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校推荐】复旦大学2018年MPA项目(合集五篇)第一篇:【院校推荐】复旦大学2018年MPA项目【院校推荐】复旦大学2018年MPA项目项目介绍复旦大学MPA项目始自2001年,是国家首批开展MPA教育的24所高校之一。
复旦大学MPA项目依托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雄厚的教育资源,形成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MPA教育风格。
2011年,复旦大学MPA项目被教育部确定为专业学位综合改革试点单位,并在2013年经专家验收评选为改革试点优秀单位。
从2009年起,复旦大学成为国内第一批开始招收双证MPA学生的院校。
项目特色该学院学科体系完整,培养层次齐全分明,在国内处于一流水平。
其中国际关系为全国重点学科,政治学理论为上海市重点学科。
该学院拥有政治学一级学科博士点、5个硕士点、1个公共行政硕士点(MPA)、4个本科专业。
学院教师学术研究成果丰硕,目前承担国家重点项目13项,国家级项目17项,省部级项目12项,已出版各种专著、教材、译著200多部,在专业刊物上发表论文逾千篇,其中25项成果获国家级或省部级奖。
学院与许多国外著名大学和研究机构建立了师资和学生双向交流关系,是接受外国留学生最多的学院之一,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学术声誉。
学院重视并全力支持学生全面发展,第二课堂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创建了诸如“国际问题研究会”、“新半月谈”等学生社团,每学期都举行学院内部的辩论赛。
一、培养目标和招生对象第二篇:复旦大学MPA公共管理阅读书目公共管理阅读书目1、竺乾威,马国泉,《公共行政学经典文选》(英文版),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5.2、竺乾威主编,《公共行政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3、沙夫里茨、海德编:《公共行政学经典》,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4、理查德.L.斯蒂尔曼,《公共行政学:概念与案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5、[澳] 欧文·休斯《公共管理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6、[美]保罗·C·特纳,罗伯特·W·巴可夫《公共和第三部门组织的战略管理:领导手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7、[美]麦克尔·巴泽雷,《突破官僚制:政府管理的新愿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8、[美]丹尼尔·雷恩,《管理思想的演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9、[美]彼得·德鲁克,《管理实践》,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10、[美]葛德塞尔《为官僚制正名》,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11、[美]奥斯本:《摒弃官僚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12、[美]乔治·费雷德里克森著,《公共行政的精神》,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13、[英]斯图尔特·克雷纳《管理百年》,海南出版社,2003年14、[美]戴维·奥斯本、特德·盖布勒著,《改革政府——企业家精神如何影响着公营部门》,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15、[美]罗伯特.丹哈特,《服务而不是掌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16、[美]文森特·奥斯特洛姆,《美国公共行政的思想危机》,上海三联书店,199917、[美]戴维·H·罗森布鲁姆等,《公共行政学:管理、政治和法律的途径(第五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18、[美]约翰·托马斯·克莱顿《公共决策中的公民参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19、[韩]吴锡泓和金荣枰,《公共政策学的主要理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20、[美]查尔斯·林德布洛姆:《决策过程》,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版.21、[美]简·芳汀,《构建虚拟政府:信息技术与制度创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22、[美]罗西瑙,《没有政府的治理》,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23、[美]戈德史·密斯,《网络化治理:公共部门的新形态》,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24、[美]菲利普·库珀,《合同制治理》,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25、[美]帕却克·登利维,《数字时代的治理》,牛津大学出版社2006.第三篇:2018年金融考研推荐院校:复旦大学凯程考研,为学员服务,为学生引路!2018年金融考研推荐院校:复旦大学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研究院)是金融硕士考研十大重点院校之一,跨考网小编通过整理其师资、考试特点和就业前景对院校进行深度解析,为准备2016年考研的同学们择校提供参考。
金融硕士考研院校推荐: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研究院)1)师资全国凯程考研,为学员服务,为学生引路!毕业生,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五)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
以同等学力身份报考我校金融专业硕士项目的人员,须通过证券业从业人员资格考试或银行业从业人员资格考试,并获得相关资格证明。
金融学考研上海外国语大学招生简章在上文中已经为大家介绍过了。
接下来就要看我们自己的拼劲了,只要我们有恒心,我们一定可以考上的。
