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讲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巴黎公社和俄国十月革命一、选择题(共12小题, 每小题4分, 共48分)1.(2016·江西南昌模拟)《共产党宣言》中提到:“他们(工人)并不是随着工业的进步而上升, 而是愈来愈降到本阶级的生存条件以上。
工人变成赤贫者, 贫困比人口和财富增长得还要快。
”马克思旨在表明()A.工业革命后, 社会生产力水平大大提高B.工业革命暴露出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C.工业革命使殖民者和殖民地的矛盾加剧D.工业革命必然导致社会离心离德解析据材料可判断出, 马克思认为工业革命使工人赤贫, 贫富分化加剧, 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矛盾加剧, 这体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 故B项正确;A、C、D三项均不符合材料主旨。
答案 B2.(2016·豫晋冀三省调研)1844年6月4日, 德国爆发了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马克思指出, 工人们“毫不含糊地、尖锐地、直截了当地、威风凛凛地厉声宣布, 他们反对私有制社会”。
材料反映出()A.起义受到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B.欧洲无产阶级已登上政治舞台C.起义的斗争目标设定显然过高D.起义具有无产阶级革命的性质解析1848年马克思主义诞生;1831年, 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已开始表明欧洲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工人们积极争取政治权利, 表明广大工人已经觉醒;工人们“反对私有制社会”, 表明起义具有无产阶级革命的性质, 故D项正确。
答案 D3.(2017·河北沧州模拟)巴黎公社成立以后, 规定:“中央委员会要在自己的机关报上公布会议记录, 并以公告、法令、声明等多种形式向群众汇报工作”此规定体现了()A.无产阶级专政B.人民公仆精神C.直接民主原则D.社会契约理念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巴黎公社。
材料中的“向群众汇报工作”体现了对人民负责, 这体现了人民公仆精神, B项正确;虽然巴黎公社实行的是无产阶级专政, 但材料的主题信息没有体现这方面的内容, A项错误;直接民主和社会契约理念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C、D两项错误。
故选B。
答案 B4.(2016·广东惠州模拟)“公社的伟大社会措施就是它本身的存在和工作。
它所采取的各项措施, 只能显示出走向属于人民、由人民掌权的政府的趋势。
”这体现了巴黎公社的目标是()A.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B.建立社会主义的国家政权C.维护劳动者的基本权益D.建立工人阶级的国家机器解析本题的核心信息是“由人民掌权”, 只有D项符合题意。
巴黎公社革命只是一个城市起义, 不是社会主义革命, 也未波及整个法国, A、B两项排除;C项主要表现为经济方面, 故排除。
答案 D5.(2016·吉林长春调研)1871年, 马克思成了伦敦“受诽谤最多、受威胁最大的人”, 因为他已经成了支持巴黎公社的“国际大首领”。
这反映了()A.马克思无法阻止巴黎公社的失败B.马克思给予巴黎公社以支持C.资产阶级对巴黎公社缺乏预见性D.英国企图出兵镇压巴黎公社解析据材料“因为他已经成了支持巴黎公社的‘国际大首领’”, 可知马克思支持巴黎公社革命运动, 故B项正确。
答案 B6.(2016·贵州贵阳模拟)列宁曾针对发生在巴黎的某项事件说:“法国整个资产阶级、所有的地主、工厂主、大大小小的盗贼, 都联合起来反对“××”, 他们层层包围了半个巴黎(另一半被德军包围)。
”据材料分析()A.普法战争中法国各阶层联合反抗德军B.巴黎公社遭到反动势力的联合剿杀C.法国大革命中社会各阶层广泛参与D.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军攻占巴黎解析根据材料“列宁”及资产阶级、地主、工厂主、盗贼“联合起来反对”, 并围困巴黎, 可知材料中省略的“××”指的是巴黎公社, 巴黎公社受到资产阶级、地主和德军的联合围困, 故选B。
材料中“包围了半个巴黎”, 说明不是反抗德军, A项错误;法国大革命是资产阶级对封建势力的反抗, 与材料中资产阶级、地主联合起来不符, C项错误;D项反映的时间信息与材料不符, 且没有显示出德军攻占巴黎, 故排除。
答案 B7.(2016·广东梅州调研)尽管法国主流文化不认可巴黎公社时代的社会主义, 但是对巴黎公社还是有很多正面的评价。
他们痛恨第二帝国在1870年秋天的失败与新政府的妥协, 为自己的国家有这样的理想斗士而自豪。
据此判断, 法国人正面评价巴黎公社是因为()A.其对民主政治的推动B.其对国际工人运动的支持C.其改造旧世界的理想D.其表现出的民族精神解析“1870年秋天的失败与新政府的妥协”指的是在普法战争中法国战败, 临时政府投降卖国, 故D项正确。
答案 D8.(2016·四川内江四模)“俄国革命最近之形势, 政权全归急进社会党之手, 将从来之政治组织、社会组织根本推翻。
……俄罗斯之革命是二十世纪初期之革命, 是立于社会主义上之革命……”这里所说的“政治组织、社会组织”是指()A.资产阶级临时政府B.沙皇专制政府C.苏维埃政府D.保守党政权解析“……俄罗斯之革命是二十世纪初期之革命, 是立于社会主义上之革命”说明题干针对的是俄国的十月革命, 因此推翻的“政治组织、社会组织”是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与沙皇政府、苏维埃政府和保守党政权无关, 选择A项符合题意。
答案 A9.(2017·辽宁大连模拟)列宁在“四月提纲”中列举了布尔什维克掌权后准备实施的措施, 有学者认为这些措施“来自巴黎公社的经验”。
下列属于这些措施并最终得以落实的做法是()A.打碎旧的国家机器, 建立苏维埃政权B.颁布《和平法令》《土地法令》C.一切官员由选举产生, 成立公社组织D.取消自由贸易, 实行实物配给制解析“打碎旧的国家机器, 建立苏维埃政权”来自巴黎公社的经验, 并在俄国十月革命后得以实现, 建立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故A项正确;颁布《和平法令》《土地法令》以及取消自由贸易, 实行实物配给制不属于“来自巴黎公社的经验”, 故B、D两项错误;C项属于巴黎公社的措施, 不属于十月革命后的措施, 故C项错误。
