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刮板输送机安装方案1.1 编制依据GB50270《连续输送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1《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GB50236《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HGJ229《工业设备、管道防腐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HG20201《化工建设安装工程起重施工规范》;HG20237《化学工业工程建设交工技术规定》。
招标文件1.2 施工准备1)进行图纸会审并形成记录;2)对其到货的埋刮板输送机进行现场察看,阅读其安装说明及试运转要求。
3)编制施工方案并获得监理单位(或其它相应权力部门)的批准, 对施工班组进行技术交底。
4)开工前对进场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健康及环境保护教育方面的岗前教育;5)就有关技术标准、规范和施工方案进行技术交底,并形成记录。
6)开箱检查对业主供应的设备要有业主、供货厂家、监理、安装单位四方共同参加。
开箱检查按下列程序进行:(1)检查包装物是否损坏,如有损坏做出记录。
(2)查验产品合格证、安装使用说明书等技术资料是否齐全,是否符合材料清单中的要求。
(3)点验实物:按装箱清单对实物进行清点,检查数量是否齐全。
a)钢结构的检查:预组装的钢结构,分解运输的各独立构件应涂以底漆并进行编号,其附件及联接零件等单独进行标记;用直升机吊装的构件,尚应标明构件的质量、重心位置和定位标记。
b)对钢丝绳进行外观检查时,如发现绳盘损伤、包装损坏、钢丝锈蚀或其他缺陷,应会同有关方面详细检查并采取有效措施,否则不得交付安装。
c)所有的机械设备,应检查是否按设计配备了地脚螺栓、垫圈、螺母和防松装置。
d)电气装置的检查应按现行的《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执行。
(4)开箱各方代表在开箱记录上签字7)设备入库保管(1)除零件和某些附件外,钢结构可堆存在露天场地上,但堆存时不得接触地面;各构件应稳固地堆存在垫块上,堆层的高度不得超过 1.5m;桁架应直立堆存,各构件上不应积水。
支点布置应防止局部应力过大和结构变形等。
(2)钢丝绳应保管在材料库内;施工过程沿线存放时,绳盘应稳固地支承在垫块上,距离地面不得小于0.2m,绳盘上应复盖防护物。
(3)电气装置的保管应按现行的《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执行。
8)安装辅料准备根据施工方案或预算准备安装辅料,一般应包括焊条、氧气、乙炔、平垫铁、斜垫铁、清洗剂、润滑脂、油漆。
9)主要施工机具准备10)作业条件准备(1)图纸会审并完成设计技术交底;(2)现场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已建立并已正常运行;(3)施工方案审批;(4)土建基础验收并完成中间交接;(5)必要电源接至现场;(6)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7)施工场地周边清理干净。
1.3 施工工艺1.3.1 工艺流程1.3.2 工艺操作过程1)测量放线用经纬仪确定输送机纵向中心线,与基础实际轴线偏差应不大于20mm。
同时放出输送槽轴线并引出母线。
2)支架安装支架组装按前、后、中顺序进行。
支架的几种型式如图所示。
由于土建预埋件的位置、标高误差,使之很难完全满足安装要求,同时考虑支架制造误差,安装前应逐个埋件测量,必要时对支腿进行修正,埋件进行延伸,保证支架安装达到下列要求:(1)支架中心线与输送机中心线应重合,其偏差不应大于3mm;(2)支架中心线与直线度偏差在任意25m内不应大于5mm;(3)在垂直于支架纵向中心线的平面内,机座(架)横截面对角线差不应大于平均长度的3/1000 ;(4)支架对建筑物地面的垂直度偏差不应大于间距的2/1000 ;(5)支架的间距误差不应大于1.5mm,高低差不应大于间距的2/1000 ;(6)支架接头处的左右偏差和高低差均不大于1mm;(7)检查符合要求后补刷油漆,漆种、色泽应与原构件一致。
3)机槽的安装机架安装完毕,并固定牢固后,进行机槽的安装,并应达到下列要求:(1)应按每段机槽上标出的连接顺序号依次组装;(2)输送机头、尾和中间机槽两侧对称中心面对输送机纵向中心面的对称度,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输送机头、尾和中间机槽两侧对称中心面(3)各段机槽法兰内口的连接应平正、紧密贴合,其错位不应大于2mm,且刮板链条运行前方的法兰口应稍低,不允许接口法兰和导轨处有上下、左右的错位;(4)输送机头部应焊牢在平台或支架上,各段机槽安装后,应沿长度方向朝尾部伸缩,其横向不应有移动或晃动现象。
4)驱动装置的安装,埋刮板输送机传动形式如下图所示。
