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房地产经济管理的问题与对策摘要:我国房地产经济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目标模糊不清,政策缺乏连续稳定性;机制不完善,管理流于形式;相关法律法规体系的不健全;应采取如下对策:制定长期发展规划,指导短期实践:建立健全管理机制,保障管理工作切实落实到位;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
关键词:房地产;经济管理引言:发展随着我国房地产市场的放开,在几十年的发展历程中.房地产业快速崛起并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
房地产业的迅速发展在改善民众居住条件提高生活水平。
促进其他产业的联动发展,提高地方财政收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
然而当前房地产行业繁荣的表象上,我国房地产市场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亦使房地产业发展问题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和焦点所在。
房地产市场过热。
发展速度过快;房地产企业核心竞争力缺乏、抗风险能力弱;房地产产业整体素质低、产业化运行效果不佳;房价高居不下普通百姓压力大;房地产交易、中介市场规范性有待加强。
在我国,因其特殊的国情背景,房地产业发展问题不仅仅只是简单的经济问题,同时承担着难以推卸的社会责任。
引导房地产业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是直接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
近几年。
针对房地产市场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我国房地产宏观经济管理力度之大,政策之多及集中,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个时期。
然而从目前我国房地产市场的运行情况来看。
收效甚微,房地产市场发展中一些深层次的根本性问题仍未得到彻底解决和纠正,房价增长的势头仍未得到抑制,甚至于出现政府越管问题越升级的现象。
由此可见虽然我国房地产业的发展前景是光明的,但在具体实践我国房地产经济管理仍存在许多问题和难点,实现我国房地产市场健康持续发展的道路充满艰辛。
1我国房地产经济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1目标模糊不清.政策缺乏连续稳定性。
近几年来,我国多次的房地产市场管理目标都在于尽快实现房地产市场供需的总体平衡。
抑制房价的过快上涨。
实现居者有其屋。
然而对于我国当前所处的社会经济发展初级阶段的认识不到位。
我国房地产经济管理在房地产市场一些问题的认识上和长期的规划上还不是很清晰.甚至存在片面性和错误的认识.导致政策目标的短期性严重,缺乏前瞻性。
同时,政策目标的模糊不清.短期的政策手段和中长期规划思路不一致,甚至出现相违背的现象。
政策的不连续性和科学性合理性的欠缺。
造成房地产整个行业随着政策的变动而出现上下波动.不仅扰乱房地产市场的正常运行。
同时政策存在的漏洞也给投机者带来可趁之机,干扰市场秩序。
如经济适用房政策、房地产税收政策、住房产业政策等都是我国房地产经济管理思路不清、目标模糊的有力说明。
再者,我国政府对房地产经济管理处于被动的位置.忙于具体的事务管理和救火中,缺乏长期规划,事后调控居多,造成“一放就乱。
一放就涨.越管理越升温”局面的出现。
1.2机制不完善.管理流于形式我国房地产经济管理已跨过了多个年头中。
房地产成为我国政府经济管理中的重点和焦点。
特别是近几年,政府对房地产的管理可谓宁拳出击,政策短时间里密集推行。
但效果不佳,许多政策与规定只流于形式。
走走过场,执行不到位,甚至不乏失真、变形例子。
部分政策可操作性不强,存在争议。
实施细则的制定颁布远远跟不上实施原则的制定颁布。
我国相关经济管理的措施落实大部分采取自上而下的形式。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房地产两级监督、管理、调控职责、范围未划分清晰和明确定位.导致我围房地产行业政策的出台都是中央与地方政府的非合作博弈。
目前.我闺房地产市场正处于快速发展的过渡阶段,房地产业高收益与低成本的特点使其成为地方经济的支柱产业和地方财政重要来源,也成为地方政府推高地价、拉高房价的原动力。
公权力与房地产开发商的合作,极易导致内部交易、权钱交易.导致宏观经济管理操作明显存在失范现象。
房地产市场中官商结合的链条若无真正打破,我围房地产经济管理的难度将越来越大,国家宏观政策也注定流于形式,难发挥有效作用。
加上,在房地产市场中最为关键的金融、企业、土地、地方政府等多个环节上在日常运行中各自为政.协调不足,各自决策,决策间相互脱节,也导致我国房地产经济管理流于形式。
1.3相关法律法规体系的不健全从世界上各国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历程和经验来看,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是保障房地产市场良性运行的先决条件和基础。
在我国。
由于房地产正处于快速发展的初始阶段。
房地产相关法律法规的健全程度有待加强。
房地产市场管理应是一个从最初的开发、建设、交易到后期管理的完整体系.但是在我国目前还没有形成一部覆盖整个房地产市场管理法。
我国房地产市场法律法规的建设进程明显落后于当明我国房地产高速发展的需求,导致法律真空现象越来越多。