答案 A10.(2017·云南保山模拟)1917年列宁在某次演讲时说, 革命有和平发展的可能, 因为当时武器掌握在人民手中, 没有外力压制人民。
同时, 列宁也提醒人民要警惕资产阶级使用反革命暴力镇压革命。
这时俄国所处的形势是()A.推翻沙皇专制的二月革命即将爆发B.革命将从第一阶段向第二阶段过渡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得到广泛执行D.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已经获得成功解析从“革命有和平发展的可能”可知此次演说中列宁提出了“四月提纲”, 在该提纲中, 将革命分为两个阶段, 故B项正确。
答案 B11.(2016·广西桂林质检)2012年版俄罗斯普通学校历史教科书《俄罗斯1917年的革命风暴》将俄国1917年发生的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称为“伟大的俄罗斯革命”, 将其划分为“2月阶段”和“10月阶段”, 认为“它们不是相互矛盾的”。
它们不矛盾主要表现在()A.努力实现和平民主B.推翻沙皇专制统治C.社会主义革命性质D.满足农民土地要求解析1917年俄国革命是由于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激化社会矛盾而引发的。
所以, 二月革命、十月革命都是为实现和平民主而奋斗, 故A项正确;推翻沙皇专制统治是二月革命的成果, 故B项错误;二月革命属于资产阶级革命, 十月革命属于社会主义革命, 故C项错误;满足农民对土地的要求, 是十月革命的要求, 故D项错误。
答案 A12.(2016·湖北孝感模拟)以下是一组反映20世纪初期中、俄两国社会变革的图片。
它们所代表的历史事件都()A.推翻了专制王朝B.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C.改变了社会性质D.促进了本国的近代化解析“新军攻占武昌”代表辛亥革命, “工人赤卫队攻打冬宫”代表俄国十月革命, 十月革命推翻的是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故A项错误;辛亥革命没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没有改变社会性质, 故B、C项错误;辛亥革命和十月革命都推动两国的近代化, 故D项正确。
答案 D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 13题25分, 14题12分, 共37分)13.(2016·陕西渭南质检)(25分)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 争得民主。
”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
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
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
——《共产党宣言》材料二虽然直到1917年俄国革命, 社会主义者没有赢得任何政府的控制权, 但是他们的批评, 连同保守者和自由主义者一起, 在说服政府革除早期工业化的弊端, 为工人阶级提供保障方面起了巨大作用。
……1832年伊始, 一系列法案扩大了男性公民选举权, 财产资格的限制大大降低, 这为最终实现男性公民的普选权铺平了道路。
……19世纪80年代, 德国在奥托·冯·俾斯麦的领导下, 引入医疗保险、失业补偿金与养老金, 为劳动大众提供社会保障。
——[美]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新全球通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材料三本本主义的社会科学研究法也同样是最危险的, 甚至可能走上反革命的道路……我们说马克思主义是对的, 决不是因为马克思这个人是什么“先哲”, 而是因为他的理论, 在我们的实践中, 在我们的斗争中, 证明了是对的。
——毛泽东《反对本本主义》(1)据材料一, 指出“工人革命”的目的。
结合所学知识, 分析马克思提出这一理论的经济和思想基础。
(8分)(2)据材料二, 概括“工人运动”对西方资本主义发展的客观作用。
说明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之间的关系。
(10分)(3)据材料三, 归纳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的看法。
结合20世纪20年代中国革命的史实, 说明这一主张在思想和实践方面的主要表现。
(7分)解析第(1)问, 第一小问, 根据材料一中“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分析;第二小问, 结合马克思主义诞生基础总结。
第(2)问, 第一小问, 结合材料二“为工人阶级提供保障方面起了巨大作用”“实现男性公民的普选权铺平了道路”“为劳动大众提供社会保障”等内容综合分析;第二小问, 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是相互促进的关系。
第(3)问, 第一小问, 结合材料中“而是因为他的理论, 在我们的实践中, 在我们的斗争中, 证明了是对的”进行理解, 马克思主义要和中国实际相结合;第二小问, 根据中国共产党在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的例子回答。
答案(1)推翻资产阶级统治, 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条件:英法空想社会主义、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德国古典哲学三大理论;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2)扩大公民选举权;推动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或推动了西方国家的政治改革和社会改革;推动了资本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