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竞赛辅导训练1.如图所示,AB 和CD 的水平距离相同,小球以相同大小的初速度分别沿光滑水平面AB 和光滑凹面CD 运动,球通过水平面AB 的时间为t 1,通过凹面CD 的时间为t 2,则t 1、 t 2的关系为: ( ▲ )A .t 1= t 2B .t 1>t 2C .t 1<t 2D .无法确定2、家住山区的小明星期天上午8:00出发,骑车去亲戚家,途经3个不同的路段,先是上坡路,然后是平直路,最后是下坡路,于9:00到达。
若三路段的长度相同,且他在3个路段的平均行驶速度之比为1:2:3,则8:30时他行进在哪一路段( ) A 、上坡路段 B 、平直路段 C 、下坡路段 D 、条件不足,无法判断3、如右图所示,当传送带静止不动时,物体从静止开始滑动,沿传送带从上端A 点滑到下端B 点所需时间为5分钟;则当皮带轮转动,传送带斜向上匀速运动时,物体从静止开始滑动,沿传送带从上端A 点滑到下端B 点所需时间为( )A .5分钟B .大于5分钟C .小于5分钟D .无法确定4、某司机开车接近一学校门口时,为了安全踩刹车减速5秒,再轻踩油门继续向前行驶,汽车速度跟时间的关系如图 (速度单位为米/秒,时间单位为秒) ,则: A 、在5 到10秒之间,汽车是静止的B 、在0到10秒之间,汽车的平均速度为5.5米/秒C 、在0到5秒之间,汽车的速度每秒减小2米/ 秒D 、第12秒,汽车的速度为6米/秒5.如图20所示,有一电路暗盒,盒内有一电源和一定值电阻,A 、B 、C 为表面的三个接线柱.现有一实验灯泡的红、蓝两线头分别去接触三个接线柱,测试结果如下表所示,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BDA .A 、B 间连接的是电阻,A 、C 间连接的是电源 B .B 、C 间连接的是电阻,A 、C 间连接的是电源 C .B 、C 间连接的是电阻,A 、B 间连接的是电源D .A 、C 间连接的是电阻,B 、C 间连接的是电源6.如图10所示,木块A 的质量为m 1,一端与水平细绳相连,细绳的另一端挂着质量为m 2(m 2<m 1)的钩码B ,木块恰好在桌面上匀速运动.若在A 上再加一个质量为m 的砝码,同时在B 下再挂上一个质量为m 的钩码,木块的速度将( )A .不变B .变快C .变慢D .由m l 、m 2、m 的大小关系而决定7.向适量的K 2CO 3溶液中缓慢地滴加.....稀HCl ,并不断搅拌。
随着盐酸的加入,溶液中离子数目也相应地发生变化。
如图所示,四条曲线与溶液中离子的对应关系完全正确的是( )A .a :Cl -;b :K +; c :CO 32-; d :HCO3-; B .a :K +: b :CO 32-; c :C1-: d :HCO 3-; C .a :K +: b :CO 32-;c :HCO 3-;d :Cl -; D .a :K +: b :HCO 3-; c :C1-:d :CO 32-。
8、在天平两端的烧杯中,分别盛有足量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天平平衡后,往天平两端的烧杯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镁和铜、铝合金,恰好完全反应,且天平仍保持平衡,则铜、铝合金中铜和铝的质量比为A .1∶1B .1∶2C .1∶3D .2∶19、AB、BC、AC、AD、BD、CD六根阻值均为R的电阻丝连接如图所示,则A、D之间的等效电阻为()A、R/2。
B、R。
C、2R/3。
D、R/3。
10、如图所示,位于水平桌面上的物块P,由跨过定滑轮的轻绳与物块Q相连,滑轮到P、Q的两段绳都是水平的。
已知Q与P之间以及P与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都是μ,两物块的质量都是m,轻绳与滑轮之间的摩擦不计,在水平向右的拉力F作用下,P向右作匀速运动,则F的大小为()A、4μmgB、3μmgC、2μmgD、μmg11、如图26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 l、R2均为定值电阻.当滑动变阻器R的滑动触头P由左向右移动时( )A.电流表A1的示数始终在增大,电流表A2示数先减小后增大B.电流表A2的示数始终在增大,电流表A1示数先减小后增大C.电流表A1示数先增大后减小,电流表A2示数先减小后增大D.电流表A2示数先增大后减小,电流表A1示数先减小后增大12、如图27所示为某复杂电路的一部分,电阻R l、R2、R3的阻值之比为l:2:3,则通过这三个电阻的电流之比有可能为( )A.3:2:1 B.6:3:2 C.4:2:l D.1:4:313、在图15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4.5伏,且保持不变,电阻R1的阻值为5欧,变阻器R2的最大阻值为20欧,电流表的量程为0~0.6安,电压表的量程为0~3伏。
为保护电表,变阻器接人电路的阻值范围是( )(A)2.5欧~10欧。
(B)0欧~20欧。
(C)2.5欧~20欧。
(D)0欧~10欧。
14、图20所示电路是由十二个不同的电阻组成的,已知R1=12欧,其余电阻阻值未知,测得A、B间总电阻为6欧。
今将R1换成6欧的电阻,则A、B间的总电阻为( )A、6欧。
B、4欧。
C、3欧。
D、2欧。
15.如图所示,灯泡规格均相同,甲图中电压恒为6V,乙图中电压恒为12V。
分别调节R1、R2使灯均正常发光,那么此时电路消耗的总功率之比P1∶P2=▲,可变电阻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值之比R1′∶R2′=▲。
