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总结

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总结

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总结
(本文为WODR格式,可下载编辑修改)
根据县农业农村局等部门印发《全面开展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为进一步加强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推进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切实维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成员合同权益,为全面贯彻县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培训会的安排部署,我乡已完成辖区内的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清产核资工作的实施
(一)组织培训,协调推进
按照县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领导小组工作要求,在乡党委的领导下,我乡成立了组、村、乡为单位的各级领导小组,各领导小组成员在组织实施、宣传发动、问题处置等方面全程参与,针对各村组的清产核资经办人员进行了表册填报培训,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向上级部门请示,确保清查的数据真实有效。

(二)建立健全组织领导机制。

乡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对全乡清产核资工作统一领导,县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指导组负责清产核资工
作的业务指导和统筹推进。

乡长、乡书记、主持召开专题会议全面动员部署。

各村委层层建立了工作专组,形成了党政主导、部门指导、村镇主体、群众参与的工作机制。

(二)加强宣传,提高认识
为使本次清产核资工作顺利进行,充分调动我乡村组干部的积极性和重视程度,我乡组织清产核资工作培训会共计X次,对X个村XX个大队的六职干部及组长进行了报表填报培训,做到村村明政策,队队都知晓,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三)统筹兼顾,把好数据关,摸清集体家底
(1)、由乡清产核资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XX乡全面开展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方案》,按照方案明确了工作步骤、时间节点、清查办法,对各村资产进行清理,做到应清尽清、应核尽核,不漏报、不重报,切实做到“摸清家底”,向群众“亮明家底”。

各村集体资产清理小组以村报账员日计账和乡镇村委托代理中心的账目为依据,坚持账内账外相结合,全面盘点资金、实物、核实债权债务等资产,全面清点品种、规格、型号、数量,对集体资产进行逐笔逐项全面清理,查清来源、去向和管理情况,完善账目记录,建立健全会计账簿,确保账实相符
(2)、准确登记,在集体资产资源清理过程中,按照乡(镇)级、村级、组级农业农村部统一制定的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登
记表,分类别详细登记其名称、数量和使用情况等,不遗不漏,清理一项登记一项,确保了登记的内容全面、真实、准确。

(3)、细仔核实,各村集体资产核实小组对清理登记的集体资产逐项逐笔进行核实,重点核实了集体资产的数额、权属、台账与实物、处置与管理等情况,确保了数额无误,产权明确,现状清楚。

(4)、多次公示,核实结束后,由核实小组负责将经过核实的集体资产资源逐项逐笔在乡务公开栏中进行公示,和通过发放明白纸、短信、微信等形式,向农民群众和有关当事人征求意见。

公示期间,乡里安排清理核实人员,接待农民群众的咨询和反映,并认真做好记录和解释工作。

凡在公示期间,农民群众对集体资产资源清理核实情况有异议的,认真进行核查再公示,直至群众认可为止。

对核查不清或有权属争议的集体资产资源,不列入确认程序,归为“待处理问题”,上报上级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领导小组。

二、清产核资工作的主要成效
(一)、夯实了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基础。

通过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逐步构建了归属清晰、权能完整、流转顺畅、保护严格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

全面开展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将集体资产按照资源性、经营性、非经营性分类登记,实行台账
管理,能够切实摸清集体家底,保护好资源性资产,盘活用好经营性资产,管护用好非经营性资产,为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维护了农村集体和农民财产性权益。

农村集体资产是广大农民长期辛勤劳动、不断积累的财富,是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和实现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

全面开展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稳步有序推进股份合作制改革,把集体资产的所有权确权到不同层级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将集体资产以股份或份额的形式量化到集体成员,作为其参与集体收益分配的依据,有利于让农民共同分享集体经济发展成果,切实维护好农民财产权益,不断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

(三)、规范了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

全面开展农
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查实了集体资产存量、价值和使用情况等,建立了农村集体三资登记制度,按照三资类别建立台账,及时记录增减变动情况;建立了三资保管制度,明确三资管理和维护方式,以及责任主体等;建立了三资产使用制度,明确了资产资源发包、租赁等经营行为必须履行民主程序,实行公开协商或招标投标,强化了经济合同管理,清理纠正了不合法、不合理的合同;建立了资产资源处置制度,明确了资产资源处置流程,规范了收益分配管理。

建立健全了年度三资清查制度和定期报告制度。

建立健全了集体三资登记、保管、使用和处置等各项制度,确保了
账证相符、账实相符和账物相符,加强和规范了农村集体三资管理。

(四)、实现了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信息化。

建立了农村集体三资监督管理平台,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数据逐级录入、校验、审核,汇总上报。

切实提高了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推动了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制度化、规范化、信息化。

(五)、进一步完善乡镇集体资产管理制度。

坚持问题导向,健全集体资产登记、保管、使用、处置制度,完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经营管理和收益分配制度,探索建立年度经营目标责任制、民主决策与监督制度、经营绩效激励和利润分配制度。

三、清产核资工作的问题
一是各村对自己的家底不够清楚,不够熟悉,集体的资产界定不清。

二是各村对自己资产的管理欠缺,无台账记录。

三是各村人员新老交替,业务水平参差不齐,对清理工作认识不高。

四是部分村干部对开展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存在畏难情绪,怕得罪人。

五是个别村组极小部分集体资产权属存在争议。

六是农经体系不健全,缺钱缺人做事。

通过本次清产核资工作,一是摸清了家底,理顺了关系,明确了责任,防止集体资产流失,维护了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利益。

二是促进了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对清查的结果及时进行公示,让老百姓了解自己的家底,使村务公开透明规范。

三是进一步加强农村经营管理体系建设和进一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四是在清产核资、规范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确认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实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登记,加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建设管理,盘活资产,开发资源,发展壮大集体经济,让集体和农民获得更多的财产性收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