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安阳市辣椒产业现状及未来规划

安阳市辣椒产业现状及未来规划

安阳市辣椒产业现状及未来规划作者:桑爱云常丁皓杜瑞民马文全王计青许海生王义辉张瑞霞来源:《中国瓜菜》2020年第07期摘要:安阳市辣椒常年种植面积约3.3万hm2,其中朝天椒约2万hm2,是河南省辣椒种植面积最大的地区。

安阳内黄的小辣椒闻名全国,目前已成為华北地区最大的朝天椒集散地。

笔者针对安阳市辣椒产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制定出了一系列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辣椒; 产业现状; 存在问题; 发展对策中图分类号: S641.3 文献标志码: C 文章编号: 1673-2871(2020)07-094-04辣椒属于茄科辣椒属一年生或有限多年生草本植物,常作一年生栽培。

考古学家估计,早在公元前7 000年的时候就有了辣椒的存在,公元前5 000年美索亚加人就开始吃辣椒了,所以说辣椒是人类种植的最古老的农作物之一。

我国辣椒种植面积约147万hm2,占世界辣椒种植面积的35%[1];2016年河南省辣椒种植面积为21.676万hm2[2],据2018年安阳市内黄县农业局统计安阳市常年种植辣椒面积约3.3万hm2,其中朝天椒种植面积约2.0万hm2,是河南省种植面积最大的地区。

安阳内黄的小辣椒闻名全国,目前已成为华北地区最大的朝天椒集散地,安阳市内黄县六村乡3 867 hm2耕地,尖椒种植面积稳定在3 333 hm2以上,667 m2产尖椒250 kg以上,年产1.1万t,年交易额将近10亿元,六村乡也成为豫北最大的尖椒种植乡[3]。

1 产业现状1.1 种植规模逐年扩大1996年,河南安阳的张菊梅看到辣椒产业的广阔前景,为当地农民洒下了致富的种子,带动周围18个乡镇开始了大规模的辣椒种植。

近20年来安阳市的辣椒种植规模逐年增长,据2018年安阳市内黄县农业局统计,安阳市辣椒常年种植面积约3.3万hm2,其中朝天椒约2.0万hm2。

朝天椒是以内黄县六村乡为中心,辐射带动井店、亳城、后河、崇召、东庄、豆公,初步形成了华北地区影响较大的小辣椒集散地。

朝天椒品种‘内黄新一代’已经成为国内小辣椒知名品牌,即将成为内黄地标产品。

鲜食辣椒以大棚黄皮羊角椒、线椒、甜椒为主,种植面积约3 300 hm2,主要分布在内黄马上乡、东庄镇、高堤乡,亳城、六村乡,滑县的高平乡、八里营乡、慈周寨乡等地。

近年来,安阳市辣椒产业发展平稳,面积有逐年加大之势,随着贮藏、加工、物流等二、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到2020年安阳市朝天椒面积有望突破3万hm2,设施辣椒有望突破5 000 hm2。

1.2 科研水平日益提高安阳地区辣椒种植技术及新品种开发引进都依托于安阳市农业科学院辣椒研究所,这是安阳市唯一一家以辣椒育种为主的农业科研部门,开展辣椒育种20多年,选育出了辣椒育种材料1 200余份,培育出辣椒新品种11个。

先后引进、筛选、推广辣椒新品种60多个,累计推广面积约1.3万hm2。

2018年底成功申请了河南省安阳辣椒育种院士工作站,与邹学校院士团队的合作进一步加快了安阳辣椒育种的进程。

与安阳全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开发无人机在辣椒生产上的示范应用,高效、省工,深受广大椒农的喜爱。

在连续开展的五届朝天椒观摩会上,来自全国各地的科研院所、种子企业和种植户前来参观学习,有力推动了安阳市辣椒产业的快速发展。

1.3 引进创新多种高效种植模式近年来,在安阳市农科院辣椒所的不断探索和试验中,创新了多种辣椒种植模式。

其中“3-2-1”式小麦辣椒玉米间作套种模式、“3-2”式小麦辣椒套种模式、“3-2”式大蒜辣椒套种模式、“3-2”洋葱辣椒套种模式、西瓜米椒间套种模式等5种成熟的高效种植模式已在当地大面积推广。

