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出制剂的制备方法
1、煎煮法:药材加水煮沸,去渣取汁
药材
适当粉碎 药材煎煮2-3次 过滤煎煮液 浓缩至规定浓度 制成各种制剂
加水浸泡
微沸一定时间 分离煎煮液
1、煎煮法
适用范围 有效成分溶于水 对湿、热稳定
杂质多
易霉变
2、浸渍法
药材用适当溶剂在常温、温热 条件下浸泡,浸渍出有效成分。 常温浸渍法(冷浸法),
加热浸渍法,
③酊剂以不同浓度的乙醇为溶剂,而酒剂则以蒸馏酒
为溶剂。
内服酒剂中有时添加糖或蜂蜜作矫味剂,而酊剂则不 加矫味剂。
4、流浸膏剂、浸膏剂
流浸膏剂:
蒸去部分溶剂 液体制剂 1ml:1g原药物 溶剂为乙醇 作其它制剂的原料
浸膏剂:
蒸去全部溶剂 固体制剂(膏状、 粉末状) 1g:2-5g原药物 作其它制剂的原料
每剂服用量: 30~60ml为宜。
醇沉净化处理的,每剂服用量可浓缩 达 1020ml。 7、口服液
口服液是指合剂单剂量包装者。
九、提高浸出制剂质量的措施
1. 控制药材的质量 2. 控制提取过程 3. 控制理化指标
中药新剂型
中药传统剂型的特点:
新剂型:485页
中药材的浸出制剂的 重 点
浸出原理 浸出液的干燥
3、物料中水分的性质(干燥)
结合水: 非结合水: 吸水性物料:结晶水、细胞壁内的、毛 难除去,干燥速度慢
细管中的、可溶性固体溶液中的
水
4、干燥速率
定义:单位时间、单位面积上,物料汽
化的水分。
恒速阶段
• 汽化速度 •T 、P 、V
降速阶段
• 内部水分向表面
的扩散
• T、物料的分散度
5、干燥的方法、设备
挥发性溶剂,乙醇、乙醚、氯仿等 反复套用溶剂,
适用范围:挥发性、不溶于水的
五、浸出液的蒸发
蒸发:浓度低浸出液加热除去部分溶
剂溶液浓度。
减少破坏:淡浸出液浓浸出液,
沸腾蒸发, 自然蒸发 ,
五、浸出液蒸发的影响因素:
(1)液面上蒸汽的浓度:
吹散蒸汽、减压蒸发。 (2)液体蒸发面的面积:正比 (3)液体表面上的压力: 反比,减压蒸发
4、流浸膏剂、浸膏剂
流浸膏剂:
渗漉法: 渗漉、浓缩、调整 含量三个步骤
浸膏剂:
煎煮法 浸出、精制、浓缩、 干燥、调整浓度五 个步骤。 稠浸膏剂、干浸膏 剂
八、常用浸出制剂
5、煎膏剂:药材加水煎煮,去渣浓缩
后(清膏) ,加糖或炼蜜制成的稠
厚半流体状制剂(收膏 )。
以滋补为主 ,
八、常用浸出制剂
6、中药合剂
多次浸渍法(重浸渍法)。
2、浸渍法
加盖、搅拌、3-5天、滤过 粘性、新鲜、挥发性药材 无须浓缩、时间长、效率差(贵重、
含量低)
浸出工艺、设备
单级浸出工艺:溶剂一次加入 , 多级浸出工艺:溶剂分次加入 , 连续逆流浸出工艺:
1. 浸出效率高
2. 浸出液浓度高
3. 浸出速度快
3、渗漉法
操作流程:药材→粉碎→润湿→装
于渗漉器→浸渍→渗漉→滤过渗漉
液→浓缩至规定浓度。
动态浸出:在渗漉器上部连续添加
浸出溶剂,自下部收集浸出液。
3、渗漉法
浓度梯度大,浸出效果好 溶剂用量少 贵重、含量低的药材
慢速浸出:1-3ml/min,
快速 :3-5ml/min。
4、回流法
操作流程:药材→粉碎→浸泡润湿→ 回流→回收溶剂→浓缩提取液。
影响浸出的因素
浸出方法
药筛的孔径
流浸膏剂、浸膏剂
浸出过程
3)扩散阶段:
细胞内(浓度高、渗透压高) 浓度差、渗透压差(Fick’s方程) 溶剂(动态平衡 )
浸出过程
4)置换浸出阶段:
用新鲜溶剂、低浓度浸出液置换
高浓度浸出液。
提高浓度梯度,加快浸出速度
三、影响浸出的因素
1、浸出溶剂:
浸出有效成分,无效成分 ,
安全无毒,价廉易得。
浸出液的蒸发
1、常用蒸发
蒸发速度慢,适合耐热成分。
2、减压蒸发
移去蒸气,降低沸点,提高温度差, 蒸发温度低、速度快,浓缩效率高, 适用于不耐热成分。
浸出液的蒸发
薄膜蒸发 使浸出液形成薄膜后进行蒸发。 热传播快、均匀,药液受热时间短 不受液体静压和过热影响,可在常 压或减压下进行 浓缩效率高,适用于热敏性成分。
八、常用浸出制剂(478页)
有效成分、辅助成分、无效成分。 1、汤剂:煎煮法 1. 药材加入的顺序 2. 煎药用具 3. 浓缩顺序
八、常用浸出制剂
2、酒剂:用蒸馏酒提制成的澄清液体 制剂。 浸渍法
渗漉法
八、常用浸出制剂
3、酊剂:用规定浓度的乙醇浸出或溶 解制成的澄清液体制剂。 毒剧药:100ml :10g原药物 其 它: 100ml :20g原药物
有效成分、辅助成分
