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湖南省长沙市铁路一中2020届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三次阶段性测试试题

湖南省长沙市铁路一中2020届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三次阶段性测试试题

长铁一中2020年下学期高三第3次阶段性测试物理科试卷时量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46分,其中1-10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每题3分11-14题有多个选项正确每题4分)1.在物理学的发展过程中,科学家们创造出了许多物理学研究方法,以下关于所用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不需要考虑带电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点电荷来代替物体的方法叫理想模型法B.在探究加速度、力和质量三者之间的关系时,先保持质量不变研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再保持力不变研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该实验采用了假设法C.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做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这里采用了微元法D.伽利略认为自由落体运动就是物体在倾角为90°的斜面上的运动,再根据铜球在斜面上的运动规律得出自由落体的运动规律,这是采用了实验和逻辑推理相结合的方法2. 如图为甲、乙两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甲和乙的加速度方向相同 B.0~1 s内甲和乙的位移相等C.甲的加速度比乙的小D 如果0时刻乙在甲前方0.55 m处,则甲、乙间最小距离为0.12 m3.如图所示,小车在恒力F作用下沿水平地面向右运动,其内底面左壁有一物块,物块与小车右壁之间有一压缩的轻弹簧,小车内底面光滑。

当小车由左侧光滑地面进入到右侧粗糙地面时,物块一直与左壁保持接触,则车左壁受物块的压力N和车右壁受弹簧的压力N2的大小变化是A.N1变大,N2不变 B.N1不变,N2变大C.N1和N2都变小 D.N1变小,N2不变4.如图所示,小球 A B 通过一条细绳跨过定滑轮连接,它们都套在一根竖直杆上;当两球平衡时连接两球的细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分别为θ和2θ 假设装置中的各处摩擦均不计则 A 、B 球的质量之比为()A.2cosθ:1B.1:2cosθC.tanθ:1D.1:2sinθ5.a、b两物体的质量分别为m1、m2,由轻质弹簧相连。

当用大小为F的恒力沿水平方向拉着 a,使a、b一起沿光滑水平桌面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弹簧伸长量为x1;当用恒力F竖直向上拉着 a,使a、b一起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弹簧伸长量为x2;当用恒力F倾斜向上向上拉着 a,使a、b一起沿粗糙斜面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弹簧伸长量为x3,如图所示。

则()A.x1= x2= x3B.x1>x3= x2C.若m1>m2,则 x1>x3= x2D.若m1<m2,则 x1<x3= x26. “神舟十号”与“天宫一号”的交会对接,如图所示,圆形轨道1为“天宫一号”运行轨道,圆形轨道2为“神舟十号”运行轨道,在实现交会对接前,“神舟十号”要进行多次变轨,则( )A .“神舟十号”在圆形轨道2的运行速率大于7.9km/sB .“天宫一号”的运行速率小于“神舟十号”在轨道2上的运行速率C .“神舟十号”从轨道2要先减速才能与“天宫一号”实现对接D .“天宫一号”的向心加速度大于“神舟十号”在轨道2上的向心加速度7.把动力装置分散安装在每节车厢上,使其既具有牵引动力,又可以载客,这样的客车车辆叫做动车。

而动车组是几节自带动力的车辆(动车)加几节不带动力的车辆(也叫拖车)编成一组,如右图所示,假设动车组运行过程中受到的阻力与其所受重力成正比,每节动车与拖车的质量都相等,每节动车的额定功率都相等。

若1节动车加3节拖车编成的动车组的最大速度为120km/h ,则9节动车加3节拖车编成的动车组的最大速度为 ( )A .120km/hB .240km/hC .360km/hD .480km/h8.某大型游乐场内的新型滑梯可以等效为如图所示的物理模型.一个小朋友在AB 段的动摩擦因数θμtan 1<,BC 段的动摩擦因数为θμtan 2>,他从A 点开始下滑,滑到C 点恰好静止,整个过程中滑梯保持静止状态.则该小朋友从斜面顶端A 点滑到底端C 点的过程中( )A.地面对滑梯始终无摩擦力作用 B.地面对滑梯的摩擦力方向始终水平向左C.地面对滑梯的支持力的大小始终等于小朋友和滑梯的总重力的大小D.地面对滑梯的支持力的大小先小于、后大于小朋友和滑梯的总重力的大小9、质量为m的汽车沿平直的公路行驶,在时间t内,以恒定功率P由静止开始经过距离s达到最大速度vm .已知汽车所受的阻力Ff恒定不变,则在这段时间内发动机所做的功W可用下列哪个式子计算()A.W = Ff s B.W =21 vmFft C. W =21mvm2 D.W =Ffvmt10. 2020年4月24日,欧洲科学家宣布在太阳之外发现了一颗可能适合人类居住的类地行星Gliese581c。

这颗围绕红矮星Gliese581运行的星球有类似地球的温度,表面可能有液态水存在,距离地球约为20光年,直径约为地球的1.5倍,质量约为地球的5倍,绕红矮星Gliese581运行的周期约为13天。

