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幼儿园科学PPT

幼儿园科学PPT

冯静
《指南》中科学领域的基本理念明确 提出:“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 欲望,培养探究能力。成人要善于发现和 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充分利用自然和实际 生活机会,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操 作、实验等方法,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 题和解决问题,帮助幼儿不断积累经验, 并运用于新的学习活动,形成受益终生的 学习方法和能力。”
圆圆的蛋糕盒里藏着方方的牛奶盒,方方 的牛奶盒里住着宝宝的鞋盒子,鞋盒子里睡着 透明的巧克力盒、巧克力盒里躺着小小的香水 盒。五个盒子看起来就像一个盒子,像妈妈抱 着宝宝,一个靠着一个。 结束部分:玩一玩——盒子宝宝藏起来。 活动延伸:继续挑战——将所有盒子整理 到超级大盒子里,放入科学区。
三、推波助澜——使探究向纵深发展
首先,我们在设臵“科学探索发现区” 时,注意倾听幼儿的心声,师生共同讨论 活动区的内容、共同收集有关材料、共同 制作发现区的玩具,使幼儿成为环境的主 人。 其次,我们在科学区域活动中,力求 实验结果让孩子们充分感受到那种“看不 到,也摸不着”的力量,以难以臵信的情 景展现在孩子面前。当孩子看到这些神奇 的情景,眼睛一亮,甚至为之着迷,并且 努力猜想这是为什么。
六、接纳认同——任创意之花绽放
陶行知曾说过:“天天是创新之 时,处处是创新之地,人人是创新之 人!”创造力人人皆有,科学探索发 现活动是培养幼儿创造力的主要途径。
1.教师肯花时间,以同伴的身份参 与游戏。 如《光斑游戏》、《沉浮》
这些有趣的实验证明,孩子只有积 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才能养成 独立思考善于创新的好习惯,才能使孩子 的创新能力得到开发,创新精神得到培养。
我们可以了解到:幼儿园的科学 探究中,不能只停留在看与听的层面 上,应该创设环境与材料,支持幼儿 “做中学”、“玩中学”,以满足幼 儿对科学现象的好奇心与探索欲。
我认为,我们从六方面入手,提 升幼儿探索能力。
• • • • 一、善于观察——探究兴趣自由萌发 二、创设情境——让探究精彩纷呈 三、推波助澜——使探究向纵深发展 四、区域整合——促探究从引导向自主完 美过渡 • 五、智慧提问——激发思维的火花 • 六、接纳认同——任创意之花绽放
大班的科学探究活动《陀螺转转转》
通过亲历“探究—观察—交流— 记录—归纳总结”的探究过程,让幼 儿真正理解知识的同时,收获了观察、 倾听、记录等科学探究的方法,增强 了科学探究的能力,同时这些方法技 能与良好的探究习惯是双向的、互动 的。 这样,才能有效地实现探究目标, 真正做到教学生学。
四、区域整合——促探究从引导 四、区域整合——促探究从引导向 向自主完美过渡
自主完美过渡
《指南》科学探究领域目标3指出 “在探究中认识周围事物和现象”, 更强调幼儿科学探究与社会大环境的 融合与渗透,更注重运用幼儿已有的 知识经验,引导幼儿在探究中思考, 推理、分析、了解事物之间的关系。
如科学《美丽的春天》,在自然角养小蜗牛
在科学区,除了转陀螺外,还有硬币立起来 可以转,乒乓球剪成月牙状也可以转等等,开展 比赛,看谁转的时间长。同时,在美工区,孩子 们还利用其他废旧材料制作了陀螺。
案例二 每人一块积木,幼儿自由玩赛车游戏,教师则专心观察。 提问:你们玩得开心吗?谁愿意告诉大家,你是怎么玩的? A:太高兴了,我和××比赛,我赢了。B:真倒霉,我的赛 车撞车了。 教师追问:为什么有的车子快,赢了;有的车子慢,输 了?A:我用的力气大,所以开得快。B:我的车子没有拐弯, 一直往前开的。C:我的车子开始快,后来撞车所以输了。 要是没撞车就好了。
冯静
例如:中班科学《弯弯绕绕的朋友》
开始部分 基本部分 观察发现共同点—弯弯绕绕。 弯弯绕绕朋友 弯弯绕绕的我 弯弯绕绕天地
再如: 《我和镜子》系列科学活动 又如: 《恐龙世界》科学探究活动
开展一系列拆拆装装游戏:
