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庭功能稳定性
认识耳朵的结构
外耳包括:耳廓、外耳道 中耳包括:鼓膜、鼓室、听小骨、咽鼓管 内耳包括:半规管、前庭、耳蜗
1. 人的前庭是什么器官?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前庭是人体平衡系统的主要末梢感受器官,人的 耳朵分为外耳、中耳和内耳 (内耳又称 迷路) , 前庭就在人的内耳中,是内耳器官之一,由三个 半规管和球囊、椭圆囊组成。它和耳蜗紧密相连, 总称位听器官。前庭器官小且复杂,弯弯曲曲硬 管里套着软管,半规管内和球囊、椭圆囊内还充 满着叫内淋巴液的液体。前庭器官有特殊的解剖 结构和功能特征。
?前庭器官能接受身体或头在空间做直线或 旋转运动的刺激产生位觉。当过度刺激前 庭器官会诱发许多反射性反应,如位觉躯 体性反应、位觉感觉性反应、位觉植物性 反应,其反应程度与刺激强度、前庭器官 功能稳定性有关。本实验用转动方法观察 旋转对人体的影响,并根据反应的程度评 定前庭器官功能的稳定性。
?实验设备和材料: ?旋转椅,血压计, 评分表,皮尺,秒表.
? 二、前庭分析器受刺激时躯体性反应的观察
? (一)运动反射观察法 1.用粉笔在旋转椅正中的地面上画一条直线,6—7米长。 2.受试者坐在旋转椅上,双脚沾点水,头前倾30o,闭眼, 以两秒钟一周的速度均匀地旋转10周,旋转椅停止转动 后立刻抬头睁眼并站起来沿直线行走,尽量控制自己沿着 直线行走。 3.一人在旁边保护,并测量行走的脚印与直线之间的垂直 距离,记录试验结果。 4.试验结果分析,按四级分制评分。 a:旋转停止后,沿直线全程正常行走,偏离直线不超过 0.25米者,属于前庭稳定性好,可评为5分。 b:旋转停止后,沿直线全程正常行走,偏离直线不超过 0.5米者,得4分。 c:旋转停止后,沿直线全程行走不超过1.0米者,得3分。 d:旋转停止后,2秒钟站不起来,或行走时偏离1.0米以 外者,属前庭分析器不稳定,评分给予不及格。
3. 前庭与眩晕有什么关系?
? 眩晕是一种运动性或位置性幻觉,是体内病理、或生理 性位置觉刺激与大脑高级感觉中枢的冲突,是人体平衡 系统功能紊乱的表现,包括患者自身旋转感或周围景物 旋转感、摆动感、漂浮感、升降感及倾斜感等。而那些 头重、昏昏沉沉的感觉及晕厥则不属于眩晕范畴。 人体平衡系统也是由感受器、传入神经、平衡中枢、传 出神经和效应器组成。内耳前庭是人体平衡系统的主要 神经末梢感受器官(其次为视觉和本体感受器)。三者 只要其中任何一种感受器向中枢传入的冲动与其它两种 感受器的传入冲动不协调一致,便产生眩晕。另一方面, 因内耳前庭神经系统是维持人体平衡功能的主系统,且 与全身其它系统存在广泛联系,其自身疾患或其它系统 疾患累及前庭系统均能导致眩晕。故眩晕多由内耳前庭 系统不协调引起,约占眩晕病例的 70%。
?某些运动项目的运动员和航空航海等工作 人员,前庭分析器的稳定性不高,就会直接影 响运动成绩和工作.有系统地参加体育锻炼, 能提高前庭器官的稳定性.也就是说,即使前 庭器官受到较强烈的刺激,所引起的反应也 会变小.
?实验目的:
?掌握前庭功能稳定性的测定方法及稳定性 高低的评定方法。
?实验原理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