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杭州至宁波铁路客运专线第Ι标段
施工作业指导书
(墩身)
编制:
复核:
审批:
中铁三局集团五公司
杭甬铁路客运专线项目经理部架子九队
二OO九年五月
墩身施工作业指导书
1编制目的
明确墩身施工作业的工艺流程、操作要点和相应的工艺标准,指导、规范墩身施工。
2编制依据
《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
《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
《客运专线铁路高性能混凝土实施细则》
《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
《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0-2005)(经规标准[2005]110号);
《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3-2005)(经规标准[2005]110号);
《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03);
3准备工作
1)、凿除旧混凝土顶面浮浆,清除浮渣,修整连接钢筋。
2)、在新浇墩身底面精确定出中线、轴线、水平、画出墩身底面平面位置。
4模板加工及安装
墩身所用模板及支架必须具有足够的刚度、强度、和稳定性,能足够承受新浇混凝土的重力、侧压力及施工中产生的其他荷载。
模板支架支撑于可靠的基础上,并有足够的支撑面积和排水措施。
墩柱采用大块拼装式定型钢模板施工,圆端形墩曲面部分及矩形墩圆抹角部分采用特制的曲面钢模,矩形空心墩内部采用组合钢模板拼装。
模板框架采用型钢,加劲肋采用扁钢。
模板接缝为企口接缝形式。
模板由具有专业资质的厂家制作,以保证加工精度;模板加工、试拼组装,检验合格后,涂油防锈。
模板进场按技术质量下发的模板验收程序进行验收。
墩身模板试拼完成在正式安装前,对模板进行除锈打磨,并均匀涂刷脱模剂。
模板安装连接要牢固,保证其整体性;模板接缝严密,不漏浆;脚手架、工作平台等不
得与模板、支架连接。
空心墩模板分下部实心、中部空心、上部实心三次立设,实心墩、双柱墩模板一次立设完成。
拼装模板应在平整的场地进行,挤紧板缝,控制肋间距。
拼钉木模的钉头,应钉平板面。
凹入板面内的钉坑用油灰摸平。
拉杆采用Ф25的可拆式拉筋螺栓并配以垫圈。
安装拉杆时,模内设临时支撑,以确保墩身身位置正确,拆模后用以墩身身混凝土配合比相同的沙浆填实孔穴。
外箍筋用槽钢箍,以钢板在四周用螺栓连结。
所有构件必须均匀的密贴于支撑构件上,空隙处应加以契垫。
用普通螺栓连接钢箍时,至少用两个螺母。
安装好后的模板满涂隔离剂,板面平整,接缝严密。
墩身模板立设完成后,检查模板安装误差及加固情况,主要检查轴线偏位、表面平整度、相邻模板错台、预留孔位等指标,自检完成并经监理检查合格后进行墩身砼浇筑。
模板允许偏差
5钢筋加工及安装
钢筋加工及安装严格按照施工设计图及相关定型图进行。
5.1钢筋焊接
5.1.1钢筋焊接人员
焊接人员必须持有焊工证,经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并定期对焊工进行培训。
5.1.2焊接原材料
根据设计要求选择所需钢筋,焊条品种、规格,每批钢筋、焊条必须有出厂合格
证和试验资料。
1)、钢筋:
(1)钢筋的牌号、级别、强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2)钢筋表面应清洁,不得有裂纹、结疤、折叠和铁锈。
(3)外观合格的钢筋每批必须符合拉伸(抗拉强度、屈服点、伸长率)和冷弯要求。
2)、焊接方法及工艺
A、闪光接触对焊
B、电弧焊接
一般以闪光接触对焊接钢筋,焊接时应在工地平面内焊接,个别情况方可在脚手架上施焊。
(1)、闪光对焊接头
