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外国美术第一章原始美术1、旧石器时代的美术特点和作品种类:主要特征是较为粗糙,工艺质朴。
种类:洞窟壁画的主要代表洞窟;雕塑的主要代表作品新时期时代建筑的主要代表作品。
2、新石器时代的美术特点和作品种类:较旧石器时代的更为细致。
种类:陶器,玉器3、法国拉斯科洞和西班牙阿尔塔米拉洞:法国的拉斯科洞和西班牙的阿尔塔米拉洞,是最为著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洞窟壁画遗址。
在这些洞穴里,原始时代的人们用木炭、红土以及动物脂肪油与粘土调制成的颜料,精心描绘了许多野牛、鹿、山羊等动物,其中最大的牡牛长达5米。
狩猎是原始人主要的生产劳动,他们把野兽当作认识自然的主要对象。
阿尔塔米拉洞内描绘了一头受伤的野牛,它圆睁怒目,伸出双角,力图作最后的反击。
奔放的线条和鲜明的色彩,刻画出野牛顽强的生命力,人们甚至会感觉到它的肌肉在颤动,与这只受伤的野牛并列着的还有30多个动物形象,都是先勾线条后涂颜料。
很难想象这些生动的形象竟是由那些手握石斧、捕食野兽的原始人类创作的。
第二章古代两河流域美术1、苏美尔美术的人物作品有什么特点:苏美尔人的雕刻艺术还比较粗糙,且大多数作品是表现虔诚的信念和宗教传说。
2、古代两河流域美术经历了哪些发展阶段:可以分为"埃尔-欧贝德"、"乌鲁克"、"捷姆迭特-那色"三大文化分期。
历代的主要王朝有:苏美尔、阿卡德、巴比伦、喜特、米坦尼、亚述、新巴比伦等。
美术史上常称这个地区的美术“美索不达米亚美术”。
第三章古代埃及美术1、古埃及人像雕塑的特点:古埃及雕塑主要作为建筑附属物存在,其程式在古王国就已经形成并沿袭下去,主要表现为:直立姿势,双臂紧靠躯体,正面直对观众;着重刻画人物头部,其它部位刻画得较为简略;面部轮廓写实,表情庄严;根据人物地位的高低确定比例的大小;雕像着色,眼睛中往往镶嵌水晶、石英等物。
2、古埃及有哪三大著名金字塔:哈夫拉金字塔、孟卡拉金字塔及大狮身人面像组成3、古埃及绘画的特点:(1)“正面律”、程式化、稳定不变的法则。
(2)构图平面化、横带状排列的特点。
(3)人物按地位的尊卑安排大小和位置,构图充实,富于变化美感。
(4)单线平涂,色彩单纯饱和、和谐优美的特点。
(5)形象平面化的处理和装饰意味的表现手法(6)内容上以反映其图腾信仰和对来生理想化的追求、更好地发挥功能性为目的。
第四章爱琴美术和古希腊美术1、古希腊美术共分为哪几个时期,各时期代表作品是什么:分为爱琴文化时期(公元前31世纪~前13世纪),荷马时期(公元前12世纪-公元前8世纪),古风时期(公元前7世纪-公元前6世纪),古典时期(公元前5世纪-公元前4世纪),希腊化时期(公元前4世纪末-公元前1世纪)2、古希腊美术的主要表现形式是什么,特征是什么:最初的古希腊文学同世界其它地区的文学一样是口头文学,表现为史诗、神话传说、寓言之类形式。
希腊美术的主要特点是无所不包的和谐与规律性,还有庄严与静穆。
它的主要标志是人体美,希腊人为人类贡献了高不可及的艺术典范之作。
希腊神话是希腊艺术的土壤。
希腊艺术中的神是比照人塑造和描绘的。
希腊神话中的“神人同形同性”的特点影响了希腊艺术,所以古希腊的艺术更具有人情味和生活气息。
3、古希腊绘画的表现形式是什么:几何形风格时期﹝约公元前11OO ——7OO年﹞、东方风格时期﹝约公元前75O ——6OO年﹞、黑色人像时期﹝公元前约7OO —5OO年﹞与红色人像时期﹝公元前约5OO年﹞。
第五章伊特鲁利亚美术与罗马美术1、古罗马美术主要成就表现在哪几个方面:古罗马建筑艺术成就很高。
大型建筑物风格雄浑凝重,构图和谐统一,形式多样。
