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用水量预测

用水量预测

二、用水量预测
2.1 用水指标
用水指标的确定主要依据河南省部分大中小城市地人口、用地、用水指标统计,国标《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282-98)及建设部原国家经委主持编制的《工业用水量定额》的有关规定。

用水量预测的方法有好几种。

工业企业用水结合该区的用地规划和水源情况,本设计考虑采用单位建设用地面积法和人口与建设用地综合用水量指标法来预测工业园区的用水量。

在单位用地面积法中,不同性质用地的用水量指标也不相同,应根据用地规划中的用地分类来分别确定用水指标。

公共设施用水一般用定额法来预测。

通常对城市各类公共设施历年和现状用水单耗进行统计,并参照有关公建用水标准,确定规划期该城市的公共设施用水标准,从而算出公共设施用水量。

在总体规划阶段,公共设施用水分类只能分到大类,进行概略计算。

一般城市公建用地的用水量标准在0.5~1.532/()km d ∙万m 。

例如行政办公用地、商贸金融用地、体育文化用地等可考虑0.5~1.032/()km d ∙万m 的指标;服务业、教育、医疗等用地为1.0~1.532
/()km d ∙万m 。

总体规划时,难以精确确定工业种类和产品生产情况,无法按单位产品的生产用水指标精确计算,再者由于市场经济情况下工业项目的性质、生产管理、项目期限都有不确定性,所以可采用工业用地单位面积用水指标来预测工业用水量。

因为城市性质、工业种类、生产力水平的差别,工业用地用水指标也因地而异。

表2-1-3是河南省1992年面积用水指标统计。

可以看出,最大日工业用地面积比流量在0.6~1.332
/()km d ∙万m 。

按工业用地类型分,在规划时可以采用如下指标:一类工业用地3
2
1.20~
2.00/km 万m ,二类工业用地
322.00~3.50/km 万m ,三类工业用地32/km 3.00 5.00万m 。

城市人口和建设用地综合用水指标 表2-1-1
注:①A 为单位人口综合用水量指标[3
/()
m d ∙人]
B 为单位建设用地综合用水量指标[3
/()m d ∙人]
②沿海开放区城市综合用水量指标可根据实际情况酌情增加 ③特大城市指市区和近郊区非农业人口100万以上的城市 大城市指市区和近郊区非农业人口50万以上不满100万的城市 中等城市指市区和近郊区非农业人口20万以上不满50万的城市 小城市指市区和近郊区非农业人口不满20万的城市
④一区包括: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南部、福建、台湾、江西、河南南部、湖北、湖南、广东、香港、
澳门、海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陕西南部
⑤用水人口为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规划人口数(下同)。

用水指标为规划期内最高日用水指标(下同)。

⑥本表指标已包括管网漏失水量。

人均综合生活用水量指标 表2-1-2
注:①单位[3
/()m
d ∙人]
②综合生活用水为城市居民日常生活用水和公共建筑用水之和,不包括浇洒道路、绿地和其他市政用水
河南省1992年地级市面积用水指标统计 表2-1-3
综上所述,按用地规划中的不同性质用地来确定用水量指标,结果如表2-1-4所示。

不同性质用地的用水量指标 表2-1-4
2.2 用水量
2.2.1该镇用水量预测
根据该镇发展的实际情况及发展目标,选择人口和建设用地综合用水量指标及单位建设用地指标法来估算该镇总用水量。

人口和建设用地综合用水量指标法预测表(龙山镇)表2-2-1
单位建设用地指标法预测表表2-2-2
结论:规划确定该镇近期年平均日用水量为3.603
m 万
规划确定该镇近期年最高日用水量为5.403
m 万(日变化系数 1.5d K =)。

2.2.2
工业园区用水量预测
根据工业园区发展目标,选择人口和建设用地综合用水量指标及单位建设用地指标法来估算工业园区的总用水量。

人口和建设用地综合用水量指标法预测表(园区) 表2-2-3
单位建设用地指标法预测表(园区) 表2-2-4
结论:规划确定该区近期年平均日用水量为36.483
m 万
规划确定该园区近期年最高日用水量为47.423
m 万(日变化系数 1.3d K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