其次,我国目前主要还是依靠行政权威对房地产经济进行管理.很大一部分文件都是以国务院名义牵头颁发的,或是以国家部委办的名义发布的,如国11条、新国四条等,缺乏法律的严肃性、稳定性和普遍适用性特点。
即使在特定领域相关的法律法规已初步建立.但与此相配套的条例、实施细则不完备,造成房地产市场.特别是土地市场上政令不通、有法不依、执法不严.陷人恶性循环中。
加上已有法律法规落实不到位,使得法律应有效力大打折扣。
2相关对策分析2.1制定长期发展规划,指导短期实践我国正处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的关键时期。
经济结构和发展方式都面临着重大调整,“转型”、“发展”将已成为未来我国经济发展的主题词和关键词。
要深刻认识到房地产行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对于解决普通民众的居住条件和提高生活品质的重大作用及其在促进我国经济增长和经济转型的独特地位。
在把握住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的前提下.明确房地产经济管理的总体思路,在追求短期效应的同时更应确立长期发展目标.以满足我国日益增长的城乡居民的实际居住需求和城镇化建设的需要.以促进和保障我国社会及国民经济的稳定和谐、良性发展。
在对我国房地产业的整体发展状况做充分详实调研工作的基础七,出台房地产业的中长期发展规划,这才是确保房地产业长期健康稳定发展的有效途径。
避免房地产市场出现“涨则紧,跌则松”的调控常态。
同时.针对性地把宏观经济管理目标分解为中短期目标以指导实践。
更有利于理顺当前房地产市场复杂多变关系和局面和对症下药。
如在我国人多地少的前提下.从短期的房地产市场经济管理来看.着重点在于对房地产市场清楚界定和功能区分。
对于满足消费的房地产需求要合理引导,政府要切实负起提供社会保障的职责,建立起完善的住房保障体系。
对于炒房类房地产投机行要从税收、金融及其它方面加以限制。
2.2建立健全管理机制.保障管理工作切实落实至到位,当前我国房地产市场存在的许多问题有着深层次的原因,单纯依靠简单的行政命令调控难以有效解决。
改革房地产管理体制是解决当前我国房地产市场不良局面的有效途径。
要正确认识政府经济管理职能在市场经济中所能起到的作用。
调整政府部门的管理职能。
正视市场失灵的存在,但必须在充分发挥市场自身调节功能的基础,根据市场的变化进行适当、适度的干预,最终建立起有利于房地产业发展的合理、有效的运行管理机制。
为促进房地产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法制和社会环境。
理顺中央与地方在房地产管理的关系,明确责任主体,确立双方的职责范围,并做好监督工作,特别是地方政府要本着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认真把握科学发展观和建设和谐社会的精髓,在房地产业的经济管理价值取向上要与中央保持高度的一致,从本地房地产市场实际情况出发,因地制宜.采取差异化的调控措施,避免一切产生负面影响的做法。
同时对财政税收体制进行探索性改革,遏制土地财政,降低地方财政收入对于房地产业的依赖。
提高地方政府对国家房地产宏观经济管理政策的落实力度和积极性。
对于官商结合的不法行为给予严厉打击。
并在社会范围内做好典型的负面例子宣传,净化房地产行业的不良氛围,促进房地产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再者,房地产业所涉及的各部门。
国土资源、财政、税收、建设、金融等在要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加强沟通、密切配合,提高行动的协调性,提高房地产市场经济管理的有效性。
2.3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法律法规体系的完善一般都需经历一定的发展阶段和经验的积累。
当前。
实现我国房地产市场的正常运行,需逐步建立和完善我国房地产法律法规.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完整房地产法律体系。
实现房地产市场运行的规范化和房地产经济管理行为的合理法和合法化。
首先,应以法律来有效制约政府的经济管理作用的发挥,避免政府过多的行政干预对房地产市场秩序造成负面影响以致更大的扰乱。
同时以法律切实保障我国房地产综合、全方位的、多层次的宏观调控体系的建立和实施。
继续完善《土地管理法》、《建筑法》和《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尽快出台各相关的实施细则,促成《房地产法》的出台,将房地产开发建设管理、交易管理、中介服务管理及相关的后期服务管理等各个方面完全纳入法律规范体系,提高我国房地产行业相关规范政策的层次性、稳定性和严肃性.使我国房地产市场经济管理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参考文献:【1】胡运佳.关于房地产经济管理若干问题的探讨【2】.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8.14.21余凯.中国房地产宏观调控的长效机制研究【3】.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8.4.【3】彭凌.浅谈金融危机对我国房地产企业和购房者的影响【4】.中国市场.2009.22.【4】崔光灿.房地产价格与宏观经济变动关系实证研究—基于我国31个省份面板数据分析【5】.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