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分数混合运算(二)教学反思

分数混合运算(二)教学反思

分数混合运算(二)教学反思总结了上一节课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之后,在今天的《分数混合运算(二)》的学习中,我利用教材的情景图出示题目:第十届动物车展中,第一天的成交量是65辆,第二天成交量比第一天增加了1/5,第二天的成交量是多少?在学生认真读完题之后,我让学生思考看到这个题有什么想法?学生思考后,同桌两个人讨论交流自己的想法后找同学分别说一说看到这个题都想到了什么。

然后我让学生自由画图,通过巡视,发现学生画的各式各样,我就请两位学生在黑板上画出自己的线段图,让其他学生找出他们画图中的错误,然后展开交流。

我问学生:“先画什么呢?”因为有了真实的作图体验,学生大多能认识到“先画出表示第一天成交量的线段,它是单位1”。

接着追问:“接下来怎么画?”当学生回答“再画表示第二天成交量的线段”后,我故作不解,停笔不画,留给学生思维的时间,这时,许多学生说:“应先画与第一条线段同样长的线段,再画多出的部分。

”我继续问:“多出的部分怎么画?很长一段吗?还是很短一段?”学生异口同声:“多出的部分是第一段的1/5。

”接下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思考如何解决问题,经过分析,学生说出先算出第二天比第一天多成交的辆数,然后算出第二天的成交量。

第二种解决方法在我的提醒下解决。

这样步步为营、层层递进的教学,让学生充分参与,多说多练,这样学生不仅解决了分数乘法的实际问题,还掌握了解决该类问题找单位“1”画线段图的基本方法。

这是我本节课让学生突破教学难点的有效教学策略,学生学得既扎实又轻松。

存在的问题:在整个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全员参与度还不够,有一些学生即使会做也不敢举手回答问题。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想办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进来,同时在说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都能说会做。

小升初数学模拟试卷一、选择题1.如图,用8块相同的长方形地砖拼成一个矩形,则每个长方形地砖的面积是()A.200cm2B.300cm2C.600cm2D.2400cm22.用长方体造墙.试一下,哪座墙不容易倒?()A.B.C.D.3.下列各式中,a、b均不为0,a和b成反比例的是()A.a×8=B.9a=6b C.a﹣2÷b=0 D.=b4.掷3次硬币,有一次正面朝上,有2次反面朝下,那么,掷第4次硬币反面朝上的可能性是()A.14B.13C.12D.165.下面( )的积可以根据“16×20=320”的积直接写出来。

A.160×20B.20×19C.12×606.下面x和y成正比例关系的是( )。

A.B.3x=4y C.y=x-3 D.7.下列选项中的两种量不成正比例关系的是()A.人的体重和身高B.今年订阅《小学数学》杂志的份数和钱数C.速度一定,路程和时间8.X=3Y(X、Y不等于0)X与Y()A.成正比例B.成反比例C.不成比例9.一杯糖水,糖与水的质量比是1:14,喝掉一半后,糖与水的质量比是()。

A.1:7 B.1:14 C.1:2810.下面的数中,能与8、9、10组成比例的是()。

A.7 B.12.5 C.11 D.7.2二、填空题11.如图,以A点为圆心画同心圆,两圆的直径之和为16,比为1:3。

同样,以B、C为圆心画同心圆,内圆的半径都相同,外圆的半径也相同。

则图中涂色部分的面积之和是(________),周长之和是(_______)。

12.一个圆柱体和一个圆锥体,底面半径之比为1∶2,高之比为2∶3,它们的体积比为(______)。

13.一个圆柱的底面半径是3cm,高是10cm,侧面积是________cm2,表面积是________cm2,体积是________cm3。

14.循环小数1.1498149814……用简便方法记作(____),它的小数部分的第2019位数的数是(_____)。

15.鸡只数的等于鸭只数的,则鸡只数与鸭只数的比是________∶________.16.45cm3=_____dm39090千克=_____吨_____千克3时15分=_____小时17.甲乙两数的和是28,甲与乙的比是3:4,乙数是(___),甲乙两数的差是(___)。

18.建筑工人使用的铜锥是一个圆锥体,底面直径6厘米,高10厘米.如果每立方厘米铜重8.9克,这个铜锥重________克19.把长2米的圆柱体原木切成大小一样的3个小圆柱之后,表面积增加了12.56cm²,这个圆柱体木头原来的表面积是(________)cm²,体积是(______)dm³。

20.34时=(______)分,500平方分米=(______)平方米,18千克=(______)克。

三、判断题21.三角形的面积一定,底和髙成反比例关系。

(___)22.乐乐和爸爸的年龄差不变,他们的年龄成正比例。

(____)23.从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中能直接看出数量的多少,而从扇形统计图不能直接看出数量的多少。

