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的主要思想(1)
朱熹的哲学体系中含有艺术美的理论。他认为美是给人以 美感的形式和道德善的统一。基于美是外在形式的美和内 在道德的善相统一的观点,认为文与质、文与道和谐统一 才是完美的。他对《诗经》与《楚辞》的研究,也经常表 现出敏锐的审美洞察力。
谢 谢
朱熹是先秦以来儒家系统中的著名代表人物之 一,也是我国后期封建社会在文 化思想领域中影响较大的一位思想家。从学术 成就上看,他是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 也是宋明理学最突出的代表。从他的历史地位 和社会影响上看,朱熹在中国古代学 者之中,可算是屈指可数的几位伟人之一
目 录
一、 理学思想 二、 教育思想 三、 科学思想
教育思想
朱熹的长期从事讲学活动,精心编撰了《四 书集注》等多种教材,培养了众多人才。他 的教育思想博大精深,其中最值得关注的, 一是论述“小学”和“大学”教育,二是关 于“朱子读书法”。 论述教育
科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思想
朱熹阐述“格物致知”时说:“上而无极、 太极,下而至于一草一木一昆虫之微,亦各 有理。一书不读,则阙了一书道理;一事不 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 物道理。须着逐一件与他理会过。”“天地 中间,上是天,下是地,中间有许多日月星 辰,山川草木,人物禽兽,此皆形而下之器 也。然而这形而下之器之中,便各自有个道 理,此便是形而上之道。所谓格物,便是要 就这形而下之器,穷得那形而上之道理而 已。”认为对天文、地理、生物、农业、气 象等万事万物都应该研究。
四丶
美学思想
“存天理灭人欲”是朱熹理学思想的重要观点之一,人欲佛教讲的三毒。 后世人评判宋明理学时,多言“存天理,灭人欲”禁锢了人的自由等,不 过也有观点认为该句意在强调”反对贪欲,严格要求自己以求更高的道德 修养“。
朱熹所谓的理,有几方面互相联系的含义: ①理是先于自然现象和社会现 象的形而上者。 ②理是事物的规律。 ③理是伦理道德的基本准则。朱熹又 称理为太极,是天地万物之理的总体,即总万理的那个理。
朱熹的主要思想
第三小组
朱熹 朱子、朱文公、紫阳先生、考 亭先生、沧州病叟、云谷老人 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 宋朝 汉人
关于格物致知论, 朱熹用《大学》“致 知在格物”的命题,探讨认识领域中的理 论问题。在认识来源问题上,朱熹既讲人 生而有知的先验论,也不否认见闻之知。 他强调穷理离不得格物,即物才能穷其理。 朱熹探讨了知行关系。他认为知先行后, 行重知轻。从知识来源上说,知在先;从 社会效果上看,知轻行重。而且知行互发, “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