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妇产科输血治疗

妇产科输血治疗


五、孕妇输血的特殊注意事项

(一)应尽量避免输血
妊娠期输血应严格掌握指征,可输可不输者坚
决不输,以降低或避免同种免疫反应和病毒感
染的可能。
孕妇输血的特殊注意事项

(二)注意不完全抗体的检测

妊娠、分娩、流产和产科手术等经历次数越多,
体内产生血型抗体的可能性越大,这亦包括不 完全抗体。因此,经产妇和曾有输血史者,在 配血时除了做盐水介质交叉配血试验外,还应 做胶体介质或抗球蛋白交叉配血试验。

第三十三条 输血过程中应先慢后快,再根据病情 和年龄调整输注速度,并严密观察受血者有无输血反 应,如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
临床输血技术规范
1. 减慢或停止输血,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 维持静脉通路; 2. 立即通知值班医师和输血科(血库)值 班人员,及时检查、治疗和抢救,并查找原
因,作好记录。
临床输血技术规范


一、目测法:实际出血量≈目测量×2 二、容积法:量杯、集血器 三、称重法: (应用后重-应用前重)÷1.05=出血的毫 升数 四、面积法:四层纱布垫:10cmx10cm /10ml 五、休克指数(IS)
休克指数估计失血量
休克指数=心率/收缩压(mmHg)
正常<0.5 休克指数 0.5-1.0 失血量(ml) 500-750 占血容量 <20%


如妊娠期白血病或再生障碍性贫血合并抗 生素难以控制的感染,适当输注免疫球蛋 白增强免疫力。免疫性习惯性流产可采用 丈夫淋巴细胞皮内注射或静脉注射免疫球 蛋白进行非替补性输血治疗。

(六)去除或中和有害物质 如由母儿间ABO血型或RH血型不合引 起的同种免疫性溶血病,采取母体血 浆置换疗法去除有关抗体,或应用抗 D免疫球蛋白进行对RH(D)致敏患者的 预防性治疗。
1.0-1.5
1.5-2.0
1000-1500
临床输血技术规范
4. 立即抽取受血者血液,检测血清胆红素 含量、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含量、血浆珠蛋白测 定、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并检测相关抗体效价, 如发现特殊抗体,应作进一步鉴定;
5. 如怀疑细菌污染性输血反应,抽取血袋 中血液做细菌学检验;
6. 尽早检测血常规、尿常规及尿血红蛋白; 7. 必要时,溶血反应发生后5~7小时测血 清胆红素含量。
用血背景

临床输血意味着在输血的全过程中实验室检查和临 床输血疗效观察同样重要。

从事输血的工作人员往往比较重视实验室检查而忽 视临床输血观察。

临床输血诊治规范化 临床输血实践的个体化
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

第二十五条 取血与发血的双方必须共同查对患者
姓名、性别、病案号、门急诊/病室、床号、血型、 血液有效期及配血试验结果,以及保存血的外观 等,准确无误时,双方共同签字后方可发出。

(二)病毒感染

2.巨细胞病毒感染。CMV是普遍存在的病原体, 我国是CMV感染的高发区。输血,特别是输 新鲜血可能是CMV感染的一条途径。妊娠期 发生CMV感染后,病毒可以通过胎盘感染胎 儿,使CMV在胎儿的细胞中繁殖,造成胎儿 器官损害、畸形、发育迟缓、死胎或流产。
(二)病毒感染

3.HIV。艾滋病由HIV引起,这是一种 单链RNA逆转录病毒,主要存在于血 液、精液、乳汁、阴道分沁物、淋巴 结和骨髓中。传染途径主要是通过性 接触、注射器输注HIV感染献血者的血 制品等。其中因输血感染者约占11%。
(一)准确估计失血量:
产后出血的定义是顺产后24h内阴道流血量 超过500ml、或剖宫产后24h内出血量超过 1000ml 。 产后出血的特点是其失血量是随着分娩后 时间的推移而累加的。

产科出血量的估计通常采用目测法作出估 计,这是很不准确的,经常会低估实际失血量。

失血量正确估计和测量

孕妇输血的特殊注意事项

(五)应注意防止输血反应、高血容量和高凝血状态
引起的不良后果

妊娠期输血易于发生不良反应。同时由于孕期血容量
增加,血管反应性增强,以及凝血机制和单核巨噬系
统的变化,在输血时应全面考虑避免高循环负荷的不 良后果和触发DIC的病理因素。
输血在妇产科疾病治疗中的重要地位:
一. 妇产科学的临床范围包括生理产科和病理 产科、妇科、计划生育三大部分。在综合性医院, 妇产科总是无例外地属于用血“大户”,因而输 血(包括成分输血)在妇产科疾病治疗中的重要 地位是不言而喻的。
输血在妇产科疾病治疗中的重要地位:
二、由于妇产科疾病具有除生殖系统外全身 其他系统和重要脏器器质性损害相对较少、较轻 的特点,许多妇产科疾病在针对原发治疗抢救的 同时,正确、及时采取补充血容量和血液成分的 措施后,往往治疗或抢救效果很好,故而输血学 在妇产科疾病治疗中的地位极其重要。
妇产科工作者补充输血知识的必要性
(二)病毒感染

