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师德修养与教师专业成长

师德修养与教师专业成长

师德修养与教师专业成长》笔记第一章、师德修养概述1、道德的含义:马克思主义从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实践中,科学地揭示了“道德”的含义,认为道德是以人类在社会生活中依靠内心的信念、社会舆论和传统习惯所维系的以善恶作为评价的意识、规范、行为和活动的总和。

道德是由经济决定,并为一定社会经济基础服务。

道德具有历史性、阶级性。

2、师德的特征:教师道德要求的高层次性;教师道德意识的自觉性;教师道德情感的丰富性;教师道德影响的深远性。

3、师德修养与师德教育的区别与联系:师德教育和师德修养是密切联系的。

师德教育有社会的道德教育和自我的道德教育。

就社会的道德教育来说,它是社会集团通过国家、行政部门、群众组织、学校、家庭等有组织、有计划的进行的,它是一种促使道德品质和道德风尚形成的社会力量。

就自我道德教育来说,它是一种自我教育和自我陶冶,也是我们平常所说的道德修养。

道德修养是指人们在道德品质和道德人格方面的自我锻炼和自我改造以及所达到的境界。

师德修养离不开道德教育。

道德教育要顺利进行并达到应该达到的目的,也离不开道德主体的自我陶冶和自我修养。

总之,是的修养师德教育的内化,师德教育是师德修养的外化。

师德教育离不开师德修养,师德修养也离不开师德教育,二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依赖并相互促进,共同培育着教师的品德品质和道德人格。

第二章师德修养的时代要求1、新世纪师德修养面临哪些挑战:增强民族凝聚力的挑战;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挑战;学习现代教育技术的挑战;保持健康心理的挑战。

2、简述师德修养的现代要求:新世纪师德修养具有科学性、民族性、时代性和职业性等特征和要求。

第三章师德修养的理论体系1、马克思和恩格斯是如何论述道德修养的。

主要见《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党宣言》《共产主义原理》《青年在选择职业是的考虑》《资本论》。

2、简述邓小平关于道德修养的基本思想。

道德修养的根本目标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育“四有”新人;道德培养的核心是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细想;道德修养的基本原则是坚持集体主义;道德修养的基本内容是大力弘扬爱国主义,坚持社会主义方向;道德修养的重点是少年教育;道德修养的关键是各级领导以身作则;道德修养的方法是从实际出发,加强针对性和层次性教育。

3、师德修养的基本内容包括哪些方面。

主要内容包括教师职业理想、教师职业责任、教师职业态度、教师职业纪律、教师职业作风和教师职业人格等因素,这些因素从不同方面放映出教师职业道德的特定本质和规律,同时又相互配合,构成一个严谨的师德修养的结构模式。

4、如何理解师德修养的规范体系。

师德教育的规范体系是由师德修养基本原则、主要规范和主要范畴等构成的。

在师德修养的规范体系中,师德原则居于主导地位,统帅和支配着师德规范合适的范畴,具有广泛的指导性和约束力,是整个师德修养规范体系的核心和精髓。

师德规范是师德原则的开展和具体化,师德原则总是要通过一系列具体的师德规范来对教师教育行为进行调节和指导作用。

离开规范的师德原则是空洞的,软弱无力的。

师德范畴是师德原则和规范发挥作用的必要条件。

一方面它受师德原则和规范的制约,另一方面又是对师德原则和规范的总体概要和反映。

不论师德原则和师德规范,都要通过师德范畴,内化为教师个体的道德心理机制而发挥作用。

5、热爱学生有哪些要求。

第一了解学生,关心学生,全面了解学生是教育学生的起点和关键。

第二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尊重的需要是人的基本需要,其形式是多样的。

第三严格要求,不溺爱学生。

教师对学生的爱,不是基于亲缘关系的爱。

6、什么是教师良心,教师良心在教育劳动中表现为哪些方面。

教师良心,即教师的教育良心,是教育理论学中的主要范畴,是指教师在自己的教学工作实践中,对社会向教师提出的一系列道德的要求的自觉意识,是教师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对自己的教育和教学行为进行到的控制和自我道德判断与评价。

其具体表现在,第一,他表现在教师对学生,教师集体和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整体的一种高度自觉和责任感。

第二,其表现在教师在教育教学劳动中对自己的行为进行道德控制和道德评价。

第四章师德修养的过程分析1、师德修养的目标设定应当遵循什么原则。

师德修养的一般目标和要求:第一对待教育事业的道德要求;忠于职守,为人师表,积极进取。

第二对待学生的道德要求;平等,公正,民主的对待学生。

第三对待其他教师的道德要求;相互信任和尊重,协同工作,共同发展。

第四对待家长的道德要求;主动沟通,平等对待。

师德修养的较高要求和目标:第一对待教育事业的道德要求;忠诚并献身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第二对待学生的道德要求;热爱学生,诲人不倦。

第三对待其他教师的道德要求;坚持教师集体和其他教师的利益和需要高于个人的利益和需要。

第四对待家长的道德要求;真诚相待,主动参与。

2、简述师德修养的过程。

一提高教师职业道德认识,不仅要掌握职业道德的基本知识,从道理上懂得是非美丑善恶的区别,而且还要在实际生活中分清上述各种界限,培养道德评判能力。

二陶冶教师职业道德情感,教师职业道德情感是一个多侧面,多层次和表现水平不同的品的因素。

他是职业道德认识的基础上形成的,并对职业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有着稳定的调节作用。

