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解决问题——分段计费》的教学反思

解决问题——分段计费》的教学反思

解决问题——分段计费》的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分段计费》
分段计费》是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的教学内容,通过学生熟悉的打车活动入手,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在教学过程中,我认为应该抓住以下两点进行教学:
第一,让学生真正理解“分段收费”的含义。

虽然很多孩子有过打出租车的经验,但大多数孩子并不知道打车到底是怎样收费的。

因此,在教学时,我让学生通过举例和讨论,加深对“收费标准”的理解。

例如,让学生说一说“3千米以内7元”是
什么意思,通过线段图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个标准。

接着,让学生理解“超过3千米,每千米1.5元(不足1千米按1千米计算)”的含义,并通过画线段图弄清每段界限是多少。

这样,
学生就能更好地掌握分段计费策略。

第二,教学结束后,应该让学生通过研讨和反思,算一算前3千米中平均每千米多少元,与第二段打车计费单价进行比较。

如果路程不是太远,学生可以选择其他交通工具,成为明
智的消费者。

此外,通过解决打出租车计费这一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初步渗透分段计费的函数数学思想方法。

例如,当计算出6.3千米收费为13元时,应该让学生进一步思考,例如“6.5千米收费多少元?6.7千米呢?6.71千米?6.8千米?
6.9千米?”等等,让学生初步体会函数思想。

总之,通过举例、画图、辨析等方式,让学生真正理解题意,在分析、解决问题中掌握分段计费策略,渗透函数思想。

然而,由于对教材没能充分挖掘,我没有及时追问,函数思想的渗透仅仅停留于题目的表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