1.3.1 “3-2-1”式小麦-辣椒-玉米间作套种模式“3-2-1”式即3行小麦、2行朝天椒和1行玉米间作,小麦播种时以畦宽90 cm作畦,留大畦埂,畦中间种植3行小麦,垄上移栽2行朝天椒,2垄辣椒间作1行玉米。

朝天椒种植靠垄两边,行距30 cm、穴距25 cm,每穴2株。

玉米以1.8 m行距、0.5 m株距于麦垄点播。

麦套辣椒一般可采用小拱棚育苗,豫北地区在3月上中旬播种,4月底至5月中旬移栽定植,5月底点播玉米,麦收后玉米应及时间苗定苗[4]。

玉米在后期能给辣椒起到适当遮阴效果,有利于控制病害的发生。

1.3.2 “3-2”式小麦-辣椒套种模式“3-2”式即3行小麦、2行朝天椒间作套种,套种方法同“3-2-1”式小麦辣椒玉米套种,把1行玉米去掉,由于玉米套种的种植面积并不是太大,还需要人工收割,费时费工,所以一部分农民选择不套种玉米,有一部分套种的也是以供自家食用为主。

1.3.3 “3-2”式大蒜-辣椒套种模式“3-2”式大蒜辣椒套种即3行大蒜、2行辣椒套种,大蒜一般在10月初开沟定植。

定植沟深度为4 cm,株距为8~10 cm,行距18~22 cm,每畦内定植3行。

辣椒在3月中上旬进行小拱棚育苗,4月底至5月中旬移栽定植,在垄两侧定植2行朝天椒。

大蒜于5月底至6月初收获,由于大蒜与辣椒共生期极短,不会存在争肥、争水、争光的现象,所以辣椒管理要尽可能的早,可得到高产的效果[5]。

1.3.4 “3-2”式洋葱-辣椒套种模式“3-2”式洋葱辣椒套种模式可参照“3-2”式大蒜辣椒套种模式,但是由于洋葱生育期较长,一般在6月底才能收获,所以在洋葱选种上要尽量选择早熟品种,这样才不会影响到朝天椒的产量。

1.3.5 西瓜-小米椒间作套种早春大棚西瓜1月下旬开始播种育苗,2月底至3月初进行定植,5月上中旬采摘。

小米椒12月中下旬育苗,3月中下旬定植,6月初开始采摘,下霜前结束采摘。

整地起垄后覆盖地膜,两垄脊间隔1.8~2.0 m,垄高15~20 cm,每畦栽种1行西瓜,株距33 cm。

一般西瓜定植半个月后定植米椒,西瓜与米椒间距为50 cm,株距33cm[6]。

米椒以鲜食为主。

1.4 经营主体日趋活跃安阳市十分重视农村合作组织的发展,据2018年安阳市内黄县农业局统计,截至2017年底安阳市注册登记的辣椒种植合作社就有30多家,其中,内黄县尖椒协会于2008年4月正式注册成立,注册资金100万元,是安阳市政府重点扶持成立的首家农民辣椒专业合作社,是安阳市朝天椒生产经营的龙头合作社,该合作社主要依托内黄县六村乡3 335 hm2朝天椒生产基地,为六村、后河、井店、亳城等10几个乡镇朝天椒种植户提供种植、销售、信息咨询服务,现有社员100多人;近几年,内黄悦农辣椒种植专业合作社、广军种植专业合作社、苏红种植专业合作社、科农种植专业合作社等一批辣椒合作社相继成立,为安阳市辣椒产业发展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1.5 贮藏加工省内领先在辣椒采后贮运方面,以安阳市内黄县尖椒协会为引领的多家种植专业合作社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帮农民收购、烘干,相继建成冷库30余栋,并购置了大型烘干机、去把机、色选机,解决了多年来采后晾晒靠天,去把分拣靠人的产后难题,大大降低了人工成本,并且使辣椒的色泽更加均匀,对辣椒的价格起到重要的影响。

2 产业存在的问题2.1 价格波动较大,椒农收益不保近几年随着土地成本、农资价格、劳动力价格不断提高,辣椒种植的成本也不断增加,特别是人工成本上,小辣椒的采摘需要大量的人工,而工人的工资也在逐年增长,辣椒的价格却并没有比前几年更好。