主要是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巨细胞 病毒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1.输血后肝炎。发生率大约12%,主要是丙型 肝炎和乙型肝炎。有人在流产胎儿的心脏和肝 细胞中检测到乙型肝炎的表面抗原并发现了同 肝细胞嵌合的HBV-DNA片段,说明HBV可以 引起宫内感染。妊娠期患病毒性肝炎,其流产、 畸胎和早产率均升高。

所致的持续性大量出血,如果能做到及时、足量补
充血容量,那就为采取各种措施而有效的止血争取
到时间,产妇的生命就可到了挽救。
产科出血的输血

如果因各种原因,出血产妇得不到及时输血,使 失血性休克发展到了不可逆转期,则抢救工作就十分 困难。
§
关于产后出血的输血问题,应紧紧抓住以下几个方
面才能取得最佳效果。

当今输血学和输血技术飞速发展,而较大多数 妇产科工作者对之了解很不够,如果不能相应 地提高自己输血学领域的认识水平,则必将出 现不能适应输血学发展的局面。 妇科疾病与外科手术、急性输血的输血基本 一致。所以,今天重点和大家一起学习产科输 血。
六、产科出血的输血

产后出血在我国仍然是孕产妇死亡原因的第一位。 产后出血致孕妇死亡的原因归结起来就是:1.产后出 血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止血;2.血容量未得到及时有 效的补充。 在一些严重的产后出血病例,无论是难以纠正的子 宫收缩乏力还是并发DIC,也不管是胎盘粘连或植入

(一)免疫反应


3.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发生基于3个条件: 宿主免疫缺陷;植入含有免疫活性细胞的组织、 输入血液或含白细胞的血浆;宿主和移植物的 组织相容抗原不一致。妊娠期母胎间通过胎盘 的细胞交换或宫内输血时,输入具有活性淋巴 细胞的血液,这就具备了发生GVHD的条件, 可能导致胎儿宫内发育迟缓、流产,甚至死胎。 另外,妊娠对输血也会产生不利影响,如妊高 征、输卵管妊娠破裂、自然或人工流产、羊膜 腔穿刺以及某些产科手术均可为胎血进入母体 血液循环提供机会,因此妊娠、分娩、流产次 数越多,母血中免疫抗体产生的可能性就越大。

第二十八条 血液发出后不得退回 第二十九条:输血前由两名医护人员核对交叉配 血报告单及血袋标签各项内容,检查血袋有无破 损渗漏,血液颜色是否正常。准确无误方可输血。
临床输血技术规范

第三十条 输血时,有两名医护人员带病历共同到 患者床旁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门急 诊/病室、床号、血型等,确认与配血报告相符,再次 核对血液后,用符合标准的输血器进行输血。
四、输血对妊娠的影响

输血或输注血液成分对妊娠的影响主 要是其对妊娠、胎儿或新生儿的不良 影响,特别是免疫反应和病毒感染所 造成的不良影响。
(一)免疫反应

主要是输血和生殖免疫之间的关系。
1.输血与同种免疫性溶血病的关系。输血可造成 胎儿和新生儿黄疸和出血性疾病,如RH血型不 合溶血病,既往有输血史或妊娠史者可能会发病。 2.输血和其他免疫性疾病的关系。妊娠妇女由于 母胎白细胞、血小板抗原血型不合或输血的免疫 反应也可产生白细胞凝集素或血小板免疫抗体, 此两种抗体都属IgG,均能通过胎盘引发胎儿同 种免疫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或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三)补充血小板或凝血因子

如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胎儿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的宫内输血治疗, 以及治疗或预防因凝血因子缺乏所引 起的出血,如妊娠期严重肝病、产科 DIC、妊娠合并丙型血友病等。


(四)纠正胶体渗透压
如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低血浆蛋白血症、 妊娠合并肝硬化或慢性肾炎等。 (五)增强或调整免疫功能

第三十一条 取回的血液应尽快输用,不得自行贮 血。临用前将血袋内成分轻轻摇匀,避免剧烈震荡。 血液内不得加入其药物,如需稀释只能用静脉注射用 生理生理盐水冲洗输血
管道。连续输用不同供血者血液时,前一袋输尽后,
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洗输血器,再接下一袋血继续 输注。
孕妇输血的特殊注意事项

(三)应输注同型的血浆和血小板制剂

输注血浆或血小板时,血浆或血小板必须与受
血者ABO血型相合。Rh(D)阴性妇女应输注 Rh(D)阴性血浆,以避免胎儿产生同种免疫反 应。
孕妇输血的特殊注意事项


(四)夫妇双方均应常规检测血型和血型抗体
根据血型及其抗体的滴度作出相应的处理,这 对胎儿和新生儿溶血病的预测和预防均具有重 要意义。
妇产科输血治疗
楚雄州妇幼保健院 萍
2016.8.24
李莉
一、用血背景


血是一种特殊药品
不同医生用同一个血站的血,疗效不一定相
同。正如医院同一个药房供药,院长,科主任、
主治医师、住院医生用同一个药房的药给疑难重
危患者进行治疗,效果有差距。
因此,我们需要反馈信息,需要患者的身
体状态来答复给他的“营养餐”是否合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