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幼儿园教案及教学设计(优秀10篇)幼儿园中班教案篇一活动目标1、欣赏文学作品,感受春天的美丽。
2、画画、缩编、讲讲,大胆表现对春天色彩的感受。
3、学习创编.体验创编的乐趣。
活动准备1、《春天的色彩》课件2、不同色系的油画棒、记号笔、画纸。
活动过程一、创设情境。
理解作品内容。
1、完整欣赏文学作品(一边演示课件,一边朗诵)。
教师:小朋友们,我们一起来看看大屏幕,上面有谁?它在干什么?猜猜它在哪里睡觉?(老师带幼儿边看课件边朗诵)2、提问:谁告诉了小熊春天的颜色?它是怎么说的?(引导幼儿用作品中的语言表述)草莓为什么说春天是甜甜的红色呢?教师小结:草莓是甜甜的,红红的,所以草莓告诉小熊春天是甜甜的红色。
教师:小兔为什么说春天是跳跳的白色呢?教师小结:春天来了,天气暖和了,小白兔也蹦蹦跳跳地出来了。
小白兔告诉小熊?(引导幼儿接下去说)教师:小草为什么说春天是嫩嫩的绿色呢?教师小结:对,春天来了,小草变绿了,所以小草告诉小熊,春天是?(让幼儿接)(3)共同讨论:小熊知道了,原来春天有绿色,有红色,还有白色。
那么春天还有什么色彩呢?二、大胆绘画,表现春天色彩。
1、教师:刚才小朋友说了那么多春天的色彩,那么,你想请谁来告诉小熊春天的色彩呢?请你去把它画出来。
2、播放《春》的音乐,幼儿绘画。
教师提示语:请你一边画一边想,准备请谁来告诉小熊春天的颜色呢?三、学习创编.体验成功快乐。
1、幼儿交流创编。
教师:画好的小朋友把画给老师贴到黑板上。
和旁边的小朋友说一说你画了什么。
2、幼儿大胆表述创编内容。
教师指着黑板上的画,请幼儿在集体面前讲述。
如:这只美丽的蝴蝶是淮画的?引导幼儿说出:蝴蝶告诉小熊:春天是?3、整体欣赏(播放课件)师:刚才我们告诉了小熊那么多春天的色彩。
我们也把它们编进故事里好吗?教师和幼儿一起边看边说,并把幼儿续编的内容添加进去。
教师加上结束语:看了小朋友们的画,小熊突然激动地叫起来:“我知道了,我知道了。
春天原来是五彩缤纷的。
”四、结束活动教师:小朋友们,我们一起到外面去找一找春天还有哪些色彩。
再来告诉小熊。
春天的色彩一声春雷惊醒了正在冬眠的小熊。
小熊在黑黑的树洞里睡了一个冬天。
小熊想:过了一个黑色的冬天,春天来了。
春天是黑色的吗?春天是什么颜色的呢?小草告诉小熊:“春天是嫩嫩的绿色。
”草莓告诉小熊:“春天是甜甜的红色。
”小白兔告诉小熊:“春天是跳跣的白色。
”小熊听了说:“哦!我知道了,原来春天是嫩嫩的绿色、甜甜的红色、跳跳的白色。
幼儿园中班教案篇二目标:1、学习用目测的方法撕出牙齿形状,并按意愿合理的添画。
2、初步了解保护牙齿的有关知识。
3、体验操作活动的快乐。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感受绘画的趣味性,体会创作的快乐。
准备:1、每人自带牙膏、牙刷2、幼儿用书、胶水、作品范例过程:一、学习正确的刷牙方法1、师——“每天晚上睡觉前,每天早上起床第一件事干什么呢?”2、请幼儿拿出自带的牙刷在自己的牙齿上练习刷牙,师一边巡视一边指导,共同探索正确的刷牙方法。
3、深入讨论,全面护牙(本环节通过实际操作来吸引幼儿,谈化了幼儿自己说自己刷牙等环节。
尊重幼儿的认识基础,从初试刷牙方法到师生共同探索,充分体现以幼儿为主体的意识)二、欣赏作品,引起幼儿的操作兴趣1、出示范例,介绍作品的名称:——这幅作品叫“满口的牙齿”,它是用什么材料完成的?2、演示操作的步骤——“这些材料该怎么用呢?”三、幼儿运用材料进行操作1、——提示幼儿将“牙齿”排列整齐2、幼儿作品欣赏——引导幼儿相互欣赏同伴的作品,并用语言将画面的内容表达出来。