(______)24.圆内最长的线段是直径。

(_____)25.A和B都是不为零的自然数,并且A÷14=B×13,那么A<B。

(_______)四、作图题26.按要求在下面方格中画图。

(1)画出将圆O向右平移3格后的图形,平移后O点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 )。

(2)画出三角形ABC绕顶点A逆时针方向旋转90°后的图形。

(3)点A在点P的( )偏( )( )°方向上。

(4)过点P作直线L的垂线。

(5)画出长方形按1:2缩小后的图形,缩小后的长方体的面积是原来的。

五、解答题27.某旅游景点门票的原价是每张120元,国庆节期间打八折优惠,国庆节期间购买一张门票可以节省多少钱?28.在我校举行争当“文明示范生”的活动中.六(1)班第一活动小组2名女生和3名男生共捡垃圾30次,2名女生捡的次数比3名男生捡的次数的2倍少3次,这组男生捡了多少次?29.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单位(dm)30.某商场进行家电促销,购物金额超过200元,超过部分六折优惠.现价500元的电饭锅,原价是多少元?31.甲、乙、丙三人按7:3:1的比例分配一袋面粉,乙比丙多分得12千克,三人各分得面粉多少千克?32.我买了一个书包和一个铅笔盒,一共花了30元,其中铅笔盒的价钱是书包的.问:铅笔盒、书包各花多少元?33.解方程或比例。

(1)90%x÷14=94(2)10:6.8=x:5.44六、计算题34.直接写得数。

35.脱式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

①0.575×29+2.9×4.25②÷③36÷(+ )④÷125%⑤×[ -()]⑥2016×【参考答案】***一、选择题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B B C C A B A A B D二、填空题11.24 49.1212.1:213.4 244.92 282.614.1498 915.516.045 9 90 3.2517.418.3819.28 0.62820.5 125三、判断题21.√22.×23.√24.√25.×四、作图题26.(1)8,11 (2)略(3)北西 45 (4)略(5)1/4 五、解答题27.24元28.11次29.24dm230.700元31.甲分到42千克,乙分到18千克,丙分到6千克32.铅笔盒12元,书包18元33.(1)解:x=(2)解:x=8六、计算题34.;0.1或;3;9;;;;1;1.135.2014小升初数学模拟试卷一、选择题1.2019年新学期,某校举行歌唱比赛,满分10分,10位评委打出分数的平均分作为最后得分,小明得分如下评分9.1 9.4 9.3 9.5 9.4 9.3 9.8 9.5 9.4 评委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以下描述错误的有()甲:众数有2个,则⑥号评委打的分数一定是9.3或9.5分乙:小明的最终得分不可能高于9.47分丙:无论⑥号评委打多少分,中位数一定是9.4丁:无论⑥号评委打多少分,9.4一定是这组数据的众数A.0 B.1 C.2 D.32.张老师有3件衬衫、4条裤子、2双皮鞋,用它们一共可以搭配( )种不同的穿法。

A.9 B.14 C.24 D.63.如果自然数a和b的最大公因数是1,那么a和b的最小公倍数是()A.ab B.a C.b D.无法确定4.下面是甲、乙两个班男、女生人数分布统计图,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A.两个班的人数一样多 B.乙班的男生人数比女生多40%C.甲班的女生人数占全班的 D.甲班的女生人数一定比乙班的女生多5.两个高一样的圆锥,他们的底面半径比是3:4,那么它们的体积比是()A.3:4 B.9:16 C.6:8 D.16:96.长方形ABCD的长是8厘米,宽3厘米,将这个长方形(如下图)沿EF对折,阴影部分的周长是多少厘米?()A.6 B.11 C.16 D.227.分母是8的真分数有()个。

A.7 B.8 C.6 D.无数8.甲乙两队共运一堆货物.甲队单独运8小时运完,乙队单独运12小时运完,甲队先运2小时后,然后乙队单独运.还要()小时运完.A.B.9 C.3 D.109.两根同样8米长的铁丝,从第一根上截去它的38,从第二根上截去38米。

余下部分( )。

A.第一根长B.第二根长C.长度相等D.无法比较10.比例尺表示()。

A.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12400000。

B.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800000倍。

C.实际距离与图上距离的比为1 :800000二、填空题11.小铃准备炒一个西红柿鸡蛋的菜,她洗切西红柿用了1.5分,洗葱切葱用了2.5分,敲蛋打蛋用了2分,洗锅2分,把锅烧热1分,将油烧热用3分,炒4分,小玲烧好这道菜花了16分,请你配妙安排,设计出一个顺序,使烧好这道菜的时间最短为(______)分。

12.铁路旁每隔50米有一棵树,晶晶在火车上从第一棵树数起,数到第55棵为止,恰好过了3分钟,火车每小时的速度是_____千米.13.在下面(1)、(2)两排数字之间的“□”内,选择四则运算中的符号填入,使(1)、(2)两式的运算结果之差尽可能大.那么差最大是_____.(1)1□2□3□4□5□6□7=(2)7□6□5□4□3□2□1=14.一道计算题的最后一步应该除以10,但粗心的小明在最后一步却错误地乘了10,得到的答案是500,原题正确答案应该是(______)。

15.将下图中的硬纸板片沿虚线折起来,便可以做成一个正方体,这个正方体A面所对的那个面是字母(_____)。

16.用3个棱长为3厘米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________平方厘米,体积是________立方厘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