(1)驱动装置安装在基础或机架上,用垫铁或铜皮调整,用钳工水平仪、千分表进行找正、找平,找正、找平后应牢固地固定在基础或支架上,运行中不应有位移或晃动的现象(2)大小链轮的中心面应重合,其偏差不应大于两链轮中心距的2/1000 ;5)刮板链条的安装(1)刮板链条组装前,应逐接清洗;链条关节转动应灵活;(2)刮板链条运行方向应与头部头轮旋转方向的指示箭头一致;(3)刮板链条与机槽的最小侧间隙应符合下表的规定刮板链条与机槽的最小间隙(mm)6)附件安装输送机的附件包括电机保护装置,减振装置、清扫装置、料层指示装置、料高调节装置、过载保护装置、短链报警装置等,所有附件安装完毕后必须经过检查确认。
(1)张紧装置调节应灵活,刮板链条松紧应适度,尾部张紧装置利用的行程不应大于全部行程的50%;(2)对于小车式张紧装置,小车滑动应自如;行走轨道的中心线与输送机机槽纵向中心线应重合,其偏差不应大于4mm;(3)张紧链轮拉紧后,其轴线对输送机纵向中心线的垂直度偏差不应大于2/1000 。
(4)耐磨型输送机内的耐磨材料在现场粘结时,应符合设备技术条件的规定,且粘结应牢固、可靠。
(5)除刮板链条销轴外,所有螺杆、滑轨、轴承、传动部件以及减速器内,均应按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加注润滑剂。
(6)热料型输送机,其水夹套应进行严密性试验,在0.3Mpa 压力下保持5min 应无泄露现象。
(7)对于气密型输送机,应进行整机气密性试验,壳体在0.3Mpa 的压力下保持5min 内的气压降不应大于50Pa。
7)试车空负荷试车:(1)空负荷试车的条件:a)前述工作全部完成,并符合要求。
b)相关的电气施工和自控施工全部完成并符合要求。
c)所有润滑点均按规定加注润滑油脂。
d)输送机周围及通道清理完毕。
e)电气系统、安全连锁装置、制动装置、操作控制系统和信号系统均应经模拟或操作检查,其工作性能应灵敏、正常、可靠。
f)盘动各运动机构,使传动系统的输入、输出轴旋转一周,不应有卡阻现象;电动机的转动方向与输送机运转方向应相符合。
(2)空负荷试运转合格标准:a)盘车或点动不应少于3 个全行程。
b)刮板链条运行方向应与规定的方向一致;进入头轮时啮合应良好,且离开头轮时不应有卡链、跳链现象。
c)刮板链条运行应平稳,不应有跑偏和异常尖叫;运行速度的允许偏差为额定速度的± 5%。
d)在额定速度下连续运转不应小于1h。
负荷试运转:(1)负荷试运转的条件:a)空荷试车合格;b)必要的试车物料准备;c)输送机上、下游畅通;d)联锁试验合格。
(2)负荷试车的合格标准:a)负荷试车时空载启动,逐渐加料并在额定输送量的50%和100%负荷下,以额定速度连续运转的时间均不应小于4h;b)输送机不应满载启动,加料应均匀、连续,并不得骤然大量加料;c)主机轴承温升不得大于40℃d)物料在运输过程中无泄露,卸料口处应无堵塞现象;e)尾部调节装置调节灵活;f)料层指示装置、料层高度调节装置、过载保护装置链报警装置、清扫装置和防护装置应安全可靠。
g)各运动部分的运动平稳,无晃动和异常现象。
h)停车前应先停止加料,待输送机卸料口无物料卸出后,方可停车;当数台输送机联合运转时,其停车顺序应与启动顺序方向相反。
1.4 施工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1)运输过程中要轻拿轻放,避免构件变形;2)支架焊接应注意焊接顺序,减少焊接变形;3)试车过程中发现问题,应停车处理;4)胶带切割刀具应有深度控制卡具;5)粘结工作应在良好通风处实施;6)禁用明火;7)环境应防尘。
1.5 质量检验1)埋刮板输送机安装的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见下表。
2)质量控制点,见下表。
质量控制点一览表3)质量记录埋刮板输送机安装的主要质量记录和交工验收资料:竣工图;设计变更和修改的有关文件;主要材料出厂合格证及试验报告;钢结构工程验收记录及文件;主要焊接部位的焊接检查记录;施工中使用的设备技术文件;隐蔽工程施工及验收记录;埋刮板输送机安装记录;机泵安装工序质量控表;机器拆检及组装间隙测量记录输送机严密(气密)性试验记录;附属机、电设备及管线安装施工及验收记录;试运转记录;重大技术问题及处理的文件;其它有关资料。
1.6 成品保护1)埋刮板输送机均为散件供货,重点预防零部件散失和机架存放不当引起变形。
2)埋刮板输送机安装完毕后要采取保护措施防止坠物、踩踏以免输送槽等部件发生变形。
1.7 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1)职业健康、安全主要控制措施,见下表。
施工过程危险源辨识及控制措施2)环境管理主要控制措施,见下表。
主要环境因素辨识及控制措施3)作业环境要求(1)现场通风施工现场土建基本完工,现场垃圾清理完成,无粉尘等污染,通风良好,如需要可用抽风机强制通风。
(2)现场照明现场照明必须保证施工的需要,禁止使用移动式照明灯具、太阳灯,危险场所夜间应设安全警示红灯。
手持式必须是安全电压光源。
(3)现场安全设施加强安装前安全设施搭设和检查,焊设安全桩,拉设安全绳,在必要部位拉设安全网。
加强对施工人员正确使用防护用品的教育,进行必要的奖惩,对洞口临边,做好醒目标识和严格的防护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