16.有这样一个课题:杆秤加一些小配件,你是否就可以设计制造出一杆能测出液体密度的杆秤呢?小亮看到这个课题后,经过论证和试验,在秤盘中放一个容积为500mL、质量为200g的玻璃容器,然后在杆秤的某些刻度上标上密度值,就制成了一杆简单而实用的液体密度秤(如图所示).只要在玻璃容器中加500mL的待测液体,就可以直接“称”出该液体的密度.在这杆秤上,密度为“0”的刻度应标在原刻度____________kg 处.请通过计算,确定杆秤上“0.6kg”刻度处对应的密度值为_________g/cm3。
17、一块高40厘米、宽30厘米、厚10厘米,质量为1.5千克的砖,竖直立在水平地面上,如图所示,若按图示的方向将它推倒,最小推力为____________牛。
(g=10N/Kg)18、某中学自然科学甲小组研究原长为10厘米的弹簧在一定长度范围内与所受到拉力大小关系时,实验数据如下表:根据实验数据,通过分析,弹簧的伸长长度与它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其关系式为F=a·△L,其中a为2牛/厘米。
自然科学乙小组研究了物体在某一高度自由下落时,下落高度与所需时间的关系,实验数据如下表:⑴分析实验数据(参考甲组结果),可以得出下落高度与所需时间之间的关系或关系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如果使物体从静止开始自由下落2秒钟,则物体下落的高度是__________米。
19、(12分)某同学们利用图1所示的装置探究弹簧弹力与弹簧伸长量之间关系,其下端挂上不同质量的重物来完成本实验。
得到a 、b 两根弹簧弹力F 与其伸长量x 的关系图线如图2所示。
已知a 、b 两根弹簧的原长均为20cm 。
(1)由F -x 图线可知,a 、b 两根弹簧的F 与x (以cm 为单位)关系的函数式分别为: F a = 、F b = 。
(2)如图3,把a 、b 两根弹簧里外套用,上端压一重G 1=15N 的重物而处于静止,则两弹簧的压缩量为 。
(3)如图4,两弹簧上端固定,下端用一较长细线连接,一光滑轻质滑轮跨于细线上,在滑轮中心悬挂一重G 2=10N 的重物而处于静止,则滑轮下降的距离为 。
14.在电工学中常用物理量“电导”(符号为G)来表示导体的导电能力,导电能力强.则电导G 的值大;导电能力弱,则电导G 的值小,对于同一导体,其电导G 和电阻R 的关系为G=1/R 。
现有甲、乙两个导体,已知导体甲的电导为G 1,导体乙的电导为G 2,则导体甲和导体乙串联时的总电导G 串=__ ▲ _。
14、G 1 G 2/(G 1_+ G 2_)20.一氧化铅(化学式为PbO)是一种黄色有毒的物质,它与炭粉混合,在加热条件下可能发生如下反应:2PbO+C2Pb+CO 2↑PbO+CPb+CO↑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设计实验想证明一氧化铅中含有氧元素。
甲同学连接下图一所示装置,先检查装置气密性后加入按一定比例混合的一氧化铅和炭,然后点燃酒精灯加热。
实验中观察到试管III 中盛放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据此,甲同学立即得出一氧化铅中一定含有氧元素的结论。
图 4图 3图 1 0 10 20 30x/cm4 6 图 2乙同学对甲同学的实验装置经过分析后,认为甲同学的实验结论不够严密。
需要对实验装置和操作步骤进行适当的改进,再根据澄清石灰水是否变浑浊的现象,作出一氧化铅是否含有氧元素的结论。
回答下列问题:(1)你认为乙同学作出上述判断的最合理理由是:▲。
(2)乙同学对甲同学的实验装置作了如图二的改进。
他先通入X气体,一段时间后再点燃酒精灯加热。
实验结果:试管II中固体颜色发生了变化,但试管III中无浑浊出现。
则①X气体可能是▲ (填字母)。
A.C02 B.N2 C.02 D.CO②试管II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3)若要确保验证一氧化铅中一定存在氧元素的实验成功,请你另行设计一个实验(不必画出实验装置)。
你的实验方案是:▲解析.(1)试管内有空气,空气中的氧气与炭粉反应也会生成C02,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B:PbO+C=Pb+C0↑(3)将纯净的氢气(或CO)通过灼热的一氧化铅固体,产物通过无水硫酸铜(或通入澄清石灰水)。
若无水硫酸铜变蓝(或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可证明一氧化铅中含有氧元素。
21、有四条完全相同的刚性长条薄片A i B i(i=1,2,3,4),其两端下方各有一个小突起,薄片及突起的重力均不计。
现将四薄片架在一只水平的碗口上,使每条薄片一端的小突起B i搭在碗口上,另一小突起A i位于其下方薄片的正中,由正上方俯视如图所示。
现将一个质量为m千克的小物体放在薄片A4B4上的一点,这一点与A3、A4的距离相等,则薄片A3B3中点受A2的压力是多少。
22.向100g质量分数分别为3.65%盐酸和12%MgSO4的混合溶液中,滴加质量分数为3.42%的Ba(OH)2溶液至过量。
(为便于计算设Ba(OH)2溶液的密度为1g/cm3)(1)请将产生不同沉淀阶段的沉淀的化学式与加入Ba(OH)2溶液体积(V)间的关系填入下表:(2)请在下面坐标系中完成沉淀的质量和Ba(OH)2溶液体积(V)间的关系图线。
(2)(图线正确2分,坐标标正确且美观1分)23.用锌片与稀H2SO4(密度为1.1 g/cm3)反应,五次实验结果记录如下:(计算最终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一位)(1)第二、四两次产生ZnSO4的质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