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的化疗方案
伊立替康 180mg/m2
5-Fu
5-Fu
400mg/m2
600mg/m2
CF
200mg/m2
静滴2h
第1-2天
化疗方案
FAM方案:每4周重复(一般不推荐使用)
药物 剂量 给药途径 给药时间
MMC
ADM 5-FU
10mg/m2
20mg/m2 300mg/m2
静推
静推 静推
第1、8天
第1天 第2、6天
FU/LV+顺铂(EP)、卡培他滨+顺铂(XP)、替吉奥+顺铂
、卡培他滨+奥沙利铂(XELOX)、FOLFOX、卡培他滨 +紫杉醇、FOLFIRI等。三药方案适用于体力状况良好的 晚期胃癌患者。常用者包括:EFC及其衍生方案(EOX、 ECX、EOF),DCF及其改或紫杉醇类药物的单
治疗方案
• 辅助化疗
对象包括:术后病理分期为1期淋巴结转移者,术后 病理分期为2期及以上者。辅助化疗始于患者术后体力状 况基本恢复正常,一般在术后3-4周开始,联合治疗在6个 月内完成,单药化疗不宜超过1年。辅助化疗方案推荐氟
尿嘧啶类药物联合铂类的两药联合方案,对临床病理分期
为1期、体力状况差、高龄、不耐受两药联合方案者,考 虑采用口服氟尿嘧啶类药物的单药化疗。
MTX
1500mg/m2
CF
5-Fu
15mg/m2
1500mg/m2
口服
静滴
第1天
ADM
30mg/m2
静推
第15天
化疗方案
PF小剂量持续给药:每4周重复
药物 剂量 给药途径 给药时间 每周第1、5 天 第1、28天
DDP 5-Fu
3mg/m2 160mg/m2
静滴 持续静滴
化疗方案
PFC: 每4周重复
治疗方案
• 同步放化疗方案 • 化学治疗方案
.姑息化疗 .辅助化疗 .新增辅助化疗
治疗方案
• 同步放化疗的化疗方案
• 宜采用以5-氟尿嘧啶(5-FU)或卡培他滨为 基础方案的同步化放疗。
治疗方案
• 化学治疗
应当严格掌握临床适应症,并在肿瘤内科医生的指导 下施行。化疗应当充分考虑患者病期、体力状况、不良反 应、生活质量及患者意愿、避免治疗过度或治疗不足。及 时评估化疗疗效,密切监测及防治不良反应,并酌情调整
分3次服用 ×21天
化疗方案
UFTP方案:每4周重复
药物 DDP UFT 剂量 30mg/m2 400mg/d 给药途径 静滴 口服 给药时间 第1--3天
分3次服用 ×4周 备注:UFT,肝功能异常,改用卡培他滨
化疗方案
FAMTX 方案:每4周重复
药物 剂量 给药途径 静滴 给药时间 第1天
首次于MTX使用后 24h再开始服用 q6h×12次
药化疗。
化疗方案
XP:
药物 剂量 给药途径 口服 静滴 给药时间 第1-14天 第1-5天
卡培他滨 1000mg/m2 DDP 20mg/m2
化疗方案
CF/UFT方案:间隔7天再重复,21天为一疗程
药物 剂量 给药途径 给药时间
CF
优福啶
25mg/(m2•d)
360mg/(m2•d)
口服
口服
分3次服用 ×21天
药物和(或)剂量。
治疗方案
• 姑息化疗
目的为缓解肿瘤导致的临床症状,改善生活质量及延
长生存期。适用于全身状况良好、主要脏器功能基本正常
的无法切除、复发或姑息性切除术后的患者。 常用的系统化疗药物包括:5-氟尿嘧啶(5-FU)、卡 培他滨、替吉奥、顺铂、表阿霉素、多西紫杉醇、紫杉醇 、奥沙利铂、伊立替康等
• FOLFIRI
• EFC及其衍生方案(EOX 、ECX、EOF) • DCF及其改良方案
治疗方案
• 新辅助化疗
对无远处转移的局部进展期胃癌,推荐新辅助 化疗。应当采用两药或三药联合的化疗方案,不 宜单药应用。胃癌的新辅助化疗推荐ECF及其改 良方案。新辅助化疗的时限一般不超过3个月,应 当及时评估疗效,并注意判断不良反应,避免增 加手术并发症。
治疗方案
• 化疗方案
包括两药联合或三药联合方案,两药方案包括:5-
药物 剂量 给药途径 静滴(3h) 持续静滴 (24h) 静滴(2h) 给药时间 第1天
TAX
175mg/m2
5-Fu
DDP
750mg/m2
20mg/m2
第1-5天
第1-5天
化疗方案
CPT-11 +5-Fu/CF(FOLFIRI):每2周重复
药物 剂量 给药途径 静滴90min 静推 连续静滴 22h 给药时间 第1天 CF后即静推 第1-2天 5-Fu静推后 第1-2天
治疗方案
• 5-Fu 是胃癌主要药物
• DDP 是胃癌次要药物 • 新的化疗药物:紫杉醇,泰素蒂,伊立替康,
L-OHP,卡培他滨,S-1,EAP,FP,FAMTX,
治疗方案
• ECF • TC • FLP • XP • XELOX • FOLFOX
• FAM
• FOLFOX4 • FOLFIRI • EP
胃癌的化疗方案
朱超林
概述
胃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2005 年,胃癌死亡率占我国恶性肿瘤死亡率的 第3位。胃癌的发生是多因素长期作用的结 果。我国胃癌发病率存在明显地区差异, 环境因素在胃癌的发生中居支配地位,而 宿主因素则居从属地位。有研究显示,幽 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 H. pylori) 感染、饮食、吸烟及宿主的遗传易感性是 影响胃癌发生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