反思:虽然是一节美工活动,但如果只是简单的让幼儿进行粘贴,幼儿的兴趣等诸多方面肯定是被动的,受老师压迫的,在导入活动中我先渗透了让幼儿爱护自己牙齿的观念,让幼儿通过回忆—讲述—图片等各种形式构起幼儿的回忆的时候,拿出并出示作品,“满口的牙齿”这个时候的实际已经成熟幼儿对完成这幅作品的欲望是很强烈的,通过自由选择操作材料到指导别人的作品,其实也是幼儿一个提高的阶段,在今天的美工活动中虽然简单但幼儿的能力发展发挥到了无限大。
幼儿园中班教案篇三一、活动目标1.理解儿歌内容,有节奏地朗读儿歌,感受儿歌的音韵美。
2.理解词语“摇摇摆摆、蹦蹦跳跳”。
3.懂得做个有礼貌、有爱心的孩子。
4.喜欢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
5.感受音乐的欢快热烈的情绪。
二、活动准备1.经验准备:(1)学唱歌曲《走路》并把山羊公公编入歌曲中。
(2)做过体育游戏“过独木桥”。
2.物质准备:棒偶、小兔、山羊公公各一个,背景图一副。
小白兔头饰、山羊公公头饰、小鱼头饰。
三、指导要点1.活动重点:理解儿歌内容,有节奏、完整地朗读儿歌。
2.活动难点:理解词语“摇摇摆摆、蹦蹦跳跳”。
3.活动指导:通过谈话演示教具、角色表演等形式帮助引导幼儿理解儿歌内容,感受儿歌的节奏美及音韵美。
四、活动过程1.创设情境,导入教学在教师的带领下,幼儿听音乐交替模仿兔子和山羊公公走路的样子进入教室。
(歌曲《走路》)2.出示图片和棒偶,引导幼儿讨论和表述。
提问:这是什么?为什么叫独木桥?如果小白兔和山羊公公同时要过独木桥,应该怎么办?(鼓励幼儿大胆表述,注意回应和提升幼儿的语言经验。
)3.视听朗诵儿歌,引导幼儿初步感知儿歌内容。
提问:儿歌的名称是什么?儿歌里有谁?说了一件什么事?4.教师操作棒偶,再次示范朗诵儿歌。
幼儿欣赏并理解儿歌内容。
提问:小白兔是怎么走路的?(模仿动作并学习词语“蹦蹦跳跳”。
)山羊公公是怎么走路的?(模仿动作并学习词语“摇摇摆摆”。
)小白兔遇到了山羊公公,它是怎么说的?它是怎么做的?河水为什么哗哗笑?鲤鱼为什么蹦蹦跳?5.教师完整朗诵儿歌,帮助幼儿感受儿歌的节奏美和音韵美。
提问:这首诗歌好听吗?哪里好听?(让孩子评价)6.幼儿学习朗读儿歌。
(1)教师有感情地朗读儿歌,幼儿小声跟读。
(利用棒偶操作)(2)集体朗诵。
(指导幼儿有节奏地朗诵,并读准字音。
)(3)分组分角色朗读,一组扮演小白兔,另一组扮演山羊公公,边读儿歌边表演。
(注意指导幼儿表演出角色的动态特征。
)7.分角色表演。
(指导幼儿表演出角色的动态特征。
)8.讨论、理解儿歌主题。
提问:(1)小白兔为什么要让山羊公公先过桥?(2)如果在公共汽车上遇到爷爷奶奶应该怎么做?(联系经验)小结:小白兔是个有礼貌、有爱心、尊重老人的好孩子,大家都喜欢它。
我们也要向小白兔学习,做个有礼貌、懂得谦让的孩子。
附:儿歌小白兔过桥小白兔过小桥,走到桥上瞧一瞧,山羊公公过来了,摇摇摆摆走上桥。
小白兔往回跑,站在桥下把手招,山羊公公您走好,山羊公公您先过桥。
河水听了哗哗笑,小鱼乐得蹦蹦跳,都夸白兔有礼貌。
小百科:小白兔俗称兔子,是哺乳类兔形目,草食性脊椎动物。
为幼小的白色的兔子。
因为比较可爱,常出现在儿歌和冷笑话当中。
幼儿园中班教案篇四活动目标:1、在做做玩玩的过程中,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激发幼儿的环保意识。
2、通过游戏,体验合作成功的喜悦。
3、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体验变废为宝的快乐。
4、发展幼儿手部动作的灵活性。
