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工程为某地区高速公路一段设计,该工程的实施将对带动该地区经济发展、方便地方人民群众生活起到积极作用;也是联系本地与外界的一条重要通道。
本次设计的路段是陕西延安至吴起高速公路A2段,全线采用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全程5.5公里,设计速度为100公里/小时,路基宽度为26.0米。
依据老师所给的资料,通过对k0+000—k5+500路段的原始数据的分析,根据该路段的地质情况、地形、地物及水文等自然条件的特点,依据交通部颁发的公路工程标准、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并运用纬地道路设计软件、AutoCAD对公路的路线平面线形、纵段面线形与横断面、路基路面进行了设计与计算,绘制出路线平面图、纵段面图、横断面图、直线曲线转角表、纵坡竖曲线表、标准横断面图、路基设计表、路面结构设计图、土石方数量表以及相关的其他图表,并且编写各部分相应的设计说明书等。
通过这次设计不但了解建设公路的各个步骤, 而且也能熟练的运用AUTOCAD进行制图.关键词:经济发展陕西延安至吴起高速公路纬地道路设计 AutoCADAbstractThis works for a while in an area highway design, implementation of the project will promote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e region , to facilitate local people's lives play an active role ; is also an important channel to contact the local and the outside world. This section is designed toWu Qi highway A2 segment Yan'an , Shaanxi , across the board with a two-way four-lane expressway standard , the entire 5.5 km , the design speed of 100 km / h , roadbed width of 26.0 meters .Based on the information given by the teacher , through the k0 +000- k5 +500 sections of the original analysis of the data ,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geological conditions of the road , terrain , terrain and other natural hydrological conditions , issued by the Ministry of Transportation highway engineering standards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specifications , and the use of latitude to road design software , AutoCAD horizontal alignment of the road route , longitudinal section and cross-sectional surface alignment , road embankment is designed and calculated to draw out the route plan , longitudinal section view of the Hengduan surface chart , line graph corner table , longitudinal vertical curve table , the standard cross-sectional view of roadbed design tables, pavement design , earthwork number of tables and other graphics -related , and each part of the preparation of the corresponding design manual. Through this design not only understand the various step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road , but also be able to skillfully use AUTOCAD drawing .Keywords : Economic Development Yan'an Expressway to WuQi WeiDi in road design AutoCAD第一章绪论1.1道路技术等级确定由交通量组成表,折算成以小客车为标准进行计算,见表1-1-1:表1-1-1车辆换算表计算远景设计年限平均昼夜交通量由公式(2-1)计算Nd =N(1+γ)n-1式中 Nd—远景设计年平均日交通量,辆/日;N—起始年平均日交通量,辆/日;γ—年平均增长率,取8%;n—远景设计年限,取20年;所以Nd=9510×(1+8%)20-1=41043(辆/日)根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 ,拟定该条道路为双向四车道的高速公路,设计车速为100km/h,设计采用的服务水平为一级,采用整体式路基。
1.2设计依据主要设计依据为:(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2)《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3)《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4)《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_2004);(5)《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6)《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JTG D60-2004);(7)《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8)《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 5768-1999);(9)《公路工程预算定额》(JTG/T B06-02-2007)。
1.3 设计标准依据交通部颁发的《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本着公路建设标准与交通量相适应的原则,并且考虑辅道工程在本高速公路工程中的地位、作用以及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功能要求,结合既有工程技术指标情况,采用主要技术指标表如表1-1:表1-3-1主要技术指标表序号指标单位技术标准1 设计速度km/h 1002 路基宽度m 263 行车道宽度m 2×7.54 土路肩宽度m 2×0.755 硬路肩宽度m 2×36 中央分隔带宽度m 2.07 桥涵设计荷载公路Ⅰ级8 平曲线最小半径m 10009 最大纵坡% 1.110 竖曲线最小半径m 1500011 设计年限20年12 路面结构类型沥青路面13 公路等级高速公路第二章路线2.1平面设计2.1.1线形设计一般原则(1) 平面线形应与地形、地物相适应,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在地势平坦的平原微丘区,路线以方向为主导,平面线形三要素中以直线为主;在地势起伏很大的山岭重丘区,路线以高程为主导,为适应地形,曲线所占比例较大。
直线、圆曲线、缓和曲线的选用与合理组合取决于地形地物等具体条件,不要片面强调路线以直线为主或曲线为主。
(2) 保持平面线形的均衡与连贯1)长直线尽头不能接以小半径曲线。
长直线和大半径曲线会导致较高的车速,若突然出现小半径曲线,会因减速不及而造成事故。
2)高、低标准之间要有过渡。
同一等级的道路由于地形的变化在指标的采用上会有变化,同一条道路按不同设计速度的各设计路段之间也会形成技术标准的变化。
(3)平曲线应有足够的长度汽车在曲线路段上行驶,如果曲线过短,司机就必须很快的转动方向盘,这样在高速行驶的情况下是非常危险的。
同时,如不设置足够长度的缓和曲线,使离心加速度变化率小于一定数值,从乘客的心理和生理感受来看也是不好的。
当道路转角很小时,曲线长度就显得比实际短,容易引起曲线很小的错觉。
因此,平曲线具有一定的长度是必要的。
2.1.2平面设计方法(1)平面设计的重点公路平面设计的重点是选线和定线,在满足技术标准的前提下,路线距离短,挖方量少,土石方平衡时公路平面的主要内容。
(2)平面设计的具体步骤和要求资料收集现场踏勘2.1.3路线方案比选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并结合路线方案选择的综合考虑因素,陕西延安至吴起A2段高速公路设计初步拟定三个比选的方案,各方案技术指标如下:(1)方案一(1)各点坐标及其控制点起点A(2430889.7,2067700.1),终点 B(2432011.3,2062438.2)路线全长5500米;曲线全长2807米,共有4个控制点。
本方案共沟渠7条,穿越各种道路共6条,计划改道1处,需建立桥梁5座(2)方案二1)各点坐标及其控制点起点A(2430889.7,2067700.1),终点 B(2432012.1,2062423.6)路线全长5500米,曲线全长3061.6米,共有5个控制点。
本方案共沟渠5条,穿越各种道路共4条,计划改道1处,需建立桥梁3座方案比选及确定(1)方案比较1)方案一选在离村庄较近的地方,对民居的影响稍大,占用农田较多,故从经济角度考虑,该路线投资相对较高。
高架桥部分为直线且位于大坝和乡道相交处,有利于实地放线,也有利于桥的修建,同时也降低了建桥的技术措施和施工的难度。
2)方案二它的选线与方案一较为类似,选线取在村庄之外,不隔离村庄,基本无扰民问题,此线路穿过一个幼苗经济林,直接从山上经过,。
但该方案不穿过幼苗经济林、打谷场、鱼塘,从经济角度考虑,该路线投资相对较少。
并且该方案的平曲线半径更大,对行车的舒适性和安全性来说是非常有利的,它的路线长度也较小,这无疑要少占农田,不仅减少了工程量,也减少了公路的修建费用,。
(2)综合评价由以上两个方案的经济、技术指标的比较可知,方案二不涉及拆迁问题且三个方案沿线经过的设施等大体相当。
综合以上二个方案几个方面的比选,选择第二个方案为最优,因为在同等地形条件下,它的选线占绝对优势。
由于沿线均为平原区,可以更好的做到填挖平衡,且能够不占用更多的良田,从这一角度和其他的经济角度考虑,方案二是更优的。
综上所述,选定方案二作为设计方案(方案比选图见附图方案比选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