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市矿产资源南阳市矿产资源丰富,在河南省占有重要地位。
至2007底,已发现矿产地515处,其中大型矿床34处,中型矿床49处,小型矿床49处。
矿种84个,其中普查程度以上71个,查明资源储量的矿产45种。
在已探明储量的矿产中,天然碱、蓝晶石、红柱石、蓝石棉、金红石、银矿等6种矿产位居全国首位,金矿、石油、石墨、水泥用灰岩、水泥用大理岩、矽线石、滑石、萤石、透辉石、冶金橄榄岩、饰面大理石、饰面花岗岩及玉石类等矿产位居全省前列。
其他矿产如有色金属、非金属等矿产分布较广,产地较多,也很有潜力。
成因类型主要有沉积型、沉积变质型、变质型、热液型、矽卡岩型、岩浆型等,其中以沉积型、变质沉积型、矽卡岩型最具工业意义。
现分述如下。
(一)能源矿产1、煤矿产地8处,分布于南召县中南部、方城县西南部、统称南召煤田。
煤田产于三叠纪断陷盆地中,含煤地层为上三叠统。
2、石煤矿点9处,均分布在淅川县境内的古生代地层中,含矿层位为下寒武统水沟口组和上石炭统三关垭组。
3、油页岩仅桐柏县吴城油页岩1处。
含矿岩系为下第三系始新统五里墩组下段,岩性为灰绿、灰黄、灰白色粉砂岩、砂岩与砂质泥岩、页岩互层,中下部夹黑灰色油页岩。
4、石油、天然气分布于南阳、邓县、新野、唐河、桐柏县境内,统称为河南油田。
河南油田处于秦岭—大别造山带东段,石油和天然气赋存于中新生代南阳—襄樊坳陷北部的南阳断陷区,市辖区内9个油(气)田。
(二)黑色金属矿产:1、铁矿:矿产地51处,其中中型矿床1处,小型矿床3处,矿点37处。
我市铁矿床类型较多,在找矿方面仍有一定潜力。
方城县张行庄钛铁矿磁铁矿矿床是唯一中型铁矿,产于太古代斜长角闪岩中,为岩浆分异型矿床。
属此同类型的还有淅川县吴家沟铁矿、南阳湖铁矿及县朝阳山铁矿、山家庙铁矿、白石尖铁矿等。
分布于桐柏县北部及西峡县北部的铁矿产地比较集中,已知有20个矿床(点)。
南阳市主要矿产情况表是南阳市优势矿种,有产地5处,其中大型矿床4处,中型矿床1处。
3、钒矿矿产地2处,均为小型规模。
(三)有色金属矿产本市域内有色金属矿产有铜、铅、锌、镍、钨钼、锑等7个矿种,产地11处,其中大型矿1处,中型矿5处,小型矿26处,矿点79处。
1、铜矿产地44处,其中中型矿2处,小型矿4处,矿点38处。
2、铅锌矿共有产地48处,其中铅中型矿床1处,小型矿床11处,矿点25处,锌中型矿床2处,小型矿床9处。
3、镍矿已发现矿产地2处。
矿产地13处,其中小型矿床2处,矿点11处,属斑岩型和热液型。
(四)贵金属矿产本市辖区有金矿、银矿产地70处(含伴生)。
岩金产地46处,其中大型矿2处,小型13处,矿点31处;砂金矿产地13处,其中小型8处,矿点5处。
银矿产地11处,其中大型1处,中型3处,小型6处,矿点1处。
1、岩金矿构造蚀变岩型以桐柏县老湾金矿(大型)为代表,矿床产于龟山岩片一系列破碎蚀变带内,围岩为云英片岩夹斜长角闪岩,主要蚀变为硅化和绢云母化。
火山沉积变质(热液改造)型金矿以桐柏县银洞坡金矿(大型)为代表,矿床产于二郎坪群歪头山组炭质绢云英片岩夹斜长角闪片岩中,矿体产于层间剥离带内,矿石金属矿物组合复杂,主要有自然金、银金矿、黄铁矿、方铅矿、闪锌矿等。
斑岩型金矿有2处,以西峡县蒲堂小型金(铜)矿为代表,矿体产于燕山期超浅成相花岗斑岩—角砾花岗斑岩—爆发角砾岩中。
2、砂金矿已发现产地13处,其中小型矿床8处,矿点5处,分布在西峡县、淅川县境内。
根据砂金矿分布情况认为,这对寻找原生岩金矿床有重要意义。
3、银矿已发现产地11处,其中大型矿床1处,中型矿床3处,小型矿床6处,矿点1处。
