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学模式改革”经验分享活动总结

“教学模式改革”经验分享活动总结

萍乡市工业学校“教学模式改革”经验分享活动总结坚持以学生为本位、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质量为核心,以改革试点为动力,紧紧围绕学校工作计划开展教研工作,推进教研工作创新,重视师资队伍建设,突出专业教学特色,加强学生技能实训,推广“一体化”教学模式和项目教学法,着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促进学校教研工作发展,是我校教务处教研工作的中心任务。

教务处在第七、八周开展了“教学模式改革”经验分享现场会,分别由李雪梅老师主讲了项目教学法、赖叶敏老师主讲了“北大青鸟”教学模式、汤夏林与李希锋老师共同主讲“一体化”教学模式等三场经验分享活动。

教务处精心组织,各系、实训中心高度重视,主讲教师倾情投入,无私的将自己多年的教学心得和体会向全校教师讲解和分享,活动得到了信息管理中心的积极配合,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共有155位教师亲临活动现场,气氛十分活跃。

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使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让教师在教中学、学中教,从而形成良好的教学循环,形成一种自主和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构建有效课堂教学是我校教研工作的重点。

在李雪梅老师主讲的项目教学法中,对行动导向教学法进行了精辟的分析。

从教学内容、教师角色、组织形式、教学方式、学生主体、综合能力培养方法等方面精心解读,得出了项目教学法的实质:由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由以课本为中心转变为以“项目”为中心、由以课堂为中心转变为以实际经验为中心的三点总结。

同时也对项目教学法应满足的条件、教学策略设计、教学过程设计、项目教学法的实施过程、教学过程的改革、师生关系的改变进行了分析,最后还用案例将项目教学法的运用做了示范。

赖叶敏老师的“北大青鸟”教学模式经验分享从“青鸟”印象、“青鸟”课程体系开发过程、“青鸟”的教法、“青鸟”的质量保障等四个层面全面讲解了“北大青鸟”教学模式,也谈到了从2008年起“北大青鸟”与我校合作办学班的成功应用的心得体会,对中职学生毕业后能做什么?和怎样培养从事IT行业的合格中职学生?以及中
职学生技术能力、职业素养、培养模式等进行了经验分享,尤其是对“北大青鸟”的课程设计和改革开发进行了分析,总结了职业学校必须面向市场,以市场需求为宗旨;面向企业,以适应就业为导向的“北大青鸟”的教学思路,丰富的教学实例和扎实的专业技能赢得了在座老师的赞同。

以汤夏林老师、李希锋老师的数控车“一体化”教学模式体验活动将“教学模式改革”经验分享活动推向了高潮,活动让所有听课教师亲临教学操作现场,将听课老师们分成了7个体验小组,从基本指令的编程与应用、机床的基本操作、产品加工程序等方面让在场的教师体念了“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

活动中,两位老师真正做到了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使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整个过程从任务布置、任务解析、机床基本操作演示及注意事项、过程控制与答疑、产品展示、效果评价等方面全面落实了数控车“一体化”教学模式过程。

特别是两位讲解老师对听课老师们的产品加工过程的不足和改进建议显示了我校机加工的教学实力。

在活动中,老师们积极参与各项教学模式的研讨,对教学改革中的一些困惑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如在“北大青鸟”教学模式应用经验分享中,如何在我校现有的计算机专业班中推广“北大青鸟”教学模式?课程如何设置?将学生的培养目标是ACCP软件工程师?是BTEST软“北大青鸟”教学模式件测试工程师?还是BENET网络工程师?项目教学法如何在我校其他专业系的课程中推广使用?一体化教学模式运用课堂教学如何管理?
总之,通过这次“教学模式改革”经验分享活动,使全校教师体验和分享了教学改革中的新观点、新理念、新思想,带动和深化了我校课堂教学向新的高度不断发展。

教学有法无定法,我们将不断探索和进取,为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构建我校课堂教学特色而积极努力。

付南萍整理
2012-4-7。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