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唐]韩愈《进学解》:“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这一句子中“于”的意思是。
A.在 B.从 C.由于 D.对于2.[唐]王充《论衡·量知篇》:“人之学问,知能成就,犹骨象玉石,切磋琢磨。
”其中“磋”字的准确含义是。
A.搓弄B.商量讨论C.摘取D.把象牙加工成器物3.《左传·宣公十五年》:“我无尔诈,尔无我虞。
”句中前一个“尔”的意思是。
A.如此 B.而已 C.你 D.那样4.“苦口老师归寂日,知恩弟子庆生辰。
”([宋]惠洪《石门文字禅·云庵生辰》)其中“苦口”一词的含义是。
A.佛口B.说话太多口变苦C.口气沉重D.不辞烦劳、反复恳切地说5.当代小说家毕淑敏在《提醒幸福》中写道:“幸福有时会同我们开一个玩笑,乔装打扮而来。
机遇、友情、成功、团圆……它们都酷似幸福,但它们并不等同于幸福。
”与这里的“乔装打扮”一语的意思最远的一顶是。
A.涂脂沫粉B.改头换面C.庐山面目D.面目全非6.韩小蕙在《悠悠心会》中写道:“有的夫妻一个屋檐下厮守一辈子,有的同事一个办公室对坐几十年,就是没话,心灵始终隔膜着一片寸草不生的荒漠。
”与这里的“寸草不生”一语的意思最近的一项是。
A. 赤地千里B.天府之国C.鱼米之乡D.山穷水尽7.2004年的印度洋地震海啸令当地人民不及防,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但海啸无情人有情,通过中国国际救援队队员等多方救助后情况就得到了改善。
句中方框应填入的字是。
A.防B.措C.猝D.促8.[清]刘熙载《艺论》:“是其苦心孤诣,且不欲徇非常人意,况肯徇非常人之意乎?”句中“苦心孤诣”一语的结构属于。
A.并列式B.偏正式C.补充式D.主谓式9.蒋子龙在《乔厂长上任记》中写道:“但是,他相信生活不是命运,也不是赶机会,而是需要智慧和斗争的无情逻辑!因此他要采取大会战孤注一掷。
”这里的“孤注一掷”在句中作。
A.补语B.状语C.宾语D.谓语10.纯洁的爱情体现着优美的。
A.对立统一性B.对立冲突性C.和谐同构性D.矛盾差异性11.耳聋之人不能欣赏马思聪的《思乡曲》是因为他气管。
A.后天的学习B.后天的实践C.先天的能力D.先天的灵性12.“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元]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其中的“古道西风瘦马”这一比喻表现的是。
A.客观的景物描写B.客观的必理投射C.客观景物与主观情意的交融D.纯粹的主观情意13.泰戈尔说,翅膀坠上黄金的鸟儿将无法飞翔。
刘翔110米栏完美爆发平世纪夺冠,宣告了“刘翔时代”的到来。
但没有对手的日子是孤寂的,有名利的纠绕更加危险。
未来,他还能为世人带来多少惊喜,没人能预知,在这个巨星升起和陨落同样倏忽的年代,这的确是留给世人的一声重重的叩问。
这“重重的叩问”是指。
A.在巨星升起和陨落同样倏忽的年代刘翔是否还没有对手。
B.鲜花和名望是否会让刘翔成为一颗转瞬即逝的流星。
C.刘翔走上了偶像的神坛之后,能否经受得住世俗眼光的评判。
D.刘翔面对巨大的名利诱惑,能否继续奋斗、再创辉煌。
14.“夸父与日逐走,人日。
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
未至,道渴而死。
弃其杖,化为邓林。
”这个神话故事出自。
A.《山海经·海外北经》B.《水经注》C.《天工开物》D.《梦溪笔谈》15.“美丽地描绘一副面孔”和“一副美丽的面孔”分别指的是。
A.艺术的美、自然的美B.自然的美、艺术的美C.现实的美、艺术的美D.艺术的美、社会的美16.风来似一片绿色的海,夜静如一堵坚固的墙“(张抗抗《地下森林断想》)。
这里运用联想的方式属于。
A.对比联想B.接近联想C.相似联想D.因果联想17.幻想中的情感体验是。
