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命题人:杨美蓉)一、语文知识和语言表达(18分)1.下面各个词语加点字的注音字形全对的一项是()(2分)A.监(jiàn)考布(qīn)衾汗流浃(jiā)背妄自扉(fěi)薄B、吮(yǔn)吸发酵(xiào) 命途多舛(chuǎn) 繁文缛(rù)节C. 角(jiǎo)色气氛(fēn) 翘首以待(qiào) 纨绔(kù)子弟D.悲恸(tòng) 重创(chuāng) 潜(qián)移默化谆谆(zhūn)教诲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2分)A.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相形见拙。
B.今年早春,西南地区的旱情非常严峻,据称是60年未遇。
难怪有父母官急中生智,怒批气象预报不该说天气晴好,应叫天气晴坏!C.女儿今天要出嫁了,妈妈亲手为女儿乔装打扮。
D.爬上天堂寨才知道它有多高,只见周围的群山鳞次栉比,都在它的脚下了。
3.下面各句中,没有语病表意清楚的是()(2分)A、受检的十余种带“学习型”“专为中学生变”等字样的辞书,合格率不足10%左右。
B、长期饮用纯净水或蒸馏水容易导致电解质紊乱而出现软弱乏力。
C、学生在购买文具用品时,要尽量选择无异味的橡皮擦、无刺鼻气味的涂改液和学习用品。
D、假如我们幸运的读到毛泽东的好书,那么,一生将受益无穷。
4.选出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
()①物候观测的数据反映气温、湿度等气候条件的综合,也反映气候条件对于生物的影响。
②它比气象仪器复杂得多,灵敏得多。
③应用在农事活动里,比较简便,容易掌握。
④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的仪器”,是活生生的生物。
⑤物候对于农业的重要性就在这里。
A. ①②④⑤③B. ④②①③⑤C. ①②⑤③④D. ④⑤①②③5.从句式的角度看,填入横线上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①老师非常严厉地对他说:“这样糟蹋,太不像话了,___________________”②他急匆匆地跑来告诉我:“太可惜了,由于最后一个球没有踢好,__________________”。
A.①难道你不知道粮食来之不易吗?②我们的球队被他们打败了。
B.①难道你不知道粮食来之不易吗?②他们打败了我们的球队。
C.①你知道粮食是来之不易的。
②我们的球队被他们打败了。
D.①你知道粮食是来之不易的。
②他们打败了我们的球队。
6.为下面这则消息拟写的标题最恰当的一项是()大江网讯由江西省教育厅等几部门联合编制的《江西省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11-2013)》正式发布。
按照计划,江西每年将新增400所幼儿园,到2013年,通过新建、改建、扩建等方式,建设1200所幼儿园。
《计划》明确了在新城开发、新住宅区建设、旧城改造时,要按规划建设好配套幼儿园,并由当地教育行政部门举办公办幼儿园或组织举办普惠性民办幼儿园。
依托江西省现有师范教育和艺术教育体系,支持师范类本专科院校办好学前教育专业。
从今年起,幼师培养列入全省“定向培养农村中小学教师计划”,每年按岗位需求,为贫困边远地区培养幼儿教师。
A.江西省教育厅等几部门联合编制江西省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B.江西省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正式发布C.到2013年,江西省将通过各种形式建设1200所幼儿园D.幼师培养列入全省“定向培养农村中小学教师计划”7、综合性学习。
(6分)近些年来,各地兴起了过洋节的热潮:圣诞节、情人节······商家也不失时机地推出丰富多彩的促销活动,到处洋溢着浓浓的节日气氛。
而我们自己的传统节日如七夕、腊八等在年青一代的心目中已经渐渐淡化了,过得冷冷清清。
为了加深大家对传统节日的感情,班主任决定举办“传统节日知多少”主题班会。
下面是班会的活动内容,请你参加。
(1)班级征集活动主题语,要求简洁、形象的一句话或一个短语。
你写的是:_______ ____ (2分)(2)请写出几个你熟悉的传统节日以及与之相关的对联或诗句。
(2分)______ ____(3)请简要介绍在你的家乡人们是怎样过这个节日的。
(40字左右,2分)______ __________ ____二、古诗文积累和阅读(22分)8、(一)古诗文积累。
(8分)(1)、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__________。
(晏殊《浣溪沙》)(2)、浊酒一杯家万里,___________________。
(范仲淹《渔家傲》)(3).沉舟侧畔千帆过,___________________。
(刘禹锡《扬州初逢席上见赠》)(4)、洞庭湖气势磅礴,雄伟壮观,孟浩然在《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曾有一句描写洞庭湖的诗备受后人赞赏,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古诗中“月”常被用作为诗人寄托思念家乡,思念亲人感情的载体,如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苏轼的“但愿人长久,________________ _。
”(6)、人生路上有鲜花也有荆棘,只要我们勇敢面对,胸中有杜甫《望岳》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雄心和气概,就一定会欣赏到人生最灿烂的风景。
(二)阅读下面古诗,完成第9-10题。
(4分)王安石(其一〕柳叶鸣蜩②绿暗,荷花落日红酣。
