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市城市概况佛山位于中国最具经济实力和发展活力地区之一的珠江三角洲腹地,与广州共同构成“广佛都市圈”,是“广佛肇经济圈”、“珠江-西江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广东省经济社会发展版图中处于领先地位。
佛山毗邻港澳,与香港、澳门相距车程均在2小时左右,随着广深高铁、广珠城际轨道的开通,佛港澳形成“1小时交通圈”。
佛山现辖禅城区、南海区、顺德区、高明区和三水区,全市总面积3797.7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735.06万人,其中户籍人口385.61万人。
一、佛山,底蕴深厚的岭南文化名城佛山原名季华乡,“肇迹于晋,得名于唐”,唐贞观二年〔公元628年〕,因在城内塔坡岗挖掘出三尊佛像,以为是佛家之地,遂立石榜改季华乡为“佛山”,迄今有1388年的城市得名史。
唐宋年间,佛山的手工业、商业已十分繁荣。
至明清时,更是发展成商贾云集、工商业发达的岭南重镇,与湖北汉口镇、江西景德镇、河南朱仙镇并称全国“四大名镇”,与北京、汉口、苏州并称天下“四大聚”,陶瓷、纺织、铸造、医药四大行业鼎盛南国,是我国“广货”和“北货”的著名集散地。
清末,佛山得风气之先,成为我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源地之一,诞生了中国第一家新式缫丝厂和第一家火柴厂。
〔一〕佛山历史文化底蕴深厚。
佛山是岭南文化的发祥地之一,素有陶艺之乡、粤剧之乡、武术之乡、广纱中心、岭南成药之乡、民间艺术之乡等美誉,形成了秋色、“行通济”等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
佛山是陶艺之乡,自古有“石湾瓦,甲天下”的美誉,建于明代正德年间的南风古灶,是世界现存最古老的陶瓷柴烧龙窑,薪火相传至今500多年,被誉为“陶瓷活化石”。
佛山是粤剧之乡,是“南国红豆”粤剧的发源地,诞生了粤剧艺人的代称——“红船子弟”和粤剧最早的戏行组织——琼花会馆。
2013年,南海区荣膺“中国曲艺之乡”称号。
佛山是武术之乡,是中国南派武术的主要发源地,世界上广泛流行的蔡李佛拳、洪拳、咏春拳等均发端于佛山,著名武术大师黄飞鸿,咏春宗师梁赞、叶问,影视武打明星李小龙等祖籍及师承亦在佛山,武术海外弟子达2000多万人。
2004年,佛山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中国武术之城”称号。
佛山是狮艺之乡,是南狮的发源地,是首个“中国龙狮龙舟运动名城”。
禅城区是“中国龙狮运动之乡”,南海区西樵镇是全国惟一的“中国龙狮名镇”。
佛山是美食之乡,是粤菜发源地之一,民间素有“食在广州,厨出凤城〔顺德大良别称〕”的美誉,被中国烹饪协会命名为“中国粤菜美食名城”。
201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顺德区“世界美食之都”称号。
佛山是岭南成药之乡,古方正药历史有400余年,产品种类齐全,涌现出了“黄祥华”如意油、“冯了性”药酒、“源吉林”甘和茶等一批老字号名药。
正月十六“行通济”,始于明末,盛于清乾隆年间,延续至今并逐渐被赋予慈善等现代色彩,每年吸引数十万群众参加。
〔二〕佛山人文荟萃,才俊辈出。
唐宋以来广东出过9个状元,佛山占5个。
明清时为“气标两广的人文之邦”。
近代以来,孕育了维新运动领袖康有为,政治活动家张荫桓、戴鸿慈、谭平山、何香凝、罗登贤、邓培,民族实业家陈启沅、简照南、简玉阶,科学家詹天佑、邹伯奇,文学家吴趼人,粤剧名伶薛觉先、马师曾,武术名家梁赞、黄飞鸿、叶问、李小龙,名医李广海,能工巧匠黄炳、陈渭岩、刘传,第一位华人牧师梁发等杰出人物。
二、佛山,经济发展特色鲜明的制造业基地改革开放以来,勤劳重信、善抓机遇的佛山人谋实业、做实业、兴实业,将佛山打造成为我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
三十多年来,佛山地区生产总值保持年均增长16%的态势,成为全国经济发展较快、综合实力较强的城市之一。
据中国社科院2015年发布的《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佛山城市综合竞争力在两岸三地城市中居第11位。
〔一〕制造业主导经济发展。
2015年,佛山成为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综合改革试点。
现已形成机械装备、家用电器、陶瓷建材、金属材料加工及制品、纺织服装、电子信息、食品饮料、精细化工及医药、家居用品制造等优势行业,光电、环保、新材料、新医药、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发展迅速,配套能力日趋完善的现代工业体系初步建立。
2015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003.92亿元,增长8.5%;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9774.93亿元,增长7.9%;三次产业比重为1.7:60.5:37.8,工业主导地位明显。
近年来,佛山深入实施产业链招商行动计划,对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和生物医药等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建链”,对平板显示、汽车制造和半导体照明等现有产业链条缺失的高附加值环节进行“补链”,对装备制造、家用电器等传统优势产业链的薄弱环节进行“强链”。
先后引进了一汽大众、福田汽车、中国南车制造基地、国药集团中药产业基地等一批重大项目,着力打造汽车制造、装备制造、家用电器、家具制造等全产业链。
2014年,广东省委、省政府要求佛山在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中发挥龙头作用。
佛山抢抓机遇,启动了万亿规模先进装备制造业产业基地建设,力争2020年装备制造业总产值突破1万亿元。
2015年,佛山先进装备制造业总产值达5933亿元,占珠江西岸“六市一区”半壁江山。
2015年,佛山顺应“互联网+”信息经济浪潮,全面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力争将佛山打造成为中国“互联网+”应用创新试验区。
先后出台“互联网+”行动计划,举办首届中国〔广东〕国际“互联网+”博览会,建设广东“互联网+”众创金融示范区,打造“互联网+”创新创业产业园,大力培育“互联网+”创新产业集群。
近年来,佛山将智能制造作为产业转型升级的主攻方向,实施“百企智能制造提升工程”,打造柔性化生产,场景化应用的示范工厂。
佛山联合中国科技部、中关村,建设中国“互联网+智能制造”试点城市,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与制造业融合发展。
