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君子兰组织培养的研究

君子兰组织培养的研究

课题名称:君子兰组织培养的研究
论文开题报告
学生姓名学号导师姓名
课题名称君子兰组织培养的研究
1选题依据(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3000字左右,附主要参考文献)
1.1 研究目的:
君子兰(Clivia miniata Regel)为石蒜料属多年生常绿草本,其植株文雅,株型俊秀,有君子风姿,花如兰,而得名。

宜盆栽室内摆设,为观叶赏花,也是布置会场、装饰宾馆环境的理想盆花。

它一般采用分株法进行繁殖,因母株萌芽少, 特别是优良品种产生小芽更少, 因此君子兰繁殖速度慢, 繁殖量少。

用种子繁殖, 实生苗不但容易产生变异, 而且小苗生且长慢。

为了加快君子兰的繁殖, 国内外已将茎、叶、花瓣、花丝、根等器官作外植体进行了离体繁殖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在种子组织培养过程中, 发现种子在培养基上不仅能像在播种基质中一样萌发, 而且能通过诱导产生愈伤组织分化成苗, 能大大提高繁殖系数。

1.2 研究意义:
(1)君子兰的有性繁殖后代为高度杂合型, 亲本的优良性状不能通过杂交得到稳定保存。

目前, 君子兰的繁殖多采用分株、种子繁殖方式, 获得的新植株可以保持其母本原有的性状, 不会发生变异。

而分株繁殖每年每株仅可分得1- 3株, 增殖倍率不高, 极大地限制了君子兰的生产和开发。

近年来, 采用君子兰种胚进行快速繁殖, 以提高其繁殖系数。

目前, 随着花卉业的迅猛发展, 君子兰新的优良杂交品种不断涌现。

为了提高君子兰的繁殖速度, 许多学者开始探索通过组织培养快速繁殖君子兰的新途径。

(2)君子兰花期长达3个月, 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经济价值也很高。

君子兰的离体繁殖, 为君子兰工厂化生产提供了可行的途径。

君子兰组织培养的条件可以严格控制, 不受时间、季节限制, 因此, 已成为君子兰种苗繁殖的重要手段, 并已在商业化生产中显示出其优越性。

(3)正常君子兰植株,繁殖方法有分株繁殖和种子繁殖,要经过3—5年培育, 才能开花结实;有性繁殖系数一般一次产生100粒左右的种子, 有性繁殖中, 同一品种授粉率低, 同株
授粉结实率更低, 并且后代生活力减退。

因此君子兰繁殖一般采用不同品种授粉, 后代变异, 难以保持优良品种的种性。

分株繁殖一般在3~4 月间进行, 将母株周围产生的小苗切离, 另行种植。

靠分株繁殖, 平均每年分不出1 株。

也可采用播种繁殖。

大花君子兰需人工授粉方可结实,约8—9个月后果实成熟, 一个果实具种子1~40 粒,总的增殖倍率不高, 难以满足由于人们精神文化需求的日益增长对花卉的大量需求。

我们拟通过组织培养技术, 大量快速繁殖, 在短期内获得纯度高、数量大、和母本一致的名贵品种后代, 这样不仅可满足国内人们生活的需要, 而且可以以试管苗出口。

(4)君子兰采用组织培养繁殖,可在短期内获得大量可用于栽培的君子兰幼苗, 年增殖率达数百万倍, 尤其对于珍稀、优、新品种的培育和繁殖是非常有价值的方法。

采用茎尖培养还可去除病毒, 解决因长期无性繁殖导致病毒积累而引起的观赏植物品质下降问题。

利用组织培养技术还可以有效地保存植物种质资源。

2.2研究方法
(1)材料的消毒先用自来水冲洗外植体数分钟, 并用肥皂水洗耐表面, 再用白来水冲洗干净, 然后在无菌条件下用75 % 乙醇浸泡30 秒, 放进5 % 次氯化钠消毒10 分钟, 或用饱和漂白粉上清液消毒30 分钟(另根据外植体的部位而变动消毒时间) , 最后用元菌水冲洗5 次。

根据不同外植体切割或不切割, 接种于不同培养基中
(2)试验了MS 、B5 、ER 、SH、White五种基本培养基; 并在M s 培养基的基础上添加不同激素、生长素, 共设计了5种培养基。

接种材料放置于24—28℃, 10 小时光照的培养室内培养。

(3)不定芽产生后, 分二种方法进行培养: 一是转入固体分化培养基, 一是转入液体培养基。

(4)试管苗的生长发育需要一定的光照和温度。

组培室的温度应在20~25℃, 每日给光照8~12h, 光照强度为1 500~2 500lx , 生根阶段可适当提高光照强度,以利于小苗生根, 提高幼苗移栽成活率。

若采用自然光照, 则较灯光照明的幼苗素质好, 能更好适应移栽后的新环境。

2.3技术路线
预算支出按下列顺序填写:1、论文课题调研费;2、实验材料费;3、仪器设备费
4、学位论文答辩;
5、不可预见费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