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复旦mpa政治学理论名词解释答案

复旦mpa政治学理论名词解释答案

政治学理论
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行为主义
答:行为主义认为应将政治学研究对象锁定在实际存在的、可观察到的政治行为上。

行为主义非常重视对政治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并要求在进行价值去除的同时,在现象和数据允许的范围内尽可能地多掌握和运用数量方法来得出明晰的结论,从而达到对政治行为的解释。

2、国家相对自主性
答:国家相对自主性是指国家在形式上作为公共利益的代表,相对于社会各阶级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和自主性,而不是纯粹为某一个阶级的特殊利益服务。

国家自主性意味着国家不仅仅是各种社会力量斗争的场所,而是一种能动的力量,它反过来去支配、控制或影响社会。

3、虚位元首
答:作为国家象征但缺少对国家管理权力的元首
4、守夜人政府
答:政府不必干预经济活动,不断增进国民财富的最佳办法是给予市场以完全的自由,政府对市场所作的任何干预都被视为不合理的,其后果是市场失败。

5、两党制
答:两个势均力敌的政党控制绝大多数的选票,轮流上台执政的政党政治模式。

6、传统型合法性
答:传统习惯而形成的权威认同。

7、绝对主义国家
答:具有绝对权力的君主统治的国家形态。

在这些国家之中,君权具有绝对性,君主大权独揽,将立法、行政、司法、军事等权力集中于一身,而且君主作为主权的化身,凌驾于法律之上,成为一切法律的合法性源泉。

这样一来,君权基本上不受任何约束而可自行其事;同时,君主依靠理性化的官僚机构和军事机构,去实施自己对民间社会的一元化专制统治。

8、联邦制
答:由若干以行政区划为基础形成的相对独立的政治实体(共和国、州、邦)结合而成的国家结构形式。

9、政府的狭义与广义
答:广义的政府:各类国家权力机构,即立法、行政和司法机构的总称;狭义的政府:国家机构中执掌行政权力、履行行政职能的行政机构。

10、利益集团
答:基于共同的利益诉求而联合起来的,为实现这种群体利益而寻求影响政府政策的一种社会团体。

11、克里斯玛型合法性
答:由于掌权者所具有的个人魅力使人信服和依赖,从而产生的权威认同。

12、倒阁权
答:倒阁权亦称不信任投票权或通过谴责案权,是议会制约、监督政府的有力手段。

在实行议会制的国家,议会如果不同意政府(内阁)的施政纲领、一般政策,可以提出不信任案,如果这一不信任案获得议会多数通过,或者议会通过对政府的谴责案,那就表明政府失去议会多数的支持,那么政府必须总辞职,或者提请国家元首解散议会,举行新的大选,由新选出的议会决定政府的去留。

13、单一制
答:由若干行政区域或自治区域构成的单一主权国家的结构形式。

14、保留权力的分权原则
答:地方政府的权力是固有的,中央政府的权力是地方政府自下而上让予的,据此,在对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进行权力划分的时候,中央政府的权力采取列举的办法,即在宪法或法律中对其所应具有的权力加以明确规定,地方政府的权力则采取保留的方式,即除少数列举的条款外,没有列举的权力都由地方政府保留。

15、多党制
答:在多党存在的国家中,不存在一个或者两个主导性大党,由各党竞相执政的政党政治模式。

16、威权政体
答:威权政体指二战后新兴民族国家的政体。

威权政体的特征在于有名无实的民主制度、少数人的威权统治、参与社会经济发展的政府、微弱的大众化控制。

17、三权分立
答:行政、司法、立法三大权力分属三个地位相等的不同政府机构,由三者互相制衡。

18、一党制
答:一个政党长期在政治生活中占主导地位、独掌政权的政党政治模式
19、熊彼特的民主定义
答:民主是为做出政治决定而实现的制度安排,在这种安排中,某些人通过争取人民选票取得做出决定的权力
20、全球化
答:是指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要素超越国界和地域限制而互相影响走向一体化的发展趋势。

21、历史制度主义
答:在一定的历史发展中所形成的具有稳定性的制度,是推动历史沿着某一条道路而不是其他道路前进的重要因素。

22、法理型合法性
答:在认同普遍法律的基础上而形成的权威认同。

23、极权政体
答:以极权“元首”为中心的环形组织结构,凭意识形态而非法律进行统治,依靠特务、警察系统进行全面恐怖统治。

24、议行合一
答:这一权力结构主要体现在议会内阁制国家。

在议行合一的权力结构中,三权之间的地位并不是平等的,也并非相互独立,而是以议会为中心融汇在一起。

议会是最高权力机构,内阁与法院都由议会产生,对议会负责。

如果议会拒绝或否决内阁提案,就是表示对政府的不信任。

内阁必须辞职或提请国家元首解散议会,重新进行议会选举。

25、授予权力的集权原则
答:中央政府权力是固有的,地方政府权力是由中央政府自上而下授予的,因此,地方政府的权力归属中央政府所有,中央政府具有最终决定权。

按照这一原则,宪法和法律并不对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权力进行明确的规定,所有权力都归中央政府保留。