根据2015年国务院大督察情况通报,佛山依托智能制造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成为范例。
〔二〕民营经济蓬勃发展。
佛山是全国民营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民营经济是推动佛山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
2015年,佛山规模以上民营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3918.25亿元,增长9.3%。
民营工业占全市工业总产值比重为70.4%,对全市工业增长的奉献率达81.8%,拉动全市工业增长6.5百分点。
佛山现有民营企业约14.5万家,占全市企业比重87.8%,涌现出美的、碧桂园、格兰仕、东鹏、海天、万和、志高等一批骨干企业。
〔三〕富区强镇经济。
原广东“四小虎”中,有顺德、南海“两小虎”在佛山。
近年来,佛山坚持分权化的经济发展和行政管理模式,将财力、资源和管理权限充分向基层下沉,推动了区和镇〔街〕经济快速发展。
在2015年全国科学发展综合实力百强区中,佛山五区均位列前50强,其中顺德区、南海区分列第1位、第2位。
佛山充分依托专业镇优势,培育和打造了一批国内外知名的区域品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如容桂、北滘家电,乐从、龙江家具,石湾、南庄陶瓷,大沥铝型材,陈村花卉,西樵纺织等。
佛山现有中国产业名都、名镇41个,省级专业镇38个,数量位居全省地级市之首。
〔四〕品牌经济发达。
佛山先后成为中国品牌经济城市、中国品牌之都、全国陶瓷产业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国家商标战略实施示范城市,涌现出美的电器、佛山照明、海天调味品、新中源陶瓷、健力宝饮料、联塑非金属管道、溢达纺织等一批著名品牌和商标。
现有集体商标23件,著名商标151件,均位居全省前列;参与制〔修〕定国家标准804项、行业标准578项。
〔五〕现代服务业加速发展。
近年来,佛山深入实施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行动计划,出台扶持服务业特别重大项目实施方法,重点发展金融、现代物流、商务会展、工业设计、服务外包等生产性服务业,以及医疗健康、教育培训、养老服务、文体休闲等生活性服务业。
先后引进欧司朗亚太总部、毕马威大中华区后援中心、苏宁电子商务运营基地、华侨城文化旅游综合体、华南新加坡城、广东集成芯片研发与产业培育中心、浪潮云计算中心等一批现代服务业项目。
目前,佛山以现代金融、现代物流为主体的现代服务业迅速发展,以工业设计、文化创意、总部经济、电子商务等为代表的新业态不断涌现。
〔五〕传统农业精细发展。
佛山素有“鱼米之乡”美誉,历史形成的桑基、蕉基、庶基鱼塘闻名于世。
近年来,佛山运用现代工业生产理念和科技手段,推动传统农业向观光、生态、都市农业转变。
目前,佛山以花卉、水产、畜牧为主的现代农业加速发展,拥有全国最大的蝴蝶兰生产基地、全省最大的优质百合花生产基地,是“中国鳗鱼之乡”、“中国淡水鱼苗之乡”和“中国花木之乡”,被评为首批国家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市。
三、佛山,加快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近年来,佛山市以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为引领,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金融科技产业融合发展战略,有效带动了一批创新载体的崛起、创新团队的涌现、创新企业的提升和重大技术的攻关,有力推动了全市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发展。
以科技创新强健经济体魄。
建立和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自主创新体系,是佛山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路径。
近年来,佛山不断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带动全社会科技创新投入热情高涨,R&D占GDP比重持续增长。
先后获批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国家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发展试验区,现拥有企业技术中心215家,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0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716家,有效发明专利7067件,引进国家“千人计划”专家32人,设立院士工作室37个。
以金融创新服务实体经济。
佛山民间资本雄厚,金融市场潜力巨大。
截至2015年底,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分别为11867.67亿元、7950.53亿元。
佛山金融机构众多,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重要支持。
广东金融高新区股权交易中心自2013年10月底开业以来,已有注册挂牌企业1614家,实现融资近326亿元。
深交所企业上市路演中心进驻南海,天交所广东运营中心落户顺德,佛山民间金融街是广东省第二条民间金融街。
全市共有银行51家,保险公司63家,小额贷款公司39家,新三板企业41家,上市公司41家。
佛山通过设立支持企业融资专项资金、科技型中小企业信贷风险补偿基金等途径,帮助中小企业缓解融资困难。
优质载体助推高端产业发展。
佛山现有佛山国家高新区、中德工业服务区、广东金融高新区三大高端载体,以及中国南方智谷、广东工业设计城、智慧新城、绿岛湖都市产业区、佛山泛家居电商创意园、中欧科技合作产业园、广东智能制造产业基地、粤港澳合作高端服务示范区、中国〔三水〕国际水都饮料食品基地、广东新材料产业基地、广东新光源产业基地等重大平台和产业基地。
佛山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务院批准建设的首批国家级高新区之一,目前已形成汽车制造及零部件、新光源、生物医药、新能源等多个产业集群,佛山物联网和云计算产业基地等5个省市共建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一汽-大众、松下电子、海尔电器等一大批世界知名企业落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