(五)稀有、稀散、放射性矿产1、铌钽矿矿产地2处。
2、铍矿矿点3处,均为伟晶岩型。
3、锗、镓、镉矿仅在桐柏县刘山岩铜锌矿中分散在硫化金属矿物中。
矿产地2处。
(六)冶金辅助原料矿产已发现矿种有红柱石、蓝晶石、矽线石、耐火粘土、白云岩、熔剂大理岩、萤石、冶金用橄榄岩、硅石等10个矿种,共有产地48处,其中大型矿床4处,中型矿床13处,小型矿床6处。
红柱石和蓝晶石探明储量居全国首位。
1、红柱石含矿层位为下古生代二郎坪群下部沉积变质岩系,西峡县—内乡县北部稳定分布。
沿区域含矿层位勘查,仍有可能探明更多新的矿产地。
2、蓝晶石矿有大型矿床1处,中型矿床1处,矿点1处3、矽线石矿矽线石矿是我省优势矿产,已探明大型矿床1处,中型矿床1处,矿点3处。
主要分布在内乡县北部(2处)、镇平县北部(2处),桐柏县有1处矿点。
秦岭岩群中普遍有矽线石矿层位,尚有找矿潜力。
4、白云岩产地7处,其中大型矿床1处,中型矿床2处,小型矿床2处,矿点2处。
产地主要分布在方城县北部和淅川县境内。
含矿层在省内延伸80km,层位及厚度较稳定,远景巨大。
5、熔剂大理岩产地3处,均分布在桐柏县境内,仅桐柏县杏山熔剂大理岩达中型矿床,其他2处为矿点。
6、萤石矿产地22处,其中大型矿床1处,中型矿床5处,小型矿床4处,矿点12处,主要分布在南召县、方城县、桐柏县三县北部地区,产于栾川—南召—明港断裂带旁侧的次级断裂裂隙中,围岩多为官道口群、栾川群、回龙寺组地层,个别为二郎坪群。
7、冶金用橄榄岩分布在西峡县西部洋淇沟晋宁期超基性岩体中,在省内面积7.5km2,纯橄榄岩相占岩体面积的85%以上,是镁橄榄石型砂矿主要开采对象,砂样化学成分MgO %,SiO2 39%,Fe2O3 %,Al2O3 %。
该岩体仍有扩大储量的潜力。
8、硅石矿产地3处,其中中型矿床2处,矿点1处。
(七)化工原料非金属矿产矿种有天然碱、盐、化工灰岩、含钾岩石)、硫铁矿、磷矿、蛇纹岩、重晶石、琥珀、地腊共10个矿种,产地28处。
1、天然碱为我省优势矿种,矿产地2处,均分布在桐柏县境内。
2、化工灰岩分布于南召县板山坪—钟店一带,该矿层位现当作饰面大理石开采。
3、含钾岩石仅有2处矿点。
4、硫铁矿产地3处。
5、磷矿共有产地8处,分布在淅川、内乡、南召、方城、桐柏等县境内,其中中型矿床2处,小型矿床2处,矿点4处。
磷矿资源为我省短缺矿产。
南阳市辖区内南秦岭寒武系含磷层位稳定,找矿前景良好,扩大矿石储量很有希望,加强选矿技术研究,进一步提高回收率后,其经济价值可观6、蛇纹岩矿产地1处。
产于柳树庄超基性岩体东段边部,可作钙镁磷肥用蛇纹岩。
7、重晶石矿矿点4处,产地分别为:西峡县、南召县、方城县、桐柏县。
这些矿脉常有Cu、Pb、Zn矿化,可作铜多金属找矿标志。
8、琥珀矿矿点5处,该5处产地均分布在西峡—内乡断陷盆地中。
琥珀呈不规则透镜状及囊状产于上白垩统向沟组或寺沟组细粒粉砂岩中。
大部分囊状体产琥珀5kg左右,大者产数十至百余公斤,个别达1600公斤。
琥珀按颜色分红、黄、青、黑4种,以红色最好,称血珀。
琥珀可用作药材及化工、工艺材料。
9、地腊南阳盆地魏岗、张店、王集、周庄、东庄、双河、赵凹等7个油田油质均具含腊高特点,总腊中地腊含量丰富,溶点80℃以上的地腊含量一般为11%,最高17%,仅作为石油副产品回收。
另在南召县发现一处裂隙充填型地腊,地腊产于上侏罗—下白垩统中下部砾岩层中,含矿岩系长2550m,厚80-100m。
地腊沿张性节理、裂隙充填,砾岩层中矿化裂隙带厚7-12m。
地腊呈半液体胶状产出,经分析其中总胶质%,油质%,含腊量%,精腊含量%,不含沥青质。
