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君子兰种子离体培养的研究邓小敏雷家军薛晟岩北方园艺-2008年2期
摘要:试验对君子兰品种‘油匠’、‘胜利’、‘和尚’的种子离体培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直接从果实中剥离而采用70%酒精10s+O.1%升汞8min的消毒效果最好,污染率仅5.68%。
基因型对种子组织培养的影响较大,‘油匠’的种子较易于诱导出愈伤组织,诱导率可达72.97%。
‘胜利’的种子最适诱导培养基为MS+2,4-D2mg/L+BA2mg/L,其诱导率为52.94%,最适分化培养基为MS+NAA1mg /L+BA1mg/L,分化率达72.22%。
君子兰种子在培养基上诱导产生愈伤组织并能大量分化成苗,对君子兰组培工厂化生产有较大意义。
2.大花君子兰单细胞培养再生绿色植株宋锡全马一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
学版-1999年3期摘要:以大花君子兰瘤状结构的胚性愈伤组织为单细胞培养来源,在附加2mg/LKT,1mg/L,2,4-D及3%蔗糖的MS基本培养基上培养,诱导出的愈伤组织经同一诱导培养基长期工培养后形成幼苗,将较大的幼苗转入状苗生根培养3基上继代培养形成再生绿色植株。
3.低温对君子兰愈伤组织的长期保存作用于惠敏霍丽云等山东师范大学学
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2期摘要:以大花君子兰的愈伤组织为实验材料,将愈伤组织置于4℃和10℃两种低温条件下保存近一年,每30天测定一次各愈伤组织的存活率和分化能力,并与常温条件下保存的愈伤组织相比较,发现长期的低温条件对君子兰愈组织的正常生长发育有较好的保存作用。
4.君子兰(CliviaminiataRegel)胚培养及快繁技术的初步研究王晓丽杨福吉
林农业大学学报-1998年2期摘要:本研究以胚胎发育指数(PF值:胚长/种子长)大于0.5的未成熟胚和成熟胚的为外植株,在几种培养基上培养,获得也愈伤组织,中间体和再生植株,同时获得由胚生长的君子兰的小分蘖株。
5.君子兰的离体繁殖周南Peng 农业科技通讯-2002年10期
6.君子兰的无性繁技术李翠芳陈东明索永建河北林业科技-2007年5期摘
要:君子兰的无性繁殖是指利用君了兰的营养器官(茎、根)进行繁殖的方法.有扦插、插根、分株繁殖、分割老茎、组织培养等方法,其扦插和分株应用较多.组织培养由于技术不太成熟,没有推广应用.合理、正确的应用无性繁殖技术,可有效的繁殖彩兰,挽救彩兰、绿兰品种,确保芽变成活等.因此,必须掌握君子兰的无性繁殖技术.[第一段]
7.君子兰快速离体繁殖研究林淦韩萍王海燕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15期摘
要:试验表明,君子兰叶片组织无菌条件接种于添加1.2mg/LBA+2.0mg/LNAA+
0.8mg/L2,4-D的基础培养基(细胞诱导分生培养基)中,培养28d,叶片细胞逐渐增
殖培养生成芽苗;将芽苗切割分离接种于0.9mg/LBA和0.5mg/LNAA的芽苗增殖培养基中,无菌培养12d后,君子兰芽苗诱导生成幼苗;将君子兰幼苗转接入含激素
0.1mg/LNAA的生根培养基中,培养20d后,幼苗诱导生根形成完整的君子兰小植株。
8.君子兰无性系组培繁殖试验研究夏万由种子-2004年5期摘要:利用君子兰
的幼叶作外植体,通过在MS培养基中添加植物激素的方法,诱导出愈伤组织,进一步诱导分化出芽和根,并对过程中植物激素、有机质和外植体的生理年龄等因素的影响作了初步分析。
9.君子兰叶片组织培养研究初报赵妮邹志荣刘青林陕西农业科学-2005年4
期摘要:采用多因素正交试验对君子兰叶片的组织培养进行了研究。
试验表明,采用MS+NAA2.0mg/l+2,4-D4.0mg/l+BA2.0mg/l+糖5%培养基,叶片正面向下的接种方式对君子兰叶片进行组织培养,可以延长叶片的培养时间,防止“褐变”
的发生。
10.君子兰组织培养刘福平林丽仙亚热带植物通讯-2000年3期摘要:君子兰
幼苗茎、叶均易于诱导愈伤组织,在诱导培养基上继代培养,既可愈伤组织扩大也可促进芽分化成苗。
11.君子兰组织培养与快繁技术研究进展叶露莹亚热带农业研究-2006年3期摘
要:综述了君子兰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技术的研究进展,指出了应注意的问题,并分析了君子兰组织培养在快繁上应用的优越性与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