假设有一艘宇宙飞船飞临该星球表面附近轨道,下列说法正确是:()A.飞船在Gliese581c表面附近运行的周期约为13天B.飞船在Gliese581c表面附近运行时的速度大于7.9km/sC.Gliese581c的平均密度比地球平均密度小D.人在Gliese581c上所受重力比在地球上所受重力小11(多选).11.如图所示,在光滑平面上有一静止小车,小车上静止地放置着一小物块,物块和小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0.3,用水平恒力F拉动小车,设物块的加速度为a1,小车的加速度为a2,当水平恒力F取不同值时,a1与a2的值可能为(当地重力加速度g 取10m/s 2)( )A .a 1=3m/s 2, a 2=3m/s 2B .a 1=3m/s 2 ,a 2=2m/s 2C .a 1=5 m/s 2, a 2=3m/s 2D .a 1=3m/s 2,a 2=5m/s 212、(多选)如图所示,一辆小车静止在水平地面上,bc 是固定在小车上的水平横杆,物块M 穿在杆上,M 通过线悬吊着小物体m ,m 在小车的水平底板上,小车未动时,细线恰好在竖直方向上,现使车向右运动,全过程中M 始终未相对杆bc 移动,M 、m 与小车保持相对静止,已知1a :2a :3a :4a =1:2:4:8,M 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依次为f 1,f 2,f 3,f 4,则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A.1:2:21=f fB.2:1:32=f fC.2:1:43=f fD.θαtan 2tan =13. (多选)如图所示,半径分别为R 、2R 的两个水平圆盘,小圆盘转动时会带动大圆盘不打滑地一起转动.质量为m 的小物块甲放置在大圆盘上距离转轴R 处,质量为2m 的小物块乙放置在小圆盘的边缘处.它们与盘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当小圆盘以角速度ω转动时,两物块均相对圆盘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小物块甲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14mω2R B .两物块的线速度大小相等C .在角速度ω逐渐增大的过程中,物块甲先滑动D .在角速度ω逐渐减小到零的过程中,摩擦力对甲物块做了mω2R 214.(多选) 12.如图所示,小球甲、乙质量相等.小球甲从A点水平抛出的同时小球乙从B点自由释放,两小球先后经过C点时速度大小相等、方向间夹角为60°.已知BC高度差为h,g取10 m/s2,不计阻力.由以上条件可知( )A.A、B两点的高度差为3h2B.A、B两点的水平距离为3h4C.两球经过C点时重力的功率不相等D.要使两球在C点相遇,乙球释放时间要比甲球抛出时间提前二、实验题(两小题,共16分)15.某同学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条的图钉,O为橡皮条与细绳的结点,OB和OC为细绳.实验的主要的步骤有:A.在桌上放一块方木板,在方木板上铺一张白纸,用图钉把白纸钉在方木板上;B.用图钉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板上的A点,在橡皮条的另一端拴上两条细绳,细绳的另一端系着绳套;C.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分别钩住绳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橡皮条伸长,结点到达某一位置O,记录下O点的位置,读出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D.按选好的标度,用铅笔和刻度尺作出两只弹簧测力计的拉力F1和F2的图示,并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合力F;E.只用一只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绳套拉橡皮条使其伸长,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记下细绳的方向,按同一标度作出这个力F′的图示;F.比较F′和F的大小和方向,看它们是否相同,得出结论.(1)上述步骤中,有重要遗漏的步骤的序号是______和______;(填字母)(2)根据实验数据在白纸上所作图如图乙所示,已知实验过程中操作正确.①乙图中F1、F2、F、F′四个力,其中力________(填上述字母)不是由弹簧测力计直接测得的.实验中,②丙图是测量中某一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读出该力大小为________N.16. (8分)如图甲所示是某同学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他在气垫导轨上安装了一个光电门B,滑块上固定一遮光条,滑块用细线绕过气垫导轨左端的定滑轮与力传感器相连,力传感器可直接测出绳中拉力,传感器下方悬挂钩码,每次滑块都从A处由静止释放。

气垫导轨摩擦阻力很小可忽略不计,由于遮光条的宽度很小,可认为遮光条通过光电门时速度不变。

(1)该同学用游标卡尺测量遮光条的宽度d,如图乙所示,则d= mm.(2)实验时,该同学用游标卡尺测量遮光条的宽度d值,将滑块从A位置由静止释放,测量遮光条到光电门的距离L,若要得到滑块的加速度,还需由数字计时器读出遮光条通过光电门B的;(3)下列不必要的一项实验要求是;A.应使滑块质量远大于钩码和力传感器的总质量B.应使A位置与光电门间的距离适当大些C.应将气垫导轨调节水平 D.应使细线与气垫导轨平行(4)改变钩码质量,测出对应的力传感器的示数F,已知滑块总质量为M,用(2)问中已测物理量和已给物理量写出M和F间的关系表达式F= 。

三、计算题(共38分)17.(10分)原地纵跳摸高是篮球和羽毛球重要的训练项目。

已知质量m=60 kg的运动员原地(不起跳)摸高为 2.05米,比赛过程中,该运动员先下蹲,重心下降0.5米,经过充分调整后,发力跳起摸到了2.85米的高度。

假设运动员起跳过程为匀加速运动,忽略空气阻力影响,g取10 m/s2。

求:(1)该运动员离开地面时的速度大小为多少;(2)起跳过程中运动员对地面的压力;18.(12分)如图所示,圆心角为90°的光滑圆弧形轨道,半径R为1.6 m,其底端切线沿水平方向。

长为163ml=的斜面,倾角为60θ=︒,其顶端与弧形轨道末端相接,斜面正中间有一竖直放置的直杆,现让质量为1 kg的物块从弧形轨道的顶端由静止开始滑下,物块离开弧形轨道后刚好能从直杆的顶端通过,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求:(1)物块滑到弧形轨道底端时的速度(2)物块滑到弧形轨道底端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3)直杆的长度为多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