罗马人开拓了新的建筑艺术领域,丰富了建筑艺术手法。
其中比较重要的是:新创了拱券覆盖下的内部空间,有庄严的万神庙的单一空间,有层次多、变化大的皇家浴场的序列式组合空间,还有巴西利卡的单向纵深空间。
有些建筑物内部空间艺术处理的重要性超过了外部体形。
古罗马绘画正在弥补与雕塑之间的鸿沟,平面的艺术渐渐从抽象的符号变为实在的物体,绘画的焦点也从指代宗教意味变为了表现现世事物。
在罗马时代,绘画正在觉醒,正在创造着用二维表现三维的技术――直到中世纪的到来。
2、古罗马美术中的人像雕塑特点:罗马人在肖像雕塑上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罗马人早期的肖像模具从死者面部翻下来的面模制作的,不加任何美化、强调;概括这种肖像表情:死板、没有活力,具有自然主义的逼真。
罗马人征服希腊以后,希腊雕刻艺术对罗马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在临摹了很多希腊雕塑以后,罗马艺术加开始概括、生动的表现对象,开始学会美化人物。
罗马帝国后期,由于社会矛盾的上升,艺术中的理想的光环消失,罗马肖像雕塑进入现实主义时期,肖像出现了无懈可击的真实,对人物的内心世界,内在品质的表现进行了探索,形成了高度戏剧化的心理后期作品,以前的那种静态的庄严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强烈的内在活动。
尤其是在帝国末期,社会进入极度矛盾不安和动荡中,罗马人面临着一种普遍而强烈的危机感,这种危机对社会各阶层的反映不同:有的荒淫堕落、放纵、醉生梦死,有的极度神经质、残暴疯狂,有的竭力逃避现实、主张内心的超脱……这些现象在艺术中都有反映。
罗马浮雕具有及时、写实的特征。
第六章印度美术1、什么叫印度教美术:释迦牟尼在生存期间也许已经有造型行为,但现在没有留下遗品。
印度现存最早的佛教美术遗品,是孔雀王朝阿育王狮子柱头,在装饰着法轮、狮子、大象、瘤牛、奔马的圆形浮雕饰带顶板上有4只圆雕狮子。
它受到希腊、波斯的强烈影响,制作于前3世纪。
早期佛教美术的另一遗物是桑奇大塔。
桑奇大塔塔门上以本生故事和佛传雕刻为中心,表现出华丽的装饰纹样。
大约制作于公元前3世纪至前2世纪。
从印度美术的起源看,在比佛教美术的发生更为遥远的时期,就已有了相当优秀的作品。
在这一传统的基础上,由于西方文化的流入和佛教的勃兴,造型活动突然活跃起来,注入新的气息,开始大量制作洗练的美术品。
在印度佛教美术的早期,虽然制作附属于堵波而以本生、佛传为主的作品,但构成主题中心的释迦形象并没有出现,仅以宝座、法轮、菩提树、佛足迹来象征它。
佛像最早从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制作的呢?这是佛教美术研究中的重要课题,很早就有犍陀罗说和马图拉说之争,而现在认为:公元1世纪末2世纪初,佛像既在当时印度北方的犍陀罗地区制作,也在中部的马图拉地区制作。
本来,佛陀即释迦的像才称为佛像,但由于佛教分支众多,造像也多样化,所以逐渐把与佛教有关的图像全部称为佛像。
不断制作佛像的佛教美术越发盛行,并随着佛教的传播,从印度传至东方各国,通过中亚,传到中国、朝鲜、日本;又通过南路,波及斯里兰卡、缅甸、泰国、柬埔寨、印度尼西亚等国。
印度这一发源地,在佛教极盛后,印度教、伊斯兰教形成强大势力,佛教信仰衰微,佛教美术惨遭厄运,但仍留下大量优秀的佛教美术遗物。
特别是在今天的印度共和国,由于在寺院的建筑及其装饰中大量使用石料等永久性材料,所以可以追思当时佛教美术繁荣的盛景。
在德干高原的中心,阿旃陀石窟和埃洛拉石窟出现的宏大规模的佛教题材壁画,堪称代表性作品。
