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的发育过程
2、二倍体无配子生殖(diploid apogamy):胚囊卵细胞以外的细胞形成胚。
二倍体无融合生殖,由于细胞是二倍体,因此是可育的。
(三)不定胚与多胚现象
不定胚(adventitious embryo):在某些植物中,胚囊外面的珠心或珠被细胞 发育形成胚。如柑桔,有4-5个甚至更多的胚,其中1个为合子胚,其余均为由珠心 发育而来的珠心胚,珠心胚无休眠期。
①一般比较小而轻,能悬浮在空气中为风 力送到远处。如兰科植物蒴果开裂,每个子房 室内含上千粒微小种子,随风飘扬,象粉尘一 样。
②果实或种子表面具有毛、翅等利于飞翔 的特殊结构。如飞扬的柳絮就是柳树种子外具 有细长的绒毛(珠柄变成);蒲公英果实上有降 落伞状的冠毛(花萼变成);榆树的果实果皮延 展成翅等都适应风力传播。
象抛锚一样,
固定在海岸长
成大树。
27
水 传 播
28
3.人和动物的活动传播
果实、种子外有刺、钩或粘液,挂、粘在动物的毛、羽 或人的衣服上,可被带到很远的地方。如鬼针草(山贼草)、苍耳 等。
果实成熟后色泽鲜艳、果肉鲜美,吸引人、动物食用。当人 或动物食用果实后,种子不是被吐出就是被咽下。若被咽下,种 皮一定能抗消化,随粪便带到各处,而且动物的部分消化作用还 能打破由种皮强加的物理休眠。
15
胚状体和人工种子
一、人工种子又称又称体细胞种子。 二、控制胚状体同步发育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用DNA抑制剂处理培养物 2、分离过筛 3、利用气控调剂 4、利用渗透压调剂
16
17
第六节 果实的发育、结构和传播
一、果实的发育和结构 单纯由子房发育而成的果实称为真果(true fruit)。如小
初生胚乳核迅速分裂产生许多细胞,组成胚乳组织,其细 胞的形态和结构出现许多变化。
胚乳细胞中最重要的贮藏物质为糖类、脂肪,油类和蛋白 质。最常见的是淀粉粒,半纤维素则是柿和海枣等胚乳细胞壁 的主要贮藏物质。
9
小麦 A
C
B D
E
(一)核型胚乳
核 型 胚 乳 ( nuclear
endosperm): 主 要 特 征 是 初
23
蒲公英
24
风力传播
25
风传果
26
2、水力传播
溪流、湖泊或海洋等附近生长的 植物,果实或种子往往靠水力传播。 果实或种子一般有疏松的适应漂浮的 海绵状通气组织。如莲的果实—莲蓬 (花托疏松)、椰子的果实(中果皮疏 松) 最为奇特的是红树的胎生现象, 其种子成熟后既不休眠也不释放出去, 而是在母体上直接发芽,从母体获得 营养长成幼苗,当幼苗长到一定程度 后,就脱离母体落到水中,被海浪冲 向岸边时,就
cell)和一个顶细胞(apical cell)。基细胞再进行横分裂,顶
细胞则进行纵分裂,形成T形原胚。随后,基细胞产生的细胞
继续进行横分裂,产生胚柄,其末端一个细胞渐渐膨大成为泡
状的吸器,另一端的一个细胞起着胚根原的作用,将参与胚体
的构成。
K
J
I H
G F ED CB A
3
不久胚根原细胞上端变成圆形,并横分裂成为2个子细 胞,每个子细胞再进行2次分裂(分裂面相互垂直),形成的8 个细胞,其中上层的4个形成根的皮层原始细胞,下层的4个 产生根冠与根被皮(表皮)。
12
三、种皮的发育
珠被→种皮;一层珠被→一层种皮;两层珠被→两层种皮:外种 皮和内种皮。有的植物内珠被或者外珠被被吸收或消失,如大豆、蚕 豆种皮来自外珠被,而小麦、水稻种皮则来自内珠被。
石榴种子:外珠被分化为外种皮,其表皮细胞延长为食用的部分。 棉花纤维:是种皮的表皮毛。 有的植物有假种皮,是由珠柄、胎座等发育而来的。荔枝、龙眼 可食部分为假种皮。
麦、花生、柑桔、桃等的果实属于此类。而有些植物,如苹果、 梨、菠萝 等的果实,除了子房以外, 还有花托、花萼、甚至整 个花序都参与形成果实,
这类果实称为假果。
18
(一)真果的结构
真果的外面为果皮,内含种子。果皮由子房壁发育而成,可分为外、 中、内三层果皮。
外果皮薄,具气孔、角质、蜡被、表皮毛等。 中果皮和内果皮的结构则因植物种类而异。 1.桃、杏等的中果皮为薄壁细胞(可部分),内果皮为石细胞构成硬核。
中果皮 果
内层
内果皮 皮
花托 花柄
变为果实的一部分或否
果柄
22
二、果实和种子的传播
种子传播,撒向各处,扩大生长范围,繁 衍种族。关系到种子传播的最重要结构就是果 实,因而果实有两个重要的功能,即传播、保 护种子。果实和种子的传播,是长期适应自然 选择的性状。
1、风力传播:最普遍的传播方式。适应 风力传播的果实和种子,具有以下特点:
花萼 花冠(凋落)
花药
雄蕊 花丝
花粉粒
营养细胞 花粉管 生殖细胞
卵细胞 合子
精子
精子 胚
凋落或宿存
胚芽 子叶 胚轴