26、非政府组织
答:非政府组织(NGO)这一概念主要是指“处于政府与私营企业之间的那块制度空间”。

它是现代社会结构分化的产物,是一个社会政治制度与其他非政治制度不断趋向分离过程中所衍生的社会自组织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27、总统制
答:由选民分别选举总统和国会,由总统担任国家元首,同时担任政府首脑的制度。

28、政治合法性
答:政治合法性是指某个政权,政权代表为什么应该获得其成员的忠诚的问题。

合法性体现一种价值判断。

“凡是建立在价值基础之上并以此得到公共舆论承认的即为合法。

”合法性主要关心的问题是统治、政府或政权怎样及能否在社会成员的心理认同的基础上进行有效运行。

29、《寡头铁律》
答:寡头铁律是一项政治学和社会学理论,认为组织从来就是寡头的组织。

任何社会都由组织(政党)来实施统治,而组织又是由少数领袖(寡头)来实施统治。

30、结构功能主义
答:它集中研究政治系统所履行的功能及相应的结构,强调每个系统中结构和功能的相互关系,并试图从微观的角色出发,通过结构与功能关系进而沟通宏观的政治系统。

31、议会内阁制
答:内阁总揽国家行政权力并对议会负责的政体形式。

32、违宪审查权
违宪审查权就是对违反宪法的法律、法令和各种法规,法院有否认或者撤消的权力。

违宪审查权也叫司法审查权。

33、民族区域自治
答: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实行区域自治。

34、《多头政体》
答:罗伯特.达尔认为公开争论是自由化的表现,参与是包容性的表现,将自由化程度低、包容性低的政体称作封闭性霸权政体,前者低而后者高的政体称作包容性霸权政体,与之相反的则是竞争性的寡头政体,而自由化程度高、包容性高的政体就是多头政体。

35、公共选择理论
答:认为人是理性的自利主义者,其在行为动机上是自利的,在行动上是理性的,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标。

36、国家主权
答:简称主权,指的是一个国家独立自主处理自己内外事务,管理自己国家的最高权力。

37、多元民主论
答:这种理论的核心观点是民主政体的权力是多元的和分散的,不是始终集中于一个精英集团手中,而是分散在多个精英集团手中。

38、《集体行动的逻辑》
答:根据美国经济学家奥尔森在《集体行动的逻辑》所揭示的理论,这样的集体行动由于人们的搭便车行为而难以达成。

奥尔森认为,集体行动要有效地达成取决于三个条件:一是集体人数较少;二是集体成员收益的不对称;三是“选择性激励”的存在。

39、依附理论
答:依附理论是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激进经济学中的一种理论。

其核心观点是:不发达国家对发达国家的经济依附,是造成不发达国家经济落后的根本原因。

不发达国家要想摆脱这种依附,就必须走社会主义道路。

40、威权政体
答:威权政体特指二战后获得独立的新兴国家所形成的政体。

这些国家都面临巨大的现代化压力,而在社会力量薄弱、社会结构严重脱序和失范的条件下,借助国家政权的力量推进国内经济建设并实现整合,便
成为唯一的选择,从而催生了威权政体并使之不断强化。

威权政体在形式上介于民主政体与极权政体之间,但与两者都存在本质的区别。

41、二元君主制
答:二元君主制是指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权由君主和议会共同掌握但君主作为国家权力中心的一种政权组织形式。

42、国家结构形式
答:统一主权国家的构成方式。

43、《政治人》
答:通过对全球范围内全球选举状况以及民意测验的仔细研究,李普塞特探索了一个国家以及组织内部民主形成所需要的条件,政治参与和选举行为的相互关系,以及支持和反对民主运动与价值的原始性和持续性力量。

44、历史制度主义
答:在一定的历史发展中所形成的具有稳定性的制度,是推动历史沿着某一条道路而不是其他道路前进的重要因素。

45、政治社会学
答:政治社会学是政治学和社会学的跨学科产物。

研究社会与政治之间的互动关系,政治权威的产生及其对社会的影响。

46、民粹主义
答:民粹主义认为平民被社会中的精英所压制,而国家这个体制工具需要离开这些自私的精英的控制而使用在全民的福祉和进步的目的上。

47、“一党独大制”
答:一个国家由某政党透过民主之选举制度下,胜出而得以达到稳固且长期执政情况下的政局情境。

成为真正的科学。

唯物史观是人们认识社会的科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