丰产年份由于种植面积的盲目扩张,导致价格降低,农民增产反而没有增收。

例如2012年5月份‘内黄新一代’在内黄县各个批发市场1 kg收购价在8.0~9.2元之间;而2011年同期,1 kg‘子弹头’收购价仅2.0~2.4元,价格相差3~4倍。

辣椒价格的波动和供求关系的失衡导致了“一年赚,一年平,一年血本无归”这样一个恶性循环。

另一方面辣椒的的品质也没有保障,目前安阳市朝天椒种植基本上以露地栽培为主,产品产量品质受天气影响较大,阳光暴晒和阴天多雨都可能导致产量和品质急剧下降。

例如2018年7月安阳市降水较多,受此影响,安阳市种植的朝天椒667 m2产量约200 kg,与往年平均667 m2产量300 kg 相比,减产100 kg,同时朝天椒的品质也有所降低。

2.2 订单农业得不到保障在农业产业化发展中,订单农业是企业与农户利益联结的较好方法[7]。

但现在由于农民与企业间的合作还缺乏法律间的约束,口头协议是代产包销,但到了收获季节如果价格便宜,企业就会不见踪影,农民的产品也无处可销;遇到价格好的年份,农民就会谁的价格高卖给谁,而企业也是毫无办法。

即使有合同,打起官司来也是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所以都选择了吃哑巴亏。

如2015年内黄县陆村乡杨桑村和一个企业搞订单合作,种植了8.7 hm2的螺丝椒,当时企业承诺1 kg收购价为3.4元,而到收获季节螺丝椒1 kg价格仅有1.0~1.4元,所以农民就再也联系不到收购企业,而大批的螺丝椒只能贱卖给周围的商贩。

2.3 辣椒连年种植,导致连作障碍早些年安阳地区种植小辣椒的主要模式采用麦椒套种,连年种植,土壤根系分泌物单一,导致土传病害发生严重,大面积死株现象是椒农最头疼的问题。

出现这个问题还有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目前椒农大部分使用的还是常规种,品种抗性差,导致了病害发生严重。

2.4 商标品牌意识较差农产品注册商标对产业的促进作用很大,但是广大辣椒种植户、种植企业的商标意识十分淡薄,而在未来的中国市场,没有商标的农产品将寸步难行,这也将制约其对外宣传及品牌推广,影响合作社的产品销售。

2.5 辣椒加工产业发展缓慢辣椒加工除干制或加工成食品、调味品等初级加工外,还可作为医药、化工、军工等方面的原料进行深加工[8],产生较高的附加产值,这些产品中又以辣椒碱类和辣椒红色素最为突出。

安阳市在辣椒加工方面,以河南省宋都老倔厨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内黄卫杰辣椒酱制品厂为代表的辣椒加工企业仅停留在初级加工阶段,且发展比较缓慢,辣椒加工产品尚待大力开发。

3 产业发展对策3.1 开展规模化生产,提升综合生产能力近几年,随着安阳市辣椒面积不断扩大,也先后形成了一批规模化辣椒生产基地。

据2018年安阳市农业科学院辣椒研究所调研统计,作为安阳市辣椒生产经营的龙头,内黄苏红农民专业合作社在陆村千口拥有‘内黄新一代’生产基地约334 hm2;内黄悦农辣椒种植专业合作社在陆村薛村拥有朝天椒生产基地约534 hm2,内黄广军种植合作社在陆村杨桑村拥有生产基地约400 hm2。

其他乡镇也形成了面积不等的辣椒生产基地。

安阳市辣椒产业基地应该加强规范化管理,加强水肥一体化的应用,绿色防控,种子统一购买分发,产品统一销售。

合理布局,规范控制漫无目的的扩种,以保证辣椒价格的稳定,椒农的收益得到保障。

3.2 推进商标品牌建设,扩大企业及产品知名度在未来消费市场中,没有商标的农产品将寸步难行,同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蔬菜的质量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无公害、绿色、有机等优质化生产是当前蔬菜生产发展的趋势之一,所以必须建立自己的地标产品,做出质量信得过的品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