无效成分、组织物
浸出制剂的特点
①具有原药材各浸出成分的综合疗 效,疗效好; ②作用缓和持久,毒性低; ③用量减少、服用方便(原药材); ④贮存中易产生沉淀、变质,影响 外观和药效。
二、浸出原理
浸出过程: 1)浸润、渗透阶段 3)扩散阶段 2)解吸、溶解阶段 4)置换浸出阶段
传质过程:溶质药材固相溶剂液相
50%~70%:生物碱、甙类,
用50%以下:葸醌类化合物等。
三、影响浸出的因素
1、浸出溶剂:
氯仿、乙醚、石油醚:非极性有机溶剂,
脂肪油、挥发油、蜡质、生物碱及某些甙。
有效成分的提纯、精制,
Hale Waihona Puke 脱脂或脱蜡。影响浸出的因素
(1)药材粗细
药材粗,表面积小,浸出效率低,
太细,浸出杂质多。
药材的性质、浸出溶剂、浸出方法。
蛋白质凝固、酶破坏,制剂稳定性
热敏感药材,温度。
影响浸出的因素
(5)浓度梯度: 浓度梯度,浸出速度。 (6)操作压力: 组织坚实的药材,压力,润湿 ,浸出 (7)药材与溶剂的相对运动:渗漉 (8)新技术的应用:超声波
四、浸出方法
1. 煎煮法 2. 浸渍法 3. 渗漉法
4. 水蒸汽蒸馏法
1. 常用干燥 2. 减压干燥 3. 喷雾干燥 4. 冷冻干燥 1. 厢式干燥器 2. 流化床干燥器 3. 喷雾干燥器
4. 红外干燥器
5. 微波干燥器
6、冷冻干燥
将物料冻结成冰点以下的固体,在 高真空条件下加热,使水蒸气升华。
热敏、易氧化、挥发性药物(生物制 品、抗生素) 产品易溶解 费用高
七、药材的粉碎、过筛(141页)
水(膨胀)粗粉,乙醇:中等粉, 含粘性物药材,粗粉; 坚硬药材:细粉,疏松药材:粗粉。
影响浸出的因素
(2)浸出溶剂
有效成分的溶解, 常用:水、乙醇,
溶剂pH值:浸出、稳定性 。
影响浸出的因素
(3)浸出时间
浸出时间,浸出量 (扩散平衡)
(4)浸出温度:微沸…
温度,溶解,扩散,浸出 ;
浸出制剂的制备方法
内容简介
1.浸出制剂的定义、特点。 2.药材的预处理,药材的品质检查。 3. 浸出溶剂,浸出过程,浸出方法, 浸出工艺、设备,影响浸出的因素。 4.浸出液的蒸发,蒸发方法,影响因素。 5. 各种浸出制剂。
一、概述
浸出制剂:用适当的溶剂和方法,从药材 中 浸出有效成分,制成供内服或外用的 制剂。 汤剂、流浸膏、丸剂、片剂、注射剂
六、浸出液的干燥(158页)
1、干燥的原理: 传热过程 + 传质过程 热空气 (热) 温差
同时进行
湿物料 (水) 分压差0
2、物料中含水量的表示方法 (干燥)
湿基含水量 = 湿物料中水分的质量 / 湿物料总质量
干基含水量 = 湿物料中水分的质量 / 绝干物料质量
3、物料中水分的性质(干燥)
平衡水分: 自由水分: 空气的相对湿度 < 含水量 生产环境、贮存、包装 干燥除不去的水分
八、常用浸出制剂
3、酊剂: 用水稀释、久置,产生沉淀, 在乙醇、有效成分含量符合规定时,可
滤去沉淀再使用。
稀释法、溶解法、浸渍法、渗漉法制备。
八、常用浸出制剂
酊剂与酒剂的比较
①酊剂的浓度有一定的规定, 而酒剂多按验方或秘方
制成,没有一定的浓度规定;②酊剂:浸出、稀释
法、溶解法制备,而酒剂一般采用浸出方法;
浸出辅助剂:提高浸出效果(酸、碱、表
面活性剂等)
混合溶剂。
三、影响浸出的因素
1、浸出溶剂:
水:离子水、蒸馏水
最常用,但选择性差,霉变:
(生物碱盐、甙、氨基酸、蛋白质、鞣质、 树胶 )
三、影响浸出的因素
1、浸出溶剂:
乙醇:防腐。
不同浓度乙醇可选择浸出不同有效成分,
90%以上:挥发油、树脂、内酯等,
五、浸出液蒸发的影响因素:
(4)传热温度差
热源、溶液的温度差20℃。 (5)液面结膜:搅拌 (6)传热系数: 减少热阻,不凝性气体、污垢层。
五、浸出液蒸发的影响因素:
(7)液体的静压力: 加大液面、沸腾蒸发 (8)沸点升高:
浓度,蒸发,搅拌、加稀溶液
浸出液的蒸发
常用蒸发设备
1. 常用蒸发 2. 减压蒸发 3. 薄膜蒸发
浸出过程
1)浸润、渗透阶段:溶剂进入细胞内 浸出溶剂 药材性质
极性(水、乙醇) 糖、蛋白质
非极性
脂肪油、蜡质
(干燥)
浸出过程
1)浸润、渗透阶段:
(溶剂润湿药材,渗入细胞 )
表面活性剂,易润湿。
脱脂、脱蜡(水) 药材先行干燥(非极性溶剂提取)
浸出过程
2)解吸、溶解阶段:
有效成分从组织中解吸、溶解 溶剂不同,溶解成分不同 乙醇------胶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