①闪光对焊气温≥0℃,焊毕钢筋完全冷却后方可挪运。
②接头周缘应有适当的墩粗部分,并呈均匀毛刺外形。
(2)、电弧焊接接头
①搭接焊
A、双面搭接焊
B、单面搭接焊
a、一般采用双面搭接焊,无条件施焊时采用单面搭接焊。
搭接焊时采用两点固定,且固定端离接头端部20cm以上。
b、搭接接头的端部位应预弯,且搭接钢筋的轴线位于同一条直线上。
c、焊缝高度h及焊缝宽b应满足下表。
②帮焊:
a、帮焊时采用四点固定,且固定点离接头端部20cm以上。
b、帮条宜采用与被帮钢筋同型号,同级别的钢筋。
3)、注意事项:焊接件检查试验
(1)、受力检验试验:a数量:同类型焊件以200个作为一批,从中取6个试件。
(2)、方法:3个抗拉试验,3个冷弯试验。
(3)、焊接接头检验:a数量:同类型焊件数量的10%,且不少于3件。
(4)、方法:见表二。
电弧焊和闪光
注意事项:(1)在无条件施焊时,对直径25mm及以下的钢筋,方可采用绑扎搭接。
(2)搭接接头应分散布置,配置在“同一截面”内的受力钢筋受弯受拉区不大于50%,轴向受拉不大于25%,受压不受限制。
(3)施工过程中分不清受拉受压时,按受拉处理。
(4)、焊工必须穿焊工服,戴电弧罩,高空作业时,需配戴安全绳。
(5)、焊机要加盖遮雨棚,焊把线,焊接地线在外皮应无破损,焊接地线应与钢筋接触良好。
(6)、在脚手架上焊钢筋时,上吊钢筋必须支护牢固。
5.2钢筋绑扎
除设计及定型图有要求外,箍筋应与主筋垂直箍紧,在箍筋与主筋交叉处以铁丝绑扎。
构件拐角处的交叉点全部绑扎,中间平面部分交错绑扎。
绑扎接头的两端应向墩身身内侧弯曲。
接头应设在与柱的角部相交处,且沿柱的方向交错布置。
钢筋绑扎接头的最小搭接长度
注:⑴、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除符合上表外,在受拉区不得小于250mm,在受压区不得小于200mm;
⑵、d为钢筋直径。
6钢筋保护层
钢筋与模板之间用水泥沙浆垫块支垫,其强度不得低于设计混凝土强度,垫块应相互错开,分散布置,不得贯通同一截面。
钢筋保护层允许偏差
钢筋安装允许偏差
7混凝土施工
7.1墩身混凝土的浇筑
1)、凿除承台面上的混凝土浮浆,用高压水清洗干净;整修连接钢筋;测定基顶中线、标高,绑扎墩身钢筋。
2)、浇筑前,对模板、钢筋和预埋件进行检查,模板内的杂物、积水和钢筋上的污垢应清理干净;模板缝隙填塞严密。
3)、检查混凝土的和易性和坍落度。
4)、浇注混凝土使用的脚手架,应便于人员与料具上下,且必须保证安全,必须与固定模板用的脚手架分离。
5)、混凝土的分层浇筑厚度不宜超过30cm,串筒离混凝土面高度不大于2m。
6)、桥墩一次连续浇注,尽量不留施工缝。
若需设置施工缝时,则做好接缝处理,埋设连接钢筋等,结构物顶部45cm以内不准设置施工缝。
7)、混凝土浇筑必须连续进行,如因故必须间断时,其间断时间小于前层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允许间断时间需经试验确定。
若超过允许间断时间,按施工缝处理。
8)、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要注意观测:
①所设置的预埋件、预留孔、预埋支座板的位置是否移动,若发现移位应及时校正。
②预留孔的成型设备应及时抽拨或松动。
③模板、支架等支撑情况及保护层,如有变形、移位或沉陷,应立即校正并加固,处理后方可继续浇筑。
④混凝土浇筑完成后,终凝后洒水养护。
拆模后及时用塑料膜封闭墩身,洒水养护。
混凝土墩身允许偏差
8注意事项
1)施工前将模内杂物和钢筋上油物清理干净,模内不得有积水,模板缝隙空洞应堵塞不漏浆。
2)墩身混凝土浇注时,模板不得与脚手架、人行通道联结。
3)混凝土浇注过程中应经常检查模板、钢筋及预埋件的位置、尺寸是否正确。
4)使用搬用模板时,要轻拿轻放。
使用完毕后,要及时清理休整,涂油防锈、防腐。
存放按要求按规格分类堆放,并做好防雨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