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业水平考试模拟测试卷(三)(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Ⅰ(本大题共50小题,每小题1分,共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地球是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地球具有生命生存在的温度条件,并不是因为( )A.日地距离适中B.地球自转周期适宜,昼夜温差较小C.各大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D.日照条件稳定,不断供应地球能量解析:本题考查地球有生命存在的条件中的温度条件。
应该跟日地距离、自转周期、太阳辐射等有关,跟各大行星运行轨道没有关系。
答案:C2.下列自然现象与太阳辐射无关的是( )A.潮汐的形成B.树木的生长C.信风的移动D.石油的生成解析:潮汐的形成是天体引力能所致,其他现象与太阳辐射有关。
答案:A3.月球表面碎屑物质(砂土等)的成因,除了小天体(流星体等)的撞击之外,其他主要作用是( )A.风化作用B.流水侵蚀作用C.流水沉积作用D.风力沉积作用解析:本题考查外力作用。
月球表面既没有大气层,也没有流水,所以只能是风化作用造成的。
答案:A4.关于探月工程的目标,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开发利用月球矿产、能源资源B.开发超高真空、弱重力、无磁场的特殊环境C.为人类基因重组计划做准备D.建设更遥远空间探测的前哨站与中转站解析:本题考查人类对宇宙探索的目的。
主要为了开发新能源、建设宇宙探测站、真空特殊环境的研究等,不包括人类基因重组。
答案:C5.“嫦娥二号”于2010年10月1日18时59分57秒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与目前我国其他三座主要航天发射中心相比的主要优势是( )A.纬度高,地球自转偏向力大B.季风气候,降水丰富C.地势平坦,交通便利D.海拔较高、云雾少,无污染,空气透明度高解析:我国四座航天发射中心是甘肃酒泉、山西太原、四川西昌、海南文昌。
西昌的纬度没有酒泉和太原高,地转偏向力也没有二地大;降水丰富,阴雨天多不利于航天发射;西昌地处山区,地势起伏大。
答案:D6.2014年6月12日15∶15时世界杯在巴西圣保罗(西三区)举行,中国球迷应该在北京时间几点观看现场直播( )A.6月12日2∶15 B.6月13日2∶15C.6月11日3∶00 D.6月13日3∶00解析:本题考查区时计算。
北京与圣保罗相差11个时区即11小时,北京位于圣保罗的东面,时间比圣保罗早11个小时,即在圣保罗的时间加11小时,故选B。
答案:B7.假设黄赤交角的度数减小了,不可能出现的是( )A.热带面积减小B.寒带面积减小C.温带面积减小D.温带面积增大解析:黄赤交角变小,太阳直射点的范围变小,热带、寒带范围减小,温带范围增大。
答案:C8.下列渔场的形成与上升流有关的是( )A.秘鲁渔场B.纽芬兰渔场C.北海渔场D.北海道渔场解析:秘鲁渔场位于东南信风(离岸风)带,在上升流影响下形成渔场;B、C、D三个渔场的形成是寒暖流交汇形成的。
答案:A读甲、乙两图,回答9~10题。
9.甲图中山前的地貌名称是( )A.三角洲B.沙丘C.冲积扇D.背斜10.乙图所示地貌的形成原因是( )A.流水侵蚀B.流水沉积C.风力侵蚀D.风力沉积解析:甲图地貌是山前冲积扇,是山谷中泥沙流出谷口堆积而成;乙图地貌是河口三角洲,是流水沉积作用形成的。
答案:9.C10.B物质运动与能量交换,贯穿大自然运动和演化的全过程。
来自太阳的外部力量激荡着江河湖海,运筹出风云变幻;来自地球内部的力量演绎着褶皱断层,营造出高山深壑。
据此完成11~12题。
11.下列地形、地貌主要由内力作用形成的是( )A.东非大裂谷B.喀斯特地貌C.恒河三角洲D.风蚀蘑菇12.“背斜成谷”的主要作用是( )A.岩浆活动B.侵蚀作用C.变质作用D.沉积作用解析:第11题,东非大裂谷位于板块的张裂边界,是内力作用下形成的;第12题,背斜顶部受张力,岩石破碎易被侵蚀,形成谷地。
答案:11.A12.B读下面水循环示意图,回答13~14题。
13.图中①所表示的水循环环节是( )A.蒸发B.水汽输送C.降水D.地下径流14.“南水北调”工程可以改变的水循环环节是( )A.① B.②C.③D.④解析:第13题,①是海水蒸发;②是水汽输送;③是降水;④是地表径流。
第14题,南水北调改变的是地表径流环节。
答案:13.A14.D下图为“某区域不同时期地理环境变化示意图”,据图完成15~16题。
15.引起该区域地理环境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地壳上升B.植被破坏C.气候变化D.农业开发16.该区域地理环境的变化,主要体现了( )A.地理环境的独特性B.地理环境的区域性C.地理环境的差异性D.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解析:第15题,图中地壳的运动引起地形抬升,地形抬升使背风坡受湿润气流影响减少,气候变得干旱.形成草地和荒漠,所以引起该地环境变化的根本原因是地壳上升。
第16题,植被、地貌、气候等因素的统一演化反映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
答案:15.A16.D17.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多发的国家之一,特征为种类多,分布广,发生频繁。
其形成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①全国大部分地区地势低平,不利于泄洪②受季风气候影响,降水变率大③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④常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降水集中多暴雨⑤多数地区森林覆盖率低⑥地形类型多样,地势起伏大A.②③⑤⑥B.①②⑤⑥C.②③④⑤D.②④⑤⑥解析:我国是世界上季风最典型的地区,受季风影响,降水变率大,水旱灾害严重;我国位于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地震多发;我国森林覆盖率低,水土流失等生态问题严重;大部分地区为山区,地势起伏大,地质灾害严重。
