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各学科高效课堂教育教学模式最新
各学科高效课堂教育教学模式最新
(4)环节上可以放在课始,可以放在课中,也可以放在课后练习时.
二、情境
第二步,情境。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然后再展开一系列的数学活动。课始教师可以通过情景图、谜语、故事、表演、对话、游戏等多种形式创设出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引出要探究的数学问题,尽量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数学问题可以写在学案上,可以用多媒体出示,也可以写在黑板上。
参考建议:
(1)关注学生的两种学习状态,一种是动的学习状态,如对学、群学、展示时的交流、质疑、展演等,还有一种静的学习状态,如独学和反馈时学生静静的观察、默默的思考、认真的演算等.良好的静的学习状态是产生良好的动的学习状态的前提和基础,一定要高度关注.
(2)独学环节一定要高度重视,由于小学生的自制力比较差,所以要放在课上,在老师的监督和指导下进行,可以分层进行,基础好的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创造性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教师要提示学习方法,也可以看书,进行模仿性、理解性学习,特别差的教师要亲自教。总之要牢牢把握住独学环节,让学生真学真会,为后面的环节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建议:
(1)时间上要做到天天练,力争做到节节练;
(2)训练内容做到有计划,按照《小学数学一至六年级2分钟课课算》的内容进行训练,结合教学实际一边用一边修改;
(3)训练形式要多样,可以采取做口算条的形式(对子互判,当堂改正,组长汇总,教师抽查),可以让对子之间口头互相考,可以让组长组织开火车,等等;
(2)尽量简洁,不过多挤占学生后面学习新知时间,因为小学生有意注意时间比较短;
(3)要富于思考,问题尽可能让学生提,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当然太难的问题老师也可以提.
(4)情境及问题的出示可以运用多媒体,也可以用黑板,或者实物等。尽可能不用导学案。
三、自学
第三步,自学.具体环节是独学-—对学——群学。
一、口算
第一步,口算.尽管新课程改革注重问题解决,倡导“在解决问题中学数学"的教学理念,但算是解决问题的前提和基础,算的速度和结果直接影响解决问题的效度和信度。《新课程标准》指出,口算既是笔算、估算和简算的基础,也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口算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它对学生的注意、记忆、逻辑思维(特别是思维的敏捷性)都提出了一定的要求,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记忆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全面科学的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合理计算的能力。因此必须对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口算训练,每节课不少于2分钟,要形式多样、当堂校正,要坚持不懈。训练内容可参照教研室网站上2011年3月7日下发的《小学数学一至六年级2分钟课课算》。
(3)独学时让学生在规范的有格子的本上书写,要求要严格,力争在课上就把字练工整.
(4)对学环节加大学生交流的频率,为每个孩子提供表达交流的机会。群学环节小组长要先纠错,关注结果,更要关注过程,让不会的切实弄会,组长还要汇总本组的不同方法,组织大家进行交流。教师可以确定小组重点展示内容,小组进行预展。
(1)独学。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演算、推理等多种方法独立尝试解决问题。教师“一查”独学进度、效果,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提供、指导自学方法.
(2)对学、群学。组长组织本组同学围绕独学结果和一些困惑问题进行对学、群学.小组同学启迪理解,完善思维。
在这个阶段教师首先要给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和时间进行独学,培养学生独立探索的良好习惯,切忌问题一出就让学生对学群学,学生的合作学习和小组交流切忌走形式、走过场,为合作而合作,平时要加强对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比如表达、倾听、交流,分工协作等方面的能力。小组建设建议从一年级抓起,一二年级可2人一组,重点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三四年级可4人一组,重点培养学生的小组分工协作能力,五六年级可4-6人一组,全面发挥小组作用.
五、反馈
第五步,总结反思、反馈。学生进行当堂检测,教师“三查”测评情况.课后总结,重示。
学生对学群学后,组长要组织本组同学做展示准备,可以进行组内预展。教师“二查”预展情况,确定每组展示重点。
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在教师组织下,围绕教学重难点“展示”学习成果,进行组间交流、质疑和补充,构建数学模型.
在展示时,既要充分展示各种算法(或策略),又要及时引导学生对各种算法(或策略)进行剖析诠释,教师要充分发挥指导者作用,在学生“愤”、“悱”之时及时“启"、“发",让学生掌握最优方法和策略。要让学生在师生、生生的互动交流中得到启迪、得到锤炼、得到提高.切忌放任自流,“信马由缰”,导致学生的思维水平始终停留在起始阶段.
教学情境的创设一定要为教学内容服务,要体现趣味性、简洁性和思考性,要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要注重实效,力求简洁明快,切实能触动学生的思维,引发学生的思考,切忌平淡无味、拐弯抹角、“雾里看花",追求表面上的浮华热闹。
参考建议:
(1)尽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对数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各学科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最新)
—————-—-——--——-—-——————————————— 作者:
--———--—-————————————————--————— 日期:
小学数学高效课堂基本模式及参考建议
新的课程改革倡导以生为本,倡导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倡导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流、全息互动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更加关注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让学生在数学活动的过程中经历数学知识形成的全过程,体验到学习数学的快乐,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因此,我们要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即:
参考建议:
(1)展示时可以用实物投影,可以用小黑板,也可以用大黑板。
(2)要培养学生展示和听展的习惯,要让学生和学生之间直接对话,教师成为学生的学习伙伴。
(3)加强对学生质疑补充能力的培养,先放手质疑,不行再引导,再不行就直接教。教师对每个问题的关注点要做到心中有数,学生质疑不到位时教师要及时出手.对学生的回答要及时进行点拨,让学生的思维水平有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