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学前卫生学绪论ppt课件

学前卫生学绪论ppt课件

• (1)社会组织结构:包括家庭、生产和工作单位、
医疗保健设施等;
• (2)社会意识结构:包括政治思潮、政策法规、道
德观念、风俗习惯以及文化生活等。
• 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对做好卫生工作,保护人民健
康,提高全民体质起了重要的作用。
ppt课件.
14
• (三)环境与人体的生态平衡
• 1、环境与人体之间所进行的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以
污染可造成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传播;等等。
ppt课件.
体健康是心理健康的基础,健康的心理又是 身体健康的必要条件;
• 明确含义,树立整体的健康观,是从事幼儿
教育工作的观念基础,幼儿教育的最终目标
就是要促使幼儿身心和谐、健康的发展。
• 以卫生学为主要内容,以健康为目标的教育,
称为健康教育。健康教育的总目的是预防和
矫正不良行为,巩固和促进健康行为。
ppt课件.
ppt课件.
6
• 一、健康的概念
• 健康是人类生存和生活的基本前提,对于每
一个人来说,健康都是十分宝贵的财富,是
人一生中所渴望得到的,是人类的基本需求。
• 传统的观念和习惯:健康多限于生理健康,
主要是指躯体发育良好,生理功能正常,而
很少考虑心理方面的健康。
• 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概念):健康是指身
及环境中各种因素对人体的作用,经常保持着一定 的平衡。这种平衡是经常处于变动中的动态平衡。
• 2、自然界是不断变化着的,会不同程度的影响到人
体的生理活动;人体又利用机体内部的调节及改造
环境,以适应环境的变化,维持这种平衡。平衡的 实现的保持的健康的基本条件。
• 3、环境条件的变化能否造成环境与人体之间生态平
衡的破坏,一方面取决于环境因素的变化强度、持
续作用的时间等,另一方面取决于机体状况(性别、 年龄、健康状况等)和接触方式。
• 4、当环境因素变化对有机体影响的强度带有损伤性
时,常可引起生理反应的异常变化,机体呈现代偿
ppt课件.
15
• 状态,若代偿相对较强,可暂不出现疾病的症状,
此时停止接触有害因素,可恢复健康。若代偿能力
• 三、影响健康的因素
• (一)影响健康的四大因素 • (二)环境因素与健康 • (三)环境与人体的生态平衡 • (四)环境污染对健康的影响 • (五)生活方式与健康
ppt课件.
11
• (一)影响健康的四大因素
• 影响健康的因素可归纳为四类:环境、生物
学基础、生活方式和卫生保健设施。
• 1、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
ppt课件.
3
教法及教材
• 教法:
– 脱产生:系统教授法,分组讨论法,现场教 学…
– 自考:系统教授法
• 教材:
– 朱家雄: 《学前儿童卫生与健康》; – 万鈁:《学前卫生学》
ppt课件.
4
第一章 绪言
• 第一节 健康得基本概念 • 第二节 遗传得基本知识
ppt课件.
5
第一节 健康得基本概念
• 一、健康概念的演变 • 二、学前儿童健康的标志 • 三、影响健康的因素 • 四、幼儿健康教育
较弱,在有害的因素的持续作用下,会出现特有的 疾病,严重时可导致死亡。
• (四)环境污染对健康的影响
• 常见的污染物可分为化学性污染、物理性污染、生
物性污染。常见的影响有:
• 1、引起中毒:
• 2、致癌作用:
• 3、致畸作用:
• 4、其他作用:由于环境污染,破坏了环境的一般卫
生状况,给人们的精神生活带来不良影响;生物性
康;
• (3)人类在生活、生产过程中,经常由食物、饮水、
空气、皮肤等途径接触到致病微生物,所以说生物 因素是环境因素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ppt课件.
13
• 2、社会环境
• 社会是人类物质生产和共同生活的大集体,而且经
常进行着物质和精神的交换。社会生产越发展,就 会带来越多的涉及人身健康的课题。社会组织结构 和社会意识结构,都成为有益或有害于健康的重要 因素。
• 2、处事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责任; • 3、善于休息,睡眠好; • 4、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外界环境中的各种变
化;
• 5、能够抵御一般感冒和传染病;
• 6、体重适当,身体匀称,站立时头、肩位置
协调;
ppt课件.
8
对健康的理解
• 1、动态性:因人、因时而异
• 2、整体性:包含二个层面;身心关系:身
学前儿童卫生学
ppt课件.
1
课程特点
• 实用性强; • 知识点零碎; • 综合性强:生理学、营养学、护理学、心
理学、医学…
• 专业必修课
ppt课件.
2
主要内容
• 第一章 绪论 • 第二章 生理基础 • 第三章 儿童营养 • 第四章 预防常见病 • 第五章 婴幼儿常见病及急救 • 第六章 幼儿的心理卫生 • 第七章 托幼园所的卫生保健制度
9
• 二、学前儿童健康的标志
• (一)身体健康方面 • 1、生长发育良好,体型正常,身体姿势端正; • 2、机体对内外界环境具有一定的适应能力;
• (二)心理健康方面
• 1、智力发展正常; • 2、情绪稳定,情绪反应适度 ; • 3、乐于与人交往,人际关系融洽; • 4、个性特征良好; • 5、具有良好的生活态度、生活方式和行为; • 6、没有较明显的心p理pt课件问. 题或心理障碍。 10
因素包括化学因素、物理因素和生物因素; 社会因素主要指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 风俗习惯等。
• 2、生物学基础 (包括机体的生物学和心理学
因素) :身体健康是心理健康的基础,而心
理健康又是身体健康的必要条件。生理活动 和心理活动是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的。
• 3、生活方式:指形成的生活习惯、生活意识
ppt课件.
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健全状态,而不只是 没有疾病或虚弱现象 。健康,亚健康,疾病, 死亡。
• 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除了躯体健康、心理
ppt课件.
7
•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健康四大基石:戒
烟限酒、 合理膳食、适量运动和心理平 衡。
• 健康的标准
1、精力充沛,能担负日常生活和繁重的工作 而不感到过分紧张和疲劳;
12
• (二)环境因素与健康
• 环境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极大,可分为小环境和大环
境。小环境指个人可以控制的,与生活习惯有关的 环境;大环境又可以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 1、自然环境包括化学因素、物理因素和生物因素。(2)过热、过冷、电离辐射等物理因素均有害于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