答案:A18.全球气候变暖引起的后果是( )A.能源消耗减小B.世界粮食总产量增加C.臭氧层“空洞”扩大D.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低地解析:全球变暖导致两极冰川和山岳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低地。
答案:D19.地球表面的根本热源是( )A.太阳辐射B.大气热辐射C.地面再辐射热D.大气逆辐射解析:地面的根本热源来自于太阳短波辐射,即“太阳暖大地”。
答案:A读下图,完成20~21题。
20.关于a、b两地大气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气压a地低于b地B.气温a地低于b地C.a地空气受热下降D.b地空气冷却下降21.甲处有大面积绿地。
绿地对空气的作用是( )A.净化、增温B.净化、增湿C.增温、增湿D.增温、减湿解析:第20题,a地气流下沉,b地气流上升,说明a地冷却,b地受热,气温b高于a地,气压a高于b 地。
第21题,绿地具有净化空气、涵养水源的作用,蒸腾作用可增加空气湿度。
答案:20.B21.B22.位于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部分地区气候干旱,但北回归线经过的我国东南部地区气候温暖湿润。
造成这一差异的主要原因是我国东南部受( )A.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B.赤道低气压带控制C.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D.东北信风带影响解析:我国东部是季风气候,是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
答案:C23.读“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示意图”,人口增长特点最符合模式三的地区可能是( )A.非洲B.亚洲C.拉丁美洲D.欧洲解析:本题考查人口自然模式。
图中模式三出生率、死亡率都在1%左右,属于三低模式,四个答案中欧洲符合。
答案:D“胡焕庸线”(黑龙江黑河和云南腾冲的连线)是我国人口分布的一条重要地理分界线,该线以东人口约占全国总人口的96%。
读我国人口密度分布示意图,完成24~25题。
24.造成我国“东多西少”人口分布格局的根本原因是( )A.民族分布B.自然环境C.国家政策D.宗教信仰25.有助于促进人口向该线以西迁移的措施有( )A.开发浦东新区B.实施西部大开发C.振兴东北老工业区D.发展长江沿岸经济带解析:第24题,我国人口主要分布在此线的东部,由于自然环境优越,导致农业基础好,经济条件好,交通发达,人口集中分布。
西部由于自然环境的脆弱,环境的承载力小,导致经济落后,人口分布少,密度稀疏,因此造成我国“东多西少”人口分布格局的根本原因是自然环境。
第25题,实施西部大开发有助于促进人口向该线以西迁移。
浦东新区、东北老工业区、长江沿岸经济带都不在该线以西。
答案:24.B25.B26.某城镇盛行西南风,拟建一化工厂(如下图示意),下列布局方案较为合理的是( )解析:本题考查工业的布局。
化工厂会污染大气和水,应布局于居民区的下风向,流经居民区的河流的下游,所以根据图中河流流向以及居民区的位置,题干中有盛行西南风,最适合的是D。
答案:D27.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等级越低的城市,城市( )A.数量越少,服务范围越小B.数量越多,服务范围越小C.数量越多,服务范围越大D.数量越少,服务范围越大解析:本题考查城市等级。
城市等级越低,数量越多,服务范围越小,故选B。
答案:B28.石家庄、株洲等城市的兴起,主要反映了( )A.自然资源对城市区位的影响B.交通条件对城市区位的影响C.政治因素对城市区位的影响D.气候条件对城市区位的影响解析:本题考查城市区位条件。
石家庄和株洲的兴起是由于铁路的发展带动的,故选B。
答案:B29.机动灵活、周转速度快、装卸方便、对各种自然条件适应性强的运输方式是( )A.铁路运输B.航空运输C.公路运输D.水路运输解析:本题考查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
公路运输机动灵活、周转速度快、装卸方便、对各种自然条件适应性强,故选C。
答案:C30.制约环境承载力(即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 )A.消费水平B.区域开放程度C.自然资源D.科技发展水平解析:本题考查环境承载力的影响因素。
自然资源的状况是首要因素,故选C。
答案:C读“1800-2000年世界城市化水平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31~32题。
31.由图可知( )A.1800年前后,世界范围内城市化水平差距大B.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高于发达国家C.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数量始终少于发达国家D.发达国家城市化起步早解析:本题考查城市化时空分布差异和统计图的阅读。
从图中可看出1800年前后,三条曲线最接近,说明城市化水平差异最小;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起步晚,目前城市化水平低于发达国家,但由于人口基数大,所以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数量多于发达国家,故选D。
答案:D32.有关城市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城市化导致建设用地减少B.城市建筑物的高度改变了太阳高度角C.城市化改变了人口空间分布D.城市化改变了居民年龄结构解析:本题考查城市化的影响。
城市化改变了地表景观,人口空间分布和人口就业结构,故选C。
答案:C33.从城市功能区合理布局的角度考虑,若在下图中分别布局中心商务区、住宅区、城郊农业区、港口码头四个功能区,则①、②、③、④对应的功能区是(图中阴影部分代表城区)( )A.④住宅区B.①中心商务区C.②港口码头D.③城郊农业解析:本题考查城市功能区的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