三十六陂③春水,白头想见江南。
(其二)三十年前此路,父兄持④我东西。
今日重来白首,欲寻陈迹都迷。
【注释】①这两首诗是王安石重游西太一宫时即兴吟成,题写在墙壁上。
西太一宫:在北宋首都卞京(今河南开封市)。
②蜩(tiáo):指蝉。
③陂(bēi):池塘。
④持:携带。
9在第一首诗中,诗人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来抒发感情的;在第二首诗中,诗人则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达感情的。
(2分)10.这两首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2分)(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11-15题。
(10分)汪藻,字彦章,饶州德兴人。
幼颖异,入太学,中进士第。
徽宗亲制《君臣庆会阁诗》,群臣皆赓进,惟藻和篇,众莫能及。
时胡伸亦以文名,人为之语曰:“江左二宝,胡伸、汪藻。
”时王黼①与藻同舍,素不咸②,投闲凡八年,终黼之世不得用。
高宗践祚③,召试中书舍人④。
时次扬州,藻多论奏,宰相黄潜善恶之,遂假他事,免为集英殿修撰。
明年,复拜翰林学士。
属时多事,诏令类出其手。
尝论诸大将拥重兵,浸成外重之势,且陈所以待将帅者三事,后十年,卒如其策。
(节选自《宋史?列传第二百三》)【注释】①王黼(fǔ):北宋奸臣,祸国殃民,为“六贼”之一。
②咸:和睦。
③践祚(zuò):皇帝登基即位。
④中书舍人:与下文的“集英殿修撰”“翰林学士”,均为文职官员。
11.用“/”划分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
(只划一处)(1分)时胡伸亦以文名12.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3分)(1)及()(2)假()(3)陈()13.说说“后十年,卒如其策”的意思。
(2分)14.《三峡》中引用“巴东巫峡三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来对秋景作总结,找出文中与此同工的句子。
(2分)15.为了突显人物形象,选文主要写了汪藻的哪两个特点?请用自己的话概括(2分)三、现代文阅读(30分)(一)阅读下面一篇散文,完成文后16—20题一碗米粉徐全庆⑴天有些冷了,父亲突然对我说,陪我去一趟桂林吧。
父亲越来越老了,行动也越来越不方便了,已经不能独自外出了。
我那时正好要去西双版纳,就说,桂林你已去过了,西双版纳还没去过,干脆和我一起去西双版纳吧。
父亲摇摇头。
我又提了几个父亲没去过的地方,父亲仍然摇头,态度很坚决。
⑵没办法,只好陪父亲去桂林。
路上,我问,为什么非要去桂林呢?父亲说,我要去吃米粉。
就为这原因?我哭笑不得。
桂林米粉,我们那儿就有卖的,大老远跑去就为吃碗米粉,看来,父亲真的变成了老小孩。
⑶车站旁边就有卖米粉的,我说,给你买一碗?父亲不让,带着我一家一家地找。
我说,随便买一碗不就行了,何必找来找去的。
父亲很坚决地说,不,我要找一位姓杨的。
我奇怪,他的米粉特别好吃?父亲嗯了一声,又说,我还欠他一碗米粉钱呢。
⑷父亲说,那是十五年前的事了。
那次他来桂林,玩得很开心,眼看返程的时间就要到了,他匆匆赶到车站,买了返程的车票。
这时,肚子咕咕地叫个不停,于是就在一家小店要了一碗米粉。
也许是因为太饿了的缘故吧,那天的米粉特别好吃。
可是等他付钱的时候,他愣住了,手插在衣兜里怎么也拿不出来。
他的钱包丢了,身上一分钱也没有了。
他尴尬地站在那里,脸上立刻冒出一层汗。
店主看出了他窘态,问,没带钱?父亲低下头说,钱丢了。
这样吧,把你的地址、姓名给我,回去我一定把钱寄来给你。
店主又打量了一下父亲,说,不用了,下次到桂林来,还来吃我的米粉,不过得给两份钱。
⑸父亲红着脸答应了。
十五年了,父亲没有再来过桂林,那碗米粉在父亲的心头挥之不去。
他甚至不知道那位店主叫什么名字,只知道他姓杨。
⑹父亲和我把车站周围的小吃店找了几遍,也没有找到那位姓杨的。
父亲就向人打听,终于有人告诉父亲,姓杨的店主早搬走了,搬到哪里没有人知道。
失望如厚厚的阴云,蒙在父亲的脸上,他连连叹气。
⑺父亲开始带我在桂林慢慢寻找。
要在那么大的桂林寻找一个不知道姓名的人,谈何容易。
我们找了整整两天,也没有找到。
天越发冷了,再过24小时我们就要回去了。
这时,我突然想到,在网上寻找那位姓杨的店主。
我进了一家网吧,在网上发帖,请网友帮忙寻找。
⑻第二天中午,有人打我手机,说他就是我们要找的人,请我和父亲去吃他的米粉。
我和父亲按他说的地址真的找到了他。
父亲一眼就认出了他,快走了两步,上前紧紧握住他的手,说,可找到你了,可找到你了!语气中满是激动。
老杨的头发全白了,动作慢慢腾腾的,老态毕现。
⑼只是我有些疑惑,这个小店我前天来过,店主是个年轻人。
也许是他的儿子吧,我想。
⑽米粉端上来了,味道确实不错。
父亲吃得很香,也很从容。
然后,父亲执意按照自己的标准付了钱。
⑾临别时,父亲又一次握住了老杨的手,说,要是我还能来桂林,我还来吃你的米粉。
⑿老杨使劲地点头,久久地握着父亲的手。
⒀返回途中,我的电话响了,是老杨打来的。
他说,我们吃米粉的那家小店并不是他的,他身体不好,几年前就收了生意。
听说我们在找他,他特意和店主商量,临时当了一会儿店主,又给我们做了一次米粉。
他说,他今天特别高兴。
(摘自《天池》2011年第1期)16、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小说的故事情节。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作者在开篇用了两段文字写父亲坚持要去已经去过的桂林而不去没有去过的西双版纳,为什么?(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18、体会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