活动准备:1、幼儿收集大小不等的各种废弃的、清洁无毒的纸盒及废旧塑料瓶、碎布等。
2、装饰纸条、不同的图案等(用来装饰)。
3、剪刀、双面胶等。
4、教师用废旧物品制作的成品,如灯笼、宝塔、火箭等。
活动过程:1、幼儿介绍自己带来的废旧物品。
小朋友,前几天老师请大家做小小收集员,把家里没用的纸盒、塑料瓶、碎布等带来,小朋友们都很积极,收集了许多好东西,谁来说说你收集到了哪些宝贝。
(如酸奶瓶、烟盒、洗洁精瓶、饮料瓶等)2、幼儿进行垒高游戏我们大家有了这么多的宝贝,今天老师就和小朋友用这些宝贝来做游戏好吗?(1)老师介绍游戏规则:我们分成七组,大家一起商量动手进行垒高比赛,可以用不同的宝贝进行,看那组的小朋友在规定时间里垒得又高又稳。
(2)介绍两组垒高幼儿的作品,并和幼儿一起分析原因。
(快而稳的原因:把大的盒子放在下边,不争先恐后、一个一个来放等,慢而摇晃的原因:大家争抢,没有合理摆放好。
(3)再次进行游戏,第二次垒高比赛在第一次的基础上进行,让幼儿形成初步的垒高经验。
3、欣赏作品(1)教师出示自己制作的成品,幼儿欣赏。
(2)提问:这是什么?它是用什么做成的。
(幼儿回答)在幼儿欣赏、观察的基础上教师有目的介绍2~3种作品。
(3)提升:如果这些做好的玩具、好东西坏了,还有用吗?(幼儿回答后,教师根据他们的回答作出相应的应答)4、变废为宝你们想不想做个小小魔术师,用大家带来的这些盒子、瓶子来变成好玩的东西呀?(想)(1)教师提出制作要求:想想你用什么宝贝想做一个什么玩具?跟朋友讲讲,也可以和朋友合作做,用不同的方式对纸盒、塑料瓶进行改造、装饰,使它变成一样好玩的玩具。
(2)幼儿自己制作玩具,老师对完成任务有一定困难的幼儿,教师进行帮助。
(3)幼儿完成后,陈列在玩具橱上,可以相互进行简单介绍。
5、结束部分:“小朋友,真正好,废旧物品当成宝,动动小手动动脑,变成汽车和小猫,'变废为宝'真正妙!”今天,我们小朋友用没用的纸盒、瓶子做了好玩的游戏和玩具,以后我们要记住,不要随便把吃剰下的纸盒、瓶子扔掉,我们把它们洗干净,带到幼儿园,我们一起让它变变变,成为我们的好朋友。
6、延伸活动:幼儿拿着做好的玩具,去做小小宣传员,请其他班的小朋友参观欣赏。
教学反思:现代社会,物品越来越注重包装,但这些拆下来的包装随便丢弃又造成了环境的污染。
根据新纲要的要求:指导幼儿利用身边的物品或废旧材料制作玩具、手工艺品等来美化自己的生活为指导思想。
利用废旧物品来大胆进行创新制作,既培养了幼儿动手动脑能力,又培养了幼儿的创新意识,让幼儿体验到了变废为宝的乐趣。
幼儿园中班教案篇五活动目标:1、能随着音乐的节奏运用身体动作表现发条玩具由快到慢,最后停止的过程。
2、喜爱玩发条玩具并乐意表现,享受活动的快乐。
3、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4、在活动中幼儿倾听音乐,大胆的游戏表演。
活动准备:发条玩具若干。
发条玩具音乐一段。
活动过程:一、谈话,帮助幼儿回忆玩发条玩具的已有经验。
1、你们玩过发条玩具吗?你玩过哪些发条玩具?是怎么玩的?(幼儿讲述)二、探索发条玩具运动、变化的特点。
1、探索发条玩具的各种动态。
幼儿自由选择一件喜欢的发条玩具玩一玩。
提问:你刚才玩的是什么玩具?它是怎么动的?(引导幼儿边讲述边用动作表现一下,特别有趣的全体幼儿学一学)2、幼儿探索发条玩具运动时速度变化。
提问:请小朋友再去玩一玩,仔细观察这些发条玩具动起来以后速度有什么变化?二、表演发条玩具运动过程。
师:小朋友,你们喜欢这些发条玩具吗?现在,你就来做一个发条玩具,老师来做扭发条的'人,我们一起来玩个游戏发条玩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