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业-马克思主义是否过时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业-马克思主义是否过时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研究性课题报告
课题名称:马克思主义是否过时学生序号
学生学号
学生姓名
上课时间
院系专业
1847年7月《哲学的贫困》和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两部著作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公开问世,全世界无产阶级有了指导自己的奋斗的系统理论。

一百多年来,随着时代的变化和实践的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断丰富和提升,指导着全世界的无产阶级为全人类的解放不懈奋斗。

虽然一百多年来的世界发生了很大变化,无产阶级革命的形势不断在发生重大变革,但马克思主义不仅没有过时,反而随着实践的发展不断丰富完善,始终迸发着蓬勃的生命力。

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简称,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基本组成部分。

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的精髓,它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充实、丰富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的产物,他的形成,是马克思、恩格斯在总结19世纪西欧工人运动失败的经验教训、吸收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者对建立社会主义的探索经验、发展德国古典哲学等基础上创立的。

它一诞生,就具备了科学性、阶级性、实践性等特点,是一个完整的,系统的理论体系。

从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属性讲,它是关于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从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它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产阶级发展及其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规律的学说。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就是始终站在人民大众的立场上,一切为了人民,一切相信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根本立足点和出发点。

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和恩格斯鲜明地提出了“资本主义必将灭亡,无产阶级一定会战胜资产阶级,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政治立场,他们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分析,指出了共产主义实现的条件及其必然性,为后来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提供了理论指导,使工人阶级的解放运动有了明确的目标和方向。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这种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马克思主义160多年来始终保持蓬勃生命力的关键所在。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属性,在于它彻底的科学性、坚定的革命性和自觉的实践性,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它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完善。

19世纪后半期,世界无产阶级革命发生了显著变化,法国爆发了著名的巴黎公社运动,工人阶级第一次掌握了政权,然而,此时的西欧资本主义正处于上升期,其实力依然非常强大,两个月后,巴黎公社不幸失败了,工人阶级第一次建立政权的尝试宣告失败。

这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一次伟大而仓促地尝试,马克思在评价这次运动时说:“即使公社被搞垮了,斗争也只是延期而已。

公社的原则是永存的,是消灭不了的。

”马克思实事求是,客观分析了巴黎公社的产生与失败,坚定了无产阶级工人运动为人类解放继续奋斗的决心。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欧各国为了资本主义的利益分配问题结成两大同盟,相互攻击,而俄国处于资本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此时,列宁首先站了出来,领导俄国人民推翻了资产阶级政权,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了。

当时,俄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者普列汉诺夫评价列宁的《四月提纲》是“梦话”,称:“俄国的历史还没有磨出烤制成社会主义馅饼的面粉”。

然而,就在这样一个落后的、带有浓厚封建残余的资本主义国家里,首次实现了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这与马克思所说的“无产阶级革命将在资本主义世界一切文明国家至少在几个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发生并取得胜利”的
观点截然相反,然而,这并不是说马克思主义在一百年前的俄国革命时期就已经过时了,相反,他依然是指导俄国革命取得胜利的根本理论,这体现了伟大的革命家列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精神,列宁从俄国历史的具体实际出发,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指出在人民与帝国主义矛盾激化的俄国实现无产阶级革命的历史条件,并领导俄国最终取得了革命胜利,打败了沙皇政府和外国干涉势力,制定“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顺利度过了革命后的艰难时期,实行了“新经济政策”,成为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有益尝试。

二战后,包括中国在内的一大批国家,在学习俄国革命并结合本国实际的基础上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革命运动遭到了重大挫折,中国也发生了一些激烈的运动,社会主义似乎失去了前途,马克思主义似乎已经过时,然而,这些挫折并没有完全阻止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马克思主义也没有从此消亡,世界共产主义革命只是遇到了暂时的变故,其伟大理想,最终依然会实现,以中国共产党为代表的中国无产阶级革命者,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不仅打破了西方国家“和平演变”的美梦,而且推动了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发展。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就是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为主要内容的重要理论体系,在革命时期,毛泽东思想指引中国人民推翻帝国主义、资本主义、封建主义三座大山,实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社会主义的新中国。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无论是在革命还是在现代化建设中,中国共产党都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努力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理论体系,它诞生于19世纪,却没有停留在19世纪;它产生于欧洲,却跨越欧洲影响了全世界。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它的产生实现了人类历史上划时代的伟大变革,在人类思想史上树立了不朽的丰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