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细胞生物学实验报告

细胞生物学实验报告

细胞生物学实验报告
细胞凝集反应
【实验目的】
⒈了解细胞膜的表面结构。

⒉掌握凝集素促使细胞凝集的原理。

⒊学习研究细胞凝集反应的方法。

【实验原理】
⒈细胞膜是双层脂镶嵌蛋白质结构,脂和蛋白质又能和糖分子结合为细胞表面的分枝状糖外被。

目前认为:细胞间的联系,细胞的生长和分化,免疫反应和肿瘤发生都和细胞表面的分枝状糖外被有关。

⒉凝集素(lectin)是一类含糖(少数例外)并能与糖专一结合的蛋白质,它具有凝集细胞和刺激细胞分裂的作用。

凝集素使细胞凝集是由于它与细胞外被中的糖分子连接,在细胞间形成“桥”的结果,加入与凝集素互补的糖可以抑制细胞的凝集。

【实验用品】
⒈材料
土豆块茎、家兔。

⒉试剂
⑴PBS缓冲液
称取NaCl 7.2g、Na2HPO4 1.48g、KH2PO4 0.43g,加蒸馏水,定容至1L,调pH至7.2。

⑵1%肝素溶液
0.1g肝素溶解于10mL0.9%氯化钠溶液中。

⒊器材
5mL注射器、酒精棉球、双凹片、普通光学显微镜、托盘天平、滴管、离心管。

【实验程序】
⒈以无菌方法抽取兔耳缘静脉血液(5mL注射器先吸取3mL1%肝素溶液)1mL,用0.9%氯化钠溶液洗5次,每次3000r/min离心5min,最后按沉淀的红细胞体积用0.9%氯化钠溶液配成1%红细胞悬液。

⒉称取去皮土豆块茎2g,切成薄片,加10mLPBS缓冲溶液,浸泡2h,浸出的粗提取液中含有可溶性土豆凝集素。

⒊用滴管吸取土豆凝集素和PBS缓冲液各一滴,置于双凹片的左右两孔内,再分别滴入一滴1%红细胞悬液,振荡10min。

4.待红细胞液发生明显凝集反应后,将双凹片置于显微镜下观察。

【实验结果】
⒈结果
细胞凝集反应实验现象
⒉图像
加土豆凝集素 加PBS 缓冲液
【分析与讨论】
⒈结果分析
实验过程中可以观察到:在双凹片上,加有土豆凝集素的一侧,震荡过程中,红细胞液先变浑浊,随后又变澄清,同时发生凝集反应,且凝集后的块状物聚集在液滴中央;而加有PBS 缓冲液的一侧,震荡过程中,红细胞不发生明显变化,静置后,后细胞逐渐集中于液滴中间部位,而四周表现为澄清。

从对照实验中可以看出:细胞发生凝集时凝集素必不可少的,没有细胞凝集素,细胞几乎不发生凝集。

⒉注意事项
⑴实验中不能用40倍物镜,应该用10倍或4倍物镜,否则会弄脏镜头。

⑵实验前,可用手摸双凹片,已确认正反面。

⑶实验时,摇晃双凹片应注意手法,不可将液体摇出凹处。

⑷注意控制加入双凹片孔中的液体的量,以免双凹片的2个孔中液体混合。

⑸样品加到孔中后,摇一下双凹片,并进行计时。

⑹摇晃中,PBS 缓冲液一侧的红细胞会集中于中央,这不是因为发生了细胞凝集,是摇晃手法的问题。

⑺用显微镜观察时,由于活细胞是无色的或颜色太浅,应将光线调暗些,否则就难以观察到细胞。

⑻抽血时时间不宜过长,否则血液会凝集;速度不宜过快,因为兔耳缘静脉很细,血量不大。

⑼抽血前后的整个过程中,应尽量减少对动物的刺激,否则可能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

⒊收获
实验中,由于加大了凝集素的量,凝集现象更明显了。

由此可以推测:红细胞的凝集程度与凝集素的量有关,二者呈正相关,即浓度越高,越易凝集,浓度越低,越不易凝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