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的方法和步骤

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的方法和步骤

生活环境、呼吸、繁殖方式等。 成功地收集Internet上的相关资料。 对所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归纳、整理,并制
成电子讲稿或网页来共享。 学会用计算机进行学习。 加强协作学习的能力。
返回
三、所需时间: 2课时,及若干课余活动时间
四、必备技能: Windows 98操作、上网查询搜集资料的
操作、PowerPoint的操作、FrontPage的操 作。
(2)对有天赋的学生:对有天赋的学生 发挥他们的主导能力,在学习小组中起中 心及组织作用,并作为技术后盾。使其能 制作演示文稿或网页与其他学生共享学习 成果;创建相关的网站,与各地学生交流 对动物的认识。
七、学生评价 详见评价量规
返回
一、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原则
(一)强调以学生为中心 1、要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
返回
需要的材料和资源:
(1)技术方面:2至3人共用1台计算机(要求: 与Internet相连、具有多媒体软件、字处理 软件、图像处理软件、网页制作软件、 Internet浏览器和收发e-mail的软件),投 影仪。
(2)印刷材料:小学自然常识四年级教材, 各类动物画册或百科全书。
(3)所有的Internet资源
(4)将各个小组制作的电子作品进行交流、 展示,由此得出各个大类的正确定义。
(5)把各个小组的电子讲稿或网页组合, 得出一个完整的动物的种类-----脊椎动物的 调查结果电子讲稿或网站。
(6)交互性的练习,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 行考核。
返回
六、学习内容和方法的调整
(1)对有特殊需要的学生:化解一定的 难度,给予更多的关心。制作电子讲稿及 网页的要求可以降低。分组时将有特殊需 要的学生与合适的伙伴结成小组。
各组将自己找到的有关资料及总结的 动物特征制作成电子讲稿或网页。最后把 各组修缮后的电子讲稿或网页,组合成一 个完整的总结性的有关脊椎动物的电子讲 稿或网站。本单元内容需要利用课余时间, 此时各组可以通过e-mail加强之间的联系, 还可以与老师进行沟通。
二、单元目标: 掌握脊椎动物各大类的特征,包括体表、
复习
教师
知识的传授 者、灌输者
转变
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
帮助者、促进者、引导者
学生
转变
知识灌输的对象
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
第四章 以学为主的教学系统设计
第二节 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 的原则、方法与步骤
学习目标
理解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的原则 掌握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的方法与步骤 掌握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教案模板的组成 了解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理论研究中易出现
的几种偏向
案例:《动物的种类-------脊椎动物》
一、单元概述
教师先以鱼类为例开始本单元内容的教 学,提示学生本单元的学习重点以及要达到 的目标。使学生通过查阅老师提供的资料并 根据要求上网搜索相关的资料,了解5大类脊 椎动物的特征,并通过同学之间的互相讨论, 自己总结哺乳类、两栖类、鱼类、爬行类的 外形特点、生活习性等。资料搜索及小结的 过程分组实现,每组负责一类动物。
主动性,要能体现出学生的首创精神; 2、要让学生有多种机会在不同的情
境下去应用所学的知识; 3、要让学生能根据自身行动的反馈
信息来形成对客观事物的要 作用
实际情景具有生动性、丰富性, 有利于学习者对知识的意义建构。
可以通过视频、动画或通过实地 的观察给学习者创设有利于学习者进 行意义建构的接近于现实生活的情景。
(三)强调“协作学习”对意义建构的关 键作用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者与 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对于学习内容的 理解(即对知识意义的建构)起着关键性 的作用。学生们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 一起讨论和交流,共同完成对知识的意 义建构。
(四)强调对学习环境(而非教学环境)的 设计
学习环境是学习者可以在其中进行 自由探索和自主学习的场所。在此环境 中学生可以利用各种工具和信息资源(如 文字材料、书籍、音像资料、多媒体课 件以及Internet上的信息等)来达到自己 的学习目标。
(2)学生利用网络或教师所提供的各类动物的资料, 进行其他几类动物的学习。每个小组分配一类动物进行 搜索,收集各类动物的具体例子,总结出各类的特征。 主要包括外形特点、生活环境、呼吸、繁殖方式等。
返回
(3)确定一个主题,学生把收集到的资料 利用PowerPoint或FrontPage整理成电子讲稿 或网页。
(一)学习目标的分析 进行教学目标分析的目的,是为了确定
当前所学知识的“主题”。由于主题包含在 教学目标所需的教学内容(即知识点)之中, 通过教学目标分析得出总目标与子目标的形 成关系图,即意味着已经列出为达到该教学 目标所需的全部知识点,据此即可确定当前 所学知识的主题 。
脊椎动物 鱼类 爬行类 两栖类 鸟类 哺乳类 体表特征 呼吸特征 繁殖特征 运动特征
返回
五、学习过程:
本计划适用于已掌握各种所需技能的学生,包括收 集Internet中资料、用PowerPoint制作电子讲稿、用 FrontPage制作网页等。学生结成2至3人一组,共同使 用1台计算机进行学习及操作,
(1)教师以鱼类为例,播放电子讲稿范例或网站范 例,介绍鱼类的体表、呼吸、繁殖、运动等特征,学生 通过观察得出鱼类的特征,总结出什么是鱼类,并籍此 了解电子作品制作的基本要求。
(五)强调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支持学生 的“学”(而非支持“教”)
媒体和资料并非用于辅助教师的讲 解和演示,而是用于支持学生的自主学 习和协作式探索。对于信息资源应如何 获取、从哪里获取,以及如何有效地加 以利用等问题,是主动探索过程中迫切 需要教师提供帮助的内容。
(六)强调学习过程的最终目的是完成意 义建构(而非完成教学目标)
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中,由于强调学 生是认知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 所以是把学生对知识的意义建构作为整 个学习过程的最终目的。整个教学设计 过程紧紧围绕“意义建构”这个中心而 展开,不论是学生的独立探索、协作学 习还是教师辅导,都要有利于完成和深 化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二、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的方法与步骤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