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素质教育(第2章)题目
一.填空题
1.伽利略选择了最简单的变速运动——匀加速运动进行研究,还开创性地设计了,这个实验被评为物理学史上“最美丽”的十大实验之一。
2.历史上,在关于光的本性的认识的研究中,以牛顿为代表的光的微粒说和以荷兰科学家惠更斯为代表的最为重要。
3.划时代的著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的作者是。
4.第三宇宙速度是指,这个概念最先是由提出的。
5.法拉第发现了,但他对物理学更大的贡献是,为此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6.到19世纪末,物理学有了突破性的发现,这就是世纪之交的三大发现,分别是-a.b.c.世界研究的大门。
7.天文单位是量度太阳系内星体之间距离的单位,记作AU。
1天文单位等于日地之间的平均距离,约为。
8.光年是一个量度宇宙恒星之间距离的单位,记作LY。
1光年等于光在1年内走过真空的路程,约为。
9.爱因斯坦是现代宇宙学的奠基人,他从理论推算得出,宇宙是一个“有限无界的静态体系”,这个结论打破了以往“宇宙无限”的错误观点,但是其中关于“宇宙静态”的说法却被现代天文学观测到的事实所否定。
二.选择题
1.由于缺乏严谨的数学表达,“场”的概念一开始不被人接受,但认识到了“场”的革命性意义,以此为出发点,建立了电磁场理论的基本方程;并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后来被证明。
A.麦克斯韦,赫兹;B.法拉第,库仑;
C.库仑,赫兹;D.法拉第,麦克斯韦。
2.为研究原子的结构,许多科学家都曾提出过自己的假设,其中,J.J.汤姆孙的假设被称为。
但这个模型被的实验推翻。
A.“葡萄干布丁模型”,居里夫人,α粒子散射;B.行星模型”卢瑟福,β粒子散射
C.“行星模型”,卢瑟福,β粒子散射;D.“葡萄干布丁模型”,卢瑟福,α粒子散射。
3.法国物理学家德布罗意在自己的博士论文里,提出电子具有。
A.波动性;B.质量;
C.粒子性;D.动量。
4.现在推测宇宙中某处存在着黑洞的主要依据是看该处是否存在着。
A. 特殊能量活动;
B. X射线和γ射线;
C. 引力透镜效应;
D. 类星体
5.与粒子相比,中子作为轰击原子核的粒子,更容易钻进原子核的原因是。
A.中子不带电;B.中子更小;C.中子更快;D.中子更重。
6.考家为了去考证远古的地球及宇宙的变迁,人类及生物的进化,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等事件的准确年代,除了有一些文字史料可查询外,还要用到一种特殊的计时工具,那就是。
A. 激光;
B. 微波;
C. 脉冲星;
D. 放射性同位素。
7.获得原子能是重核裂变和轻核聚变。
无论核裂变还是核聚变,发生反应后的原子核总会失去一小部分质量而转变为,这种现象称为质量亏损。
A.其他物质;B.能量;C.光线;D.中子。
8.哈在上世纪中叶发现的星系光谱线的红移速度v与星系离我们的距离r之间存在着的关系是。
A.r=H/v;
B.r=v/H;
C.r=Hv;
D.r=10v
9.银河系是一个透镜型庞大天体的结论,其直径达10万光年,太阳处于银河系的。
A.边缘;
B.离中心3万光年的旋臂外;
C.离中心3万光年的旋臂上;D、中心
10.宇宙大爆炸学说许多证据中,最强有力的证据是,这一证据已经得到了人们的多次验证。
A.最古老恒星的年龄B.轻元素的丰度C.宇宙在膨胀D.微波背景辐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