教师职业道德情感是教师积极工作,勇于开拓进取的内部动力,是教师培养优秀道德品质,保持高尚道德行为的重要精神力量。

三鉴定教师职业道德信念,是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恶化要求的正当性,合理性等发自内心的坚定信心。

四锻炼教师职业道德的意志,五培养教师职业道德行为。

第五章师德修养的价值追求1、为什么说师德修养使学生成长的重要保证。

学生成长过程中,教师对学生思想的形成产生巨大的影响,这就是教师道德人格的影响力。

每个学生无处不在教师道德人格的影响下。

教师的道德人格在潜移默化中熏陶了学生的思想,在学生思想上无不打上教师道德人格的印记。

教师道德人格之所以具有强大的教育力量,是因为教师的人格具有直观示范的特点,在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教育过程中,教师道德人格的力量主要通过示范体现出来,即教师以自己的道德人格品质,表现行为给学生那个树立榜样,促进学生道德人格的良好发展。

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摄入学生的眼里,印在学生的心中,都会对学生道德人格的形成产生影响。

第六章师德修养与教师专业成长1、简述教师专业成长的内容和途径。

一专业知能。

一时专业的知识,二是对学生及其学习的承诺和责任,三是教学实践技能,四是班级领导和组织知能,五是持续不断的专业学习。

二专业道德。

三专业训练。

长时间的专门职业训练。

四专业发展。

教师整个职业生涯中都应有继续培训的机会,从而使之能跟上思想和方法的新进展。

2、如何理解师德修养在教师成长中的作用。

一良好的师德直接影响着教师个人的发展;二良好的师德能够促进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三良好师德能使教师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四良好的师德可以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

3、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一、爱国守法。

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

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

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二、爱岗敬业。

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

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

不得敷衍塞责。

三、关爱学生。

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

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

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

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四、教书育人。

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

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

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五、为人师表。

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

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

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

作风正派,廉洁奉公。

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六、终身学习。

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

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1、简述教师职业道德的教育功能。

P3答:一是认识功能;二是时间功能:表现在教育功能、调节功能和促进功能。

2、列举中小学教师必须养成的职业道德习惯。

P目录答:一是热情主动;二是端庄大方;三是规范得体;四是宽容公正;五是沟通合作;六是双赢思维;七是关注细节;八是不断更新。

3、教师形象的塑造应从哪些方面入手?P84答:从仪表、举止、语言、礼仪四方面入手。

4、在教育教学的细节中如何做到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

P106答:对因材施教有正确恰当的理解;公正的前提是有利于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尽量缩小由社会不公正给学生带来的差异;辨证地看待学生的优缺点,不绝对化;不同的学生犯了同样的错误,要考虑不同的动机与原因进行处理。

5、教师在与家长交往中如何保持正确的合作态度?P122答:谦虚和蔼;尊重理解;一视同仁。

6、在教育教学的细节中如何在宽容问题上正确对待自己。

P104-105答:理解学生;宽容学生;正确对待自己。

7、在日常生活中,增进人与人之间情感的细节有哪些?(写六条即可)P131答:理解别人;注意小节;信守诺言;阐明期望;诚恳正直;勇于道歉。

8、简述教师形象塑造的几个维度。

P84答:第一,角色定位;第二,注意首轮效应。

9、简述教师道德教育对自身素质的提高和完善的重要作用。

《教师道德教育论》P37答:教师道德教育一方面对教育劳动的对象及社会具有重大影响,另一方面对自身素质的提高和完善也有重要作用。

教师道德教育能使教师正确认识教师职业的意义,深刻理解教师所担负的社会责任和使命,确立坚定的职业信心;能促进教师改善劳动态度,敬业精神,形成良好的教风;能提高教师的行为选择能力和心理素质;能促进教师努力钻研业务,掌握教育规律,提高业务素质。

10、简述教师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和体系。

《教师道德教育论》P111答:基本内容:教师职业理想;教师职业责任;教师职业态度;教师职业纪律;教师职业技能;教师职业风气;教师职业人格。

规范体系:由基本原则、主要规范和主要范畴等构成。

11、什么是教师职业作风?人民教师应该树立哪些优良职业作风?P6答:教师在自身职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一贯态度和行为。

第一,实事求是,坚持真理;第二,工作积极,认真负责;第三,忠诚坦白,平等待人;第四,发扬民主,团结互助。

12、优秀教师的人格特征表现在哪些方面?《教师道德教育论》P213答:⑴从事教育工作的使命感;⑵稳定而持久的职业动力;⑶对工作的事业心与上进心;⑷获取成就的动机与欲望;⑸求知的欲望与兴趣;⑹良好的性格特征;⑺对教育教学具有高度的自我调节和完善能力。

13、简述教师自我更新的主要内容。

P150答:⑴身体:适当运动和营养保持健康;⑵精神:荡涤心灵尘埃;⑶心智:不要停止自我教育;⑷社会情感:历练待人处事之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