教师提供拆卸的工具,废旧录 音机、废旧钟表、废旧的锁具、废 旧的电动玩具、各种笔等等,引导 孩子了解其中的构造,进行分解与 组装,满足幼儿的好奇心与操作能 力。
可见,在幼儿科学探究中,科学 知识经验源于自身操作和理解,教师 如何关注活动过程中幼儿不断自然生 成的新的学习需求并有意识地开发和 整合,给予幼儿及时的支持和鼓励, 是有效推进科学探究的关键。幼儿参 与科学探究时,也必然会产生更深刻 的印象,激发更强烈的学习兴趣和动 力。
二、创设情境——让探究精彩纷呈
一、善于观察——探究兴趣自由萌发
在《指南》“科学探究”中,明确了 目标是:亲近自然,喜欢探究。《教育 建议》指出:“经常带幼儿接触大自然, 激发其好奇心与探究欲望。真诚地接纳、 多方面支持和鼓励幼儿的探索行为。具 体细致,可操作性强。
激发幼儿参与科学探究的意义在于:
教师教学中要更多从幼儿的生活经 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和幼儿一起发现并 分享周围新奇、有趣的事物或现象,一 起寻找问题的答案。提供有趣的探究工 具,用自己的好奇心和探究积极性感染 和带动幼儿,帮助幼儿深刻地理解科学 探究的学习内容,建构合理的科学认知 方法,获得基本的科学探究活动经验。
例如:大班科学探究活动《沉与浮》
例如:科学探究《蜗牛》
在这种过程中,让他们自己去实践、去 尝试、去探索,自己想办法努力地去做,随 着一个个小小的结论 兴趣盎然的小组活动,使他们在想与做 的过程中,发挥自己的兴趣潜能和操作潜能, 使探究向纵深发展。由此可见,教师的适时 “推波助澜”可以使孩子形成积极参与,乐 于探索的良好习惯。
我想,只有让孩子做主,才能为 孩子构建一个新的“舞台”。让他 们在这个“舞台”中,通过自己的 观察去主动感知其中隐藏的知识, 尽情展示自己,才能使自己的潜能 得到充分的发挥,从而达到培养孩 子自主能力的目的。
五、智慧提问——激发思维的火花
《移动》 案例一 教师准备了积木让幼儿玩了一会儿。
提问:积木放在桌子上它自己能动吗? 幼儿不假思索地集体回答:不能! 教师:你让它动了吗? 幼儿:动了。 教师:你是用什么方法让它动的? 个别幼儿较积极地回答着,还有大部分幼儿仍在玩积木。 教师问:那些玩具朝哪些方向移动? 幼儿有些茫然,没有回答。 教师又问:为什么能推到那个方向? 幼儿A答:我把积木往那边推,它就到那个方向了。 幼儿B答:我把积木对准××小朋友,一推就行了。
《指南》中指出科学教育内容丰富 多彩,神奇有趣,教师要充分发挥科学 的魅力,巧妙地组织科学探究活动,引 导幼儿用科学的方法去探究问题,分析 问题,解决问题,体验“做中学”、 “玩中学”、“生活中学”的乐趣。
案例:科学《盒子真有趣》
开始部分选择喜欢的盒子宝宝,玩 一玩、说一说。 基本部分 1.集体交流,了解盒子的大小、形 状、用途等不同。 2.送盒子宝宝回家。 3.猜猜神奇的套盒,初步感知整理 盒子。
2.幼儿的新发现,不吝啬地给予鼓励 与肯定。
善于使用表扬、鼓励、赞许,对培养创 意行为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例如:一次玩静电游戏。鼓励他的新发 现,我特意用彩色的卡纸制作了精美的小奖 卡。这一鼓励的形式,竟然使他从此更加爱 动脑,大胆尝试。 显而易见,鼓励与肯定可以增强幼儿不 断创新的意识。
在开展科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应及时鼓 励幼儿通过多方面的努力解决问题,不轻易 放弃克服困难的尝试,在一次又一次的尝试 和探究中,寻求解决办法,培养幼儿坚毅的 性格品质和创新精神。 要注意接受幼儿新奇的想法和做法,给幼 儿提供自由探索的时间和空间,时时处处以 百倍的耐心呵护孩子们创造探究的火花,让 幼儿在科学的海洋里遨游,在科学的世界里 提高!
教师追问:为什么会发生撞车呢?怎么才能不撞车呢? 谁能帮助他解决这个问题?他的办法好吗?有没有其它办法 了? 师幼共同布臵好赛道后幼儿自由选择赛道比赛。 提问:你为什么要选择这个赛道?
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杨福学教 授曾说过,提问是创新的开始。 因此,每个教师都应该做个有心人, 不断追求提问的设计艺术,掌握提问策略, 提高自己设计的提问能力,使问题成为幼 儿学习的“兴奋剂”,在探索、解决问题 的过程中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