页共 2 页第四篇:法硕招生院校介绍—复旦大学复旦大学一,培养模式法律硕士第一,第二学年分两个小班上专业课级语言课,第二学年末根据双向选择原则对学生分配毕业论文指导老师。
二,培养年限和方案培养年限为3年培养高层次、复合型、应用型法律人才,实施面向公安局、检察院、法院、司法机关和社会组织的高级法律实践专家的现代培养模式,采取宽基础、务实性、专用设备业化的培养方案,结合复旦大学法律教育的优势和特点,在全国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指导委员会指导下进行JM项目教育培养工作。
JM法律硕士专业课程主要有:法理学、型法学、民商法学、经济法学、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诉讼法学、宪法学、法律史学等基础课程,并辅有知识产权法、司法制度比较、金融法、票据法、物权法、侵权行为法、现代法律前沿问题讲座等,加强法律实务培养与专业理论提升的选修课程,并就骨干课程辅有专门JM课程教材和指导性研究资料。
三,奖学金和学费1,奖学金:入学第二年可以参与法学院及学校设立的各项奖学金评选,奖学金覆盖率达30%。
2,学费:每学年12000元,没有公费,但有公费医疗。
住宿费为每年1600元四,就业前景和情况复旦大学2006年法律硕士就业去向(部分):公务员:上海市政府法制办,上海市土地资源管理局,上海市检察院,上海市浦东新区地方税务局,上海市检察院一分院,上海市卢湾区检察院,上海市宝山区检察院,上海市徐汇区地方税务局,上海市静安区地方税务局,上海市徐汇区人民政府,上海市南汇区人民法院,上海市金山区人民法院,上海市金山区政府,上海市金山区人事局,上海市普陀区人民检察院,上海市信息化委员会,上海市长宁区工商局,上海市杨浦区公安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河北省证监会,中国电监会华东局,中共四川省委组织部,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青岛市委组织部,南京市江宁区法院,金融机构:中国外汇交易中心,上海期货交易所,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安永会计师事物所上海分所,普华永道上海分所企事业单位:中石油上海分公司,上海人民出版社,三菱商事(上海)有限公司律师事务所:君合律师事物所上海分所,英国胜蓝律师事物所,美国斐格律师事物所,美国众达律师事物所,2008年复旦法律硕士就业情况:总体来说形势挺好的。
40人左右考取公务员,20人左右进入事业单位,一部分人进入外企,但很少进入律所。
2009年复旦法律硕士就业情况:到2009年5月为止,2009届法律硕士有60%的毕业生已完全签约,70%以上的毕业生已签订三方协议,该数值低于往年同期1-2个百分点。
现已签约的09年毕业生中,有十几人签到银行,二十多人成为公务员,由于经济危机影响,今年律师事务所招人很少,故很少有人签约到律所。
在落户上,法律硕士落户上海基本不成问题。
五,授课情况和教学内容复旦大学法学院现有教职工66人,其中教授23位、副教授18位,29位博士学位获得者和4位正在攻读博士学位的教师。
我院多名教师曾受各级国家机关邀请,参与立法、司法和政策咨询工作。
14门主干课程有专门制定教材和指导性研究资料。
复旦大学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简介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简介JM6001 法理学Jurisprudence开课院系:法学院任课教师:杨心宇教授等开课学期:第一学分:3 周学时:3 总学时:54课程性质:硕士学位基础课适用专业:法律硕士本课程的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通晓法律思想史上的主要学术观点,系统把握法学理论发展的历史脉络,深刻理解法的本质与价值,基本掌握法学思维的方法,善于分析法与社会发展的互动关系,能够运用法学理论知识回应当代社会的现实问题,为发挥法律功能提供理论指导。
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1、本体论:研究法的概念、本质与价值,分析权利与义务的关系、法与道德的关系;2、历史论:介绍不同法系主要国家法律制度的发展,研究习惯法的形成与作用;3、方法论:分析法学方法论的概念、特征,认识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指导地位,介绍各种法学方法;4、功能论:分析法律结构、法的作用,研究法律制定与法律实施;5、发展论:研究法与科学技术、法与经济全球化、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从法学视角分析当代国内外社会动态;6、法治论:研究依法治国的理论、社会自治的理论与实践、法律文化的更新,探索法制建设的规律。
通过学习要求学生牢固掌握法学基本理论,了解法学史上的主要流派和主要思想观点,树立法律信仰,学会运用法学思维方法;深刻理解法与社会的关系,善于用法律视角观察当代社会的新问题并回答和解决问题。
考核方式及要求考试。
撰写5,000字左右的论文。
学习本课程的前期课程要求系统掌握本科法学知识。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文献与资料教材:杨心宇,《法理学导论》。
参考书目:柏拉图,《理想国》;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卢梭,《社会契约论》;康德,《法的形而上学原理》;黑格尔,《法哲学原理》;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德意志意识形态》;德沃金,《认真对待权利》;哈特,《法的概念》等。
JM6002 民法学Civil Law开课院系:法学院任课教师:王全弟教授开课学期:第二学分:3 周学时:2 总学时:54课程性质:硕士学位基础课适用专业:法律硕士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本课程以在职攻读法律硕士学生为主。
要求在交流掌握民法学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掌握民法的体系、民法的本质、民法的理念、民法的基本原则,并掌握民法的各项基本制度与理论,了解国外民法学的发展的动态和趋势,理论联系实践,用以指导司法实践。
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本课程内容广泛,主要涉及民法总论、民法物权、民法债权的基本制度与理论,大量采用案例分析的教学方法,要求能用理论来分析具体案例。
民法总论涉及民法的体系、民法的本质、民法的理念、民法的基本原则及其特点与功能,了解各种民事权利及其保护方法,以及新情况下出现的各类法益,并涉及主体理论、行为理论、时效理论、民事责任理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