)1、采用75m钻孔在碛头软分层中呈扇形布孔11个,每孔深度10m。

2、钻孔巷道两侧轮廓线控制范围不得小于5m。

3、钻孔施工前,加强工作面支护,打好迎面支架,背好工作面煤壁。

4、消突措施孔施工完毕后,间隙8小时进行效果检验。

五、效果检验1、在碛头中采用42mm钻机打孔3个,每孔深度10m,进行测定钻屑量和钻屑瓦斯解吸指标.2、钻孔布置在措施孔之间,中孔平行于中间上山方向,其它2个孔的落孔点位于巷道断面两侧轮廓线外4m。

3、钻孔每钻进1m测定一次钻屑量S,每钻进2m测定一次钻屑瓦斯解吸指标△h2值。

4、只有当Smax=6kg/m、△h2=18mmH2O以下,方可掘进,保留5m措施孔及检验孔超前距允掘5m,反之继续实施消突孔再检测直至不超标为止。

5、max当S大于6kg/m、△h2大于18mmH2O以上时,在第一次措施孔上下间距0。

2m处开孔,实施第二次措施孔。

6、当第二次措施孔施工完毕后,再在第一次和第二次措施孔之间打三个检验孔,进行效果检验,其检验方法同第一次,直至不超标为止。

六、安全防护措施1、避难所设置①+250m七石门为避难所;②随时检查避难所顶板支护完好情况,发现隐患及时排除;③安设有效水管;④压风自救2组,每组6个,供风量不少于0。

1m3/min;⑤安设一门直通调度室电话。

2、放炮要求⑴掘进采用全断面一次起爆,使用MFB——200型发爆器起爆,使用毫秒电雷管(总延期时间不超过130毫秒),使用3级煤矿许用含水炸药。

采用正向装药,搞好三泥装填,串联连线。

⑵拉炮地点(起爆点):设在+250m水平2#茅口上山以南230m,距回风口300m处.⑶放炮站岗点:①2#茅口上山以南拉炮点;②2#茅口上山30m处;③2#茅口上山以北30m处液压洞室处;④七石门岩门回风上山设为禁区,禁止人员进入。

⑷放炮实行“三人连锁放炮器”和“一炮三检"放炮至少30min后方能由“三人连锁放炮器”人员进入检查瓦斯及放炮情况,经检查无问题后,方可撤岗恢复作业。

⑸放炮搜索撤人范围及路线:在工作面装药结束后,由班长安排3人由碛头沿进风流搜索撤人由工作头到七石门+250m茅口大巷,其中1人到2#茅口上山30m处,禁止人员下来,1人向北液压洞室处,1人向南拉炮点处,并用点哈通知班长,班长到达放炮点后,应清点人员,在确定人员到齐,警戒到位的前提下,向调度室汇报,请示拉炮,调度室值班员必须查清+350m总回风内无人员进出,才鞥同意拉炮。

在调度室同意拉炮后,班长才能下令放炮员拉炮,放炮员在接到班长指令后,应等足30分钟后,由三人连锁放炮人员检查安全后,班长才能下令撤岗,站岗搜索人员按原各自的路线返回。

3、放炮防逆流风门的设置:在七石门内5m——15m处,设置二道防逆流风门,高1。

4m、宽1。

2m,两风门间距不小于10m,放炮时,防逆流风门关闭,正向风门连锁。

墙厚0。

8m,门板用0.05m的木板、角铁、加螺丝扭紧,墙上安设铁筒600㎜,风筒由墙身穿过。

人员进入时,必须把反向风门打开、顶牢,放炮时,必须关闭。

4、局部通风:(通风系统图附后)风量计算:按同时作业最多人数计算:Q=4×N=4×6=24m2/min按工作面瓦斯涌出量计算:Q=100·pch4·kch4=100×0。

5×1。

5=75m2/min⑴局部通风方式:用11KW的局扇,配¢500㎜的阻燃风筒,压入式通风。

⑵局扇安装位置:安装在茅口大巷七石门口处,距回风口10m,反向风门之外。

⑶使用11KW局扇和¢500㎜胶质风筒供风,风筒出风口距碛头不大于5m,工作头=250m七石门→岩石回风上山→2#茅口上山→+350m总回风→风井→地面。

5、瓦斯管理:⑴设置专职瓦斯检查员检查瓦斯;⑵严禁无风或瓦斯超限作业;⑶掘进工作面及回风流必须设置瓦斯检测自动报警断电仪,实行瓦斯风电闭锁. ⑷打钻和掘进工时都必须携带和使用好便携式瓦检仪,随时检测碛头瓦斯涌出情况,发现瓦斯涌出异常或瓦斯动力预兆,现场工作人员必须立即停止作业,沿避灾路线撤到新鲜风流中的安全地点,并及时向矿调度室汇报。

6、巷道支、背护质量要求:施钻时,掘进碛头必须排花,芭片背护严实,并对碛头10m范围内加固,钻孔直接透过芭片打钻,严禁在施钻时把碛头背护撤开,并且回风流中不能有人。

7、自救器设置:每个入井人员,必须随身携带压缩氧自救器,并懂得使用自救器的正确方法,自救器只能随身携带,不能乱扔乱放。

8、工作前,把巷道内的杂物清干净,随时保持碛头后方巷道安全退路畅通。

9、对掘进工作面及回风流中的电器设备,每天进行一次防爆检查,发现失爆现象,立即进行处理。

10、发生瓦斯动力现象时的避灾路线工作面→+250m七石门→+250m茅口大巷→主提升→地面。

11、加强“三条生命线”的建设,把防尘管路安到工作头,煤50m安设三通,放炮前后洒水防尘;压风自救系统距工作头不超过30m,一组8个,保证24小时不断风;通讯线路安设到位,电话局工作头不超过100m,随时保持畅通.12、隔爆水袋的设置:在+250m水平七石门风门内回风流中运输巷各设置16个隔爆水袋。

13、作业时只能1头作业,禁止多头作业。

七、组织措施1、成立2404采区N二段掘进防突工作安全领导小组:组长:xxx负责对防治突出管理工作负全面责任,应定期检查,平衡防治突出工作,解决防治突出所需的劳力、财力、物力,保证防治突出工作的事实.副组长:xxx、xxxxxx对防治突出工作负技术责任,负责组织编制,审批、实施、检查防治突出工作、规划、计划和措施.杨作勇负责监督检查,对防治突出工作负直接领导责任.成员:xxx、xxx、xxx、xxx、xxxxxx、xxx负责防突措施在现场的落实、执行;xxx负责检测,填写防突报告单及防突卡片,防突牌板等;xxx、xxx负责检查瓦斯,打检测孔及排放孔。

成员对防治突出工作负直接责任。

2、防突工作领导小组每天应对该头的防突情况进行分析,矿总工程师必须认真审批每次实施的防突报告单,收集整理好该头防突资料并保存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