A.真实性B.虚假的C.功利性的D.超脱的18.下列名句中的空缺,正确的是。
,飞鸟相与还。
(陶渊明《饮酒》)A.海客谈瀛洲B.山气日夕佳C.结庐在人境D.古道接悠远19.以下不具有崇高感的诗句是。
A.人闲桂花落B.飞泉挂碧峰C.海上生明月D.飞流直下三千尺20.秦观《踏莎行·郴州旅舍》有“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的句子,其中的“鱼”是指。
A.鲤鱼B.木鱼C.信函D.信笺21.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主张“以美育代宗教”的人物是。
A.孙中山B.王国维C.梁启超D.蔡元培22.熟悉大海的人见到大海的画面,口中有了海水的咸味,这种现象属于。
A.想象B.联想C.通感D.理解23.对“六书”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甲骨文、金文、篆文、隶书、楷书、行书B.风、雅、颂、赋、比、兴C.《诗》、《书》、《礼》、《易》、《乐》、《春秋》D.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移注、假借24.牛顿的联想随之褪色,难怪有人感到失望而责怪牛顿。
句中的“霓裳羽衣”见诸。
A.[唐]李白《将进酒》B.[唐]白居易《长恨歌》C.[唐]杜牧《过华清宫绝句》D.[唐]李商隐《锦瑟》25.颜之推《涉务》云:“古人欲知稼穑之艰难,斯盖贵谷务本之道也。
夫食为民天,民非食不生矣,三日不粒,父子不能相存。
”下列句中“为”的含义与“食为民天”中的“为”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A.皆信僮仆为之B.“子为谁?”曰“为仲由。
”C.秦为知之,必不救也D.今故告之,反怒为?26.东施效颦所模仿的对象是,典出。
A.褒姒《荀子》B.毛嫱《管子》C.西施《庄子》D貂婵《三国演义》27.我们从有限的对象中获得无限的韵味需要对象本身具有。
A.想象性特征B.抽象性特征C.具象性特征D.自觉性特征28.文艺复兴以后,西方悲剧的主要对象是。
A.神B.人自身的性格C.社会D.人的灵魂29.[元]赵禹圭《折桂令·过金山寺》:“长江浩浩西来,水面云山,山上楼台。
山水相辉,楼台相映,天与安排。
诗句就云山动色,酒杯倾天地忘怀。
醉眼睁开,遥望蓬莱,一半儿云遮,一半儿烟霾。
”对这首元曲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作者用“浩浩西来”的长江的动景来衬托巍峨的金山寺,显得绮丽动人。
B.这首元曲的开头没有直接写金山寺,而是描写金山寺气势不凡的背景。
C.“诗句成云烟动色,酒杯倾天地忘怀”是用狂态来表现自己沉醉在如此胜景中的豪情。
D.“山水相连,楼台相对”说的是金山寺倒映江中,山与水连在一起,楼中上下30.“上海的石库门住宅是特定历史的产物,是弄堂里的上海风情!我虽然没在那里住过但我懂得那一种感觉。
那里所有的温煦、质朴和对待生活的韧性是我所熟识的,也是我所向往的。
这恐怕是我生长的家庭和我成长的城市所给予我的唯一不变的东西。
有一天,上海的石库门会像曾经居于其间的人一样悄然地逝云,但是他们留给这尘世的那种精神却永远不变。
”这段文字的结尾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感情?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生活在现代都市,同时保有着对以往石库门生活的同情B.对上海石库门的古旧所传递的一份永远不变的精神眷恋C.上海石库门所代表的一种石库门文化让作者着迷与留恋相互映照,山在水中,水在山上,一派奇妙景象。
D.对于上海石库门住宅中的具体的旧事和故人的怀念答案及解析:1.【C】解析:整句翻译:学业由于勤奋而专精,由于玩乐而荒废;德行由于独立思考而有所成就,由于因循随俗而败坏。