柱头(凋落) 胚囊 极核 初生 胚乳 胚根
花柱(凋落)
胚乳核
种
反足细胞助细胞(消失)
子
花 雌蕊
胚珠 珠心
消失或外胚乳
珠被 珠孔
种
种皮
果
子房 胎座
珠脊 珠柄
外层
种孔
实
种脊 胎柄座 外果皮
子房壁 中层
从上一代种子开始到新一代种子形成所经历的周期,称为被子植物的生活 史或生活周期(life cycle)。 一、生活史的划分
受精和减数分裂是被子植物生活史中的两个转折点。 1、二倍体阶段(孢子体阶段、无性世代):从合子到大、小孢子母细胞减数 分裂之前,在生活史中占大部分时间,细胞染色体倍数为二倍。 2、单倍体阶段(配子体阶段、有性世代):从大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开始 到双受精之前,在生活史中占时间极短,细胞的染色体倍数为单倍。 二、生活史的特点
极性加强是合子第一次分裂不均等性的主要原因。 胚的发生是从合子开始的,经过原胚(proembryo)和胚的 分化发育阶段,最后发育为成熟的胚。
2
(一)双子叶植物胚的发育
以十字花科的荠菜(Capsella bursa-pastoris L.)为例。
合 子 第 一 次 分 裂 是 横 向 的 , 结 果 形 成 一 个 基 细 胞 ( basal
2、单倍体无配子生殖(haploid apogamy):胚囊内的助细胞、反助细胞直接发育成胚。 3、单倍体单雄生殖:由雄配子单独分裂产生胚(缺少细胞学的证据,而是根据遗传分析 判断为单雄单倍体)。 单倍体无融合生殖,形成单倍体植株,无法进行减数分裂,常不育。
(二)二倍体无融合生殖 发生于未经减数分裂的二倍体胚囊中。 1、二倍体孤雌生殖(diploid parthenogenesis):2N卵细胞形成胚。
A
5
A
B
E
F
C
D
胚
的
发
育
G
H
6
(二)单子叶植物胚的发育
单子叶植物的胚的发育,在原胚分化为成熟胚时,只形 成一片子叶。禾本科植物胚的发育不同于其他单子叶植物。
以小麦为例:受精卵休眠后,便开始分裂。第一次分裂一 般为斜的横分裂,形成 一个顶细胞和一 个基细胞,接着,顶 细胞和基细胞再分裂一次,形成四个细胞的原 胚。
20
(二)假果的结构
假 果 ( pseudocarp 或 false fruit):除了有子房形成的果皮外, 还有其它的部分参与形成果实。如苹 果、梨是比较典型的假果,其食用的 主要部分是由托杯(hypanthium)膨大 发育而成的,中部才是由子房发育而 成的部分。
21
表解由花至果实和种子的发育
生胚乳核的第一次分裂和以
后的多次分裂,都不伴随着
细胞壁的形成,故胚乳细胞
核呈游离状态。胚乳发育到
一定阶段,胚乳细胞核才被
新形成的细胞壁所分割而形
成胚乳细胞。这种核型胚乳
形成的方式,在单子叶植物
和双子叶离瓣花植物中普遍
存在(如水稻、小麦、玉米、
棉花、油菜、苹果等),是被
子植物中最普遭的胚乳发育
形式。
10
13
豆 的 种 皮
14
四、无融合生殖和多胚现象
在植物的胚囊中,不经过雌、雄性细胞融合的受精过程,而直接产生胚的现象,称为无 融合生殖(apomixis)。
(一)单倍体无融合生殖:发生在减数分裂后形成的单倍体胚囊中。 1、单倍体孤雌生殖(haploid parthenogenesis):卵细胞不经受精作用直接发育成为胚。
29
果 钩 和 果 刺
30
味美的果实
31
4.果实的弹力传播
干果中的裂果类,其果皮各层细胞的含水量不同, 所以成熟干燥后,收缩的程度不同,可以发生爆裂而 将种子弹向各处,如大豆。具有 这种传播方式的经济作物,果实 成熟后,必须及时收获,否则种 子易洒落田间遭受损失。
32
第七节 被子植物的生活史
许多植物如豆类、瓜类、油菜、柑枯等,其初生 胚乳核在形成胚乳过程中,胚乳逐渐地被发育中的胚 所吸收,养分被贮藏于子叶,因而形成无胚乳种子。 有些植物如水稻,大麦、小麦、玉米,蓖麻、荞麦等, 则形成发达的胚乳组织,在胚乳细胞内贮藏大量的营 养物质,形成有胚乳种子。一般情况下,由于胚和胚 乳的发育,胚囊体积不断扩大,胚囊外的珠心组织受 到破坏,并被胚和胚乳所吸收。因此,在成熟的种子 中没有珠心组织。但有些植物的珠心组织随种子的发 育而增大,形成一种类似胚乳的组织,称为外胚乳 (prosembryum),例如菠菜、甜莱、咖啡等的成熟种 子具有外胚乳,胡椒、姜等成熟种子中兼有胚乳和外 胚乳。胚乳和外胚乳同是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二 者同功而不同源。
19
2.柑桔、柚等的中果 皮疏松,其中分布有许多 维管束,而内果皮膜质, 其内表面生出许多具汁液 的囊(可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