马图拉佛陀立像(印度)犍陀罗佛教美术犍陀罗位于今天的巴基斯坦和阿富□两国之间,曾为贵霜王朝政治中心,也是古代印度文化和西方文化的接触点。
公元1世纪起,这里曾繁荣过希腊、罗马风格的佛教美术,因而有希腊式佛教美术或罗马式佛教美术之称。
它的影响甚至波及中国和日本。
犍陀罗佛教美术的鼎盛期至5世纪末,以后,由于贵霜帝国的瓦解而衰亡。
2、为什么阿旃陀石窟壁画受到推崇:阿旃陀石窟的绘画与雕刻虽然是为宗教服务的,但内容都以当时现实生活为基础,洋溢着浓厚的生活气息,是当时印度社会生活的写照,反映出社会各个阶层(从统治者到所谓“贱民”)的真实面貌。
在表现技巧上,构图和谐紧凑,人体肌肤富于质感,线条舒展,笔法洗练,色泽鲜艳,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平,至今为各国艺术家们所推崇,不愧为印度艺术的宝库,人类文化的奇迹,因此前往参观考察者终年络绎不绝。
第七章日本美术1、什么是浮世绘:浮世绘是日本德川时代版画艺术品种之一(主要品种),典型的花街柳巷艺术。
从其绘画素材看,70%以上内容是妓画(暂称为“美人画”)和伎画(暂称为“艺人画”),也就是说,作品主角是娼妓和艺伎,女性,裸体,性感美,色情是其标志性特征。
用现代艺术眼光看,可算“人体绘画艺术”,但其中大量的性爱交媾题材尚不能与中国“春画”相提并论,缺少艺术性,技法拙劣,但对于欣赏性感美还是具有一些审美意义的。
浮世绘的艺术渊源,一来自绘画,师承了中国的“春画”,房中术绘画也;一来自文学,浸染了“浮世草子”(草子:小说),西鹤《好色一代女》《好色一代男》和近松《曾根崎情死》《情死天网岛》,是文学“浮世写”直接彰显,主题和题材无非色情和妓女(当然,文学价值与作品题材并非正比例关系)。
因此,“浮世绘”是一个绘画艺术的专有名词,有其特定的内涵外延。
近现代西方人体绘画艺术借鉴了日本“浮世绘”主题和技法,这是积极的方面,有着艺术审美的价值。
“浮世”一词,来自佛教用语,本意指人的生死轮回和人世的虚无飘渺。
即,此岸或秽土,即忧世或尘世。
日本语言中自“浮世”一词出现开始,就一直含有暗指艳事与放荡生活之意。
望文生义的理解“浮世绘”,想当然的以为就是关于尘世风俗的绘画,类似于中国《清明上河图》那种风俗画。
再扩大到文学领域运用这个专有名词,泛化为关于尘世风俗的描写,则偏离约定俗成的语义越来越远,差不多等于是错别字了。
搞绘画的人很难接受这样的定义,日本人当诧异一个日本词汇出口到中国以后居然发生了那么大的歧义。
2、日本美术有哪些成就:日本美术随日本文化同时发展,以深厚的文化传统和频繁的外来影响的背景,形成独特体系。
它注重内在的含蓄甚于外在的辉煌。
它外观简洁,内涵高雅,讲究形式、程式和技巧,因而工艺美术占有重要地位,美术的其他门类如建筑、雕塑、绘画、书法等都无不具有工艺性质,这些门类的艺术家往往同时是工艺美术家。
第八章非洲和美洲美术1、古美洲美术的主要成就:2、古美洲美术的主要成就:第九章伊斯兰教美术1、什么叫伊斯兰教美术:伊斯兰教美术约7世纪后产生于阿拉伯半岛,很快从巴勒斯坦、叙利亚、美索不达米亚、伊朗、埃及向四周传播,其势力东至阿富汗、印度、中国、印度尼西亚,西及北非、西班牙、西西里岛,构成伊斯兰教美术的基础,它融合了中国美术等多元要素;其发展虽与各地区美术特性相联系而又显出多样性,具有独特的单一样式。
而导致这种单一性的,是《古兰经》。
《古兰经》对偶像崇拜的否定,以致人物形象被严格禁止出现在美术作品中,故雕塑和大型壁画不发达,写实主义衰落。
清真寺是伊斯兰教美术的代表,屋顶通常为半球形或葱花形的穹窿,建筑周围建有一柱或数柱高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