此种类型在国内不多见。
(八)建筑材料及其它非金属矿产此类矿产种类30种,资源比较丰富,其中蓝石棉储量在全国居前位,石墨、石膏、滑石、水泥用灰岩、水泥用大理岩、饰面大理石、透辉石、透闪石、蛭石等10种矿产居河南省首位或位居前列,独山玉更是特色矿种。
1、蓝石棉分布于内乡县、淅川县境内,共发现17处产地。
2、石墨分布于西峡县、内乡县、镇平县及淅川县境内,另在南召县、方城县、桐柏县也有少量矿点分布。
共发现产地9处。
3、石膏矿矿产地3处,其中桐柏县安棚石膏矿大型矿床1处,淅川县新宅子石膏矿小型矿床,南召县姬昌寨石膏矿)矿点1处。
4、滑石矿矿产地5处,其中有方城县拐河滑石矿中型矿床1处,方城县长岭滑石矿小型矿床1处,其余3处为滑石矿点。
5、水泥原料矿产产地16处,包括水泥用灰岩、水泥用大理岩、水泥用粘土。
探明水泥灰岩矿石储量亿吨。
(1)水泥用灰岩产地8处,其中大型矿床有有南召青山、内乡北岗、汤山、邓州杏山,中型矿床有淅川沟北,其它为矿点。
(2)水泥用大理岩产地5处,其中有南阳蒲山大型矿床和南召龙洞、南召狮子岭小型矿床。
(3)水泥用粘土产地3处,其中中型矿床2处,小型矿床1处。
6、石膏矿有大型、小型、矿点各1处。
桐柏县安棚大型石膏矿。
7、玻璃用硅石矿产地5处,其中小型矿床2处,矿点3处。
成因主要为石英脉型,次为伟晶岩石英核及石英岩型2种。
唐河县腊蛭山)玻璃用硅石矿主要为石英脉,为小型规模。
其他3处矿点,勘查程度极低。
8、透闪石、透辉石矿中型矿床2处,有一定规模。
南召县老庄透闪、方城县青山透辉石矿为中型矿床。
9、膨润土矿区内仅发现南阳市卧龙区安皋膨润土矿大型矿床1处。
10、高岭土矿有内乡县店房—白杨中型矿床和淅川县太山庙沟矿点各1处。
11、钾长石产地7处,其中中型矿床1处,小型矿床1处,矿点5处。
12、蛭石仅有镇平县唐河蛭石矿1处为中型矿床。
13、云母矿(含金云母)产地9处,其中白云母矿7处,金云母矿2处,中型矿床1处,小型矿床2处,矿点6处。
14、水晶有中型矿床2处,矿点2处,均为石英脉型。
15、海泡石有10处矿点,主要分布于内乡县和西峡县境内的秦岭岩群白云石大理岩中。
海泡石沿构造裂隙充填,含矿带断续分布,最长达7500m,最小长60m左右。
16、凹凸棒石仅有镇平县1处。
17、方解石现有南召县磨石沟方解石中型矿床1处。
18、饰面大理石是我市重要矿产资源之一,也是我省开发利用最早的矿种。
现有矿产地20处,其中大型矿床6处,中型矿床7处,小型矿床4处,矿点3处。
中型以上13处矿区探明矿石资源储量3亿立方米。
在地域上分布于淅川县、邓州市、内乡县、西峡县、镇平县及南召县等6县境内。
19、饰面花岗石产地5处,其中有镇平县对望庙大型矿床1处,邓州市鳌山中型矿床1处,南召县下崔沟、磁塔崖、砖瓦窑小型矿床3处。
20、玉石类矿产矿产地8处,其中小型矿床2处,矿点6处。
南阳独山玉(小型)为我市特色矿种,为我国主要玉种之一。
淅川县马头山、火石山一带虎晶石。
淅川县贾营等地黑绿玉。
南阳市卧龙区李三仙岗紫晶。
玛瑙产地两个。
卧龙区潦河坡玛瑙。
淅川县大石桥绿松石(507),产于下寒武统含磷黑色页岩和硅质层中,绿松石赋存于石煤层内,含矿层厚0.6m,绿松石呈结核状、扁豆状沿层面或节理产出。
矿石呈翠绿色,少数淡天兰色,油脂光泽,硬度。
为一矿点。
21、建筑石料区内可作建筑石料的岩石很多,各县市区具有分布。
(九)地下热水(矿泉水)区内热水泉14处,分布在南召县、淅川县、内乡县、方城县、社旗县、邓州市及桐柏县境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