所以,于翻译为“由于,在于”。
“在于”和“在”的意思不同。
【C】2.解析:题目中的问句为“准确含义”,所以解释这个字的含义即可。
【D】3.解析:翻译为我不欺骗你,你不欺骗我。
演变到后来变成成语“尔虞我诈”。
【C】4.解析:首先排除选项B,其次“苦口”容易想到成语“苦口婆心”,与老师这个人物相匹配。
【D】5.解析:涂脂抹粉:为了掩盖丑恶本质而粉饰打扮。
改头换面:只更改外表形式,内容实质不变。
庐山面目:事物真相或者本来面目。
面目全非:改变得不像样子。
乔装打扮:进行伪装,隐藏身份。
【C】6.解析:寸草不生:土地贫瘠,一点草都不生长。
赤地千里:土地荒凉的景象。
天府之国:土地肥沃,物产丰盛的地区。
现指代四川。
鱼米之乡:盛产鱼和米的富饶地区。
山穷水尽:无路可走,陷入绝境。
【A】7.解析:考察成语。
猝不及防:事情来得突然,来不及防备。
【C】8.解析:苦心:煞费苦心,苦心钻研。
孤诣:别人达不到的地步。
孤诣补充说明苦心的程度。
并列式是前后并列关系,例如:无忧无虑、琴棋书画等。
偏正式有中心语,包括定中结构(定语修饰中心语,例如衣冠禽兽。
)和状中结构(状语修饰中心语,例如碌碌无为。
)。
主谓式是主语加谓语,例如愚公移山、精卫填海等。
【C】9.解析:孤注一掷:形容危急时,用尽全部力量做最后一次的冒险。
本句中句子成分分析为:因此是状语。
他是主语。
要和采取可以作为连动语。
大会战为宾语。
孤注一掷为谓语。
更直接的判定方法为,缩句后,本句为:他孤注一掷。
主谓。
【D】10.解析:首先爱情不能使对立、冲突或矛盾的。
其次题目中的“优美”也只符合和谐同构性。
【C】11.解析:马思聪的《思乡曲》不是本题重点,重点在于耳聋和曲。
【C】12.解析:古道、西风、瘦马是三种物,客观的描写就是道、风、马。
加了形容词限制修饰名词以后,这部分形容词就会以作者的角度来看。
这也就是所谓的“以我观物物皆有我之色彩”。
【C】13.解析:根据首句泰戈尔的话来理解刘翔,刘翔在得到很高评价的时候也就是坠上了黄金,那么无法飞翔表现的就是刘翔未来不能再创辉煌。
而后文的没人能够预知,代表了不知道刘翔能否再创辉煌。
文段中“名利的缠绕更加危险”直接锁定【D】14.解析:《山海经》是先秦古籍,主要记述古代神话、地理、动植物、矿物、巫术、宗教、历史、医药、民俗、民族等内容。
《水经注》是北魏郦道元所创的古代中国地理名著。
《天工开物》是明朝宋应星创作的中国古代一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著作。
《梦溪笔谈》是北宋沈括创作的笔记本百科全书式著作。
15.解析:描绘是创作的艺术的美。
面孔是自然不修饰的美。
现实美和艺术美相对,包括自然美和社会美。
社会美是符合发展规律的。
【A】16.解析:对比联想,例如告诉你“白”,很容易想到“黑”。
接近联想是时空接近,例如告诉你“唐朝”很容易想到“宋朝”。
相似联想是作者感觉相像,例如告诉你“红色”,很容易想到“奔放”。
因果联想是有因果关系的,例如你看到地面都是湿的,很容易想到刚下过雨。
【C】17.解析:幻想就是不真实的,所以不真实的情感体验也就是虚假的。
【B】18.解析:原文诗句。
【B】19.解析:崇高感是一种审美情感,人对于崇高事物的敬仰、赞叹的情感体验。
能够产生这种情感的事物往往是雄伟壮观,具有摄人心魄的强大力量。
人闲桂花落的含义是人声静寂,连桂花飘落的声音都能听到。
【A】20.解析:尺素的现代含义是信笺。
鱼传尺素的含义是把尺素放进鱼的肚子里,让远方的情人收到情书。
所以鱼代表的就是水中的鱼。
【A】21.解析:近代:1840年(鸦片战争)—1949年—(新中国成立)现代:1949年—至今近现代:1840年—至今孙中山的主要主张是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他是军事家、思想家、文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