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优秀教研组评选方案一、总则教研组在校长室、教导处领导下工作,并接受上级教研部门的业务指导和管理。
教研组工作要“以生为本”,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要依据课程标准与课程资源创造性地进行教学研究,为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服务。
为更好地发挥教研组在教学研究方面的作用,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平台,为我校教育质量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为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创造条件,特开展优秀教研组评选活动。
二、组织机构成立优秀教研组评选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
组长:
副组长:成员:办公室主任:三、评价指标与权重分25(一)教研组建设分。
21、团队精神分。
42、工作计划和工作总结完整分。
、卫生状况23分。
、师徒结对24分。
15、学生评教分。
、出勤66分。
27、组长工作分38、作业检查1
分39、备课笔记检查分25(二)教研活动分。
1、公开课教学6分。
2、听课、评课6分。
3、集体备课3分。
、校本教研24分。
、课件制作35分。
、活动开展26分。
1、校刊投稿7分。
28、试卷制作分27(三)教科研成果分91.课题研究分2.优质课9分3.论文、课件9分(四)教学绩效23分91.学科竞赛分42.学生特长发展分3.高考成绩10(五)、其他加分条件四、评选程序与办法(一)每年评选一次,评选结果全校公布。
(二)评选程序由学校教导处成立评选办公室,评选办公室由各学科教研组长组成。
依据相关条件1.进行初选、评选。
并将材料上报评选领导小组,由领导小组认定。
材料要求2.2
)凡申报优秀教研组的学科教研组需认真填写相关申报材料,填好自评分,将有(1关材料报
送教导处。
)凡申报参评的学科教研组要准备佐证材料,以备审核。
2()材料清单:按顺序装订成册。
(3、近一年来有重大教学事故或受到纪律处分的教师所在组不得申报。
3五、奖励办法学校对评选出的先进教研组进行表彰,颁发优秀教研组奖牌,并给予该教研组适当的元人民币,第二名人均200活动经费奖励。
奖励标准按人均计算。
总分获得第一名人均元人民币,50100150元人民币,第三名人均元人民币,第四名、第五名人均六、附则本方案由校长室负责解释。
本方案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附件一:教研组职责与任务(一)承担组织学科教师开展教学教研的责任,是贯彻党的教育思想、研究探讨问题的枢纽,是“教”和“研”相互结合、共同发展的土壤。
(二)落实国家颁布的课程计划,依据课程标准与课程资源,制定教研组工作计划和各年级学科教学计划,检查教学计划的实施情况,并有学期、年度工作总结。
(三)教研组计划应具备:目的要求、主要工作任务、措施与方法、活动安排日程表。
各年级教学计划应具备:对课标、课程资源、三维目标要求和内容的分析,对学生知识、能力以及非智力因素的分析,确定教学任务和目标,设计课程实施方案。
教学进度安排表。
(四)组织集体备课。
集体备课应坚持备课标、备课程资源、备学生;应定时间、定内容开展备课活动。
3
(五)在认真备课的基础上,要求青年教师必须写出详略得当的教案。
教案应包括教学三维目标、重点难点、授课时数、教学过程、教法、作业安排、教学后记等内容,涉及实验的学科,备课后教师应亲自进行实验操作(至少一次)。
教案亦可采取学生学习方案的形式,但不许以课件代替。
(六)按三个中心展开核心教研。
.课程研究指导中心1构建学科基本教学模型。
推进细致化课堂教研。
组织教师总结课改经验,根据本校学生认知水平、特点,教师水平、教学特长等因素,以公开示范课的形式,典型示范,全面跟进。
构建学校教研特色。
.构建课程资源中心2新课程改革下,课程实施要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以课程资源为依托。
不断增强广大教
师合理开发课程资源的意识,努力探索开发课程资源的多种途径,进一步提高有效使用课程资源的能力。
以课程改革为契机,以课程标准为准绳,以素质培养为核心,以研究性学习为载体,建立教案库(含学案、课件、解题指导)、习题库(课课练、单元训练、阶段试卷、综合试卷)。
教研组要积极开展校本教研。
.构建课程评价与推动体系3构建促进学生成长、教师提高、学校发展的评价体系。
(七)每周应召集一次学科组或备课组会议,检查教学计划的执行情况、备课情况和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并采取措施解决出现的问题。
(八)形成以组为本的教研机制,建设一支融教学、教研一体化的专业队伍,提高教学研究的针对性和时效性,提高教师自我学习、自我发展、自我创新的自觉性、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九)广泛开展教师之间听课、评课活动,形成一种互相切磋、研讨、协商的合作的风气,分享经验,互相学习,彼此支持,取长补短、互促互进,共同提高;重视校际之间4
的区域性教研活动,积极做好联络、配合、参与和组织工作,促进区域性的教学经验、成果、资源等的合作和共享,改变各自为战,孤立无援的状况。
(十)组织教师积极参加县(市)级以上各级教研部门组织的各项教研活动。
(十一)组织学生参加经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的各项竞赛活动。
(十二)建设好学生学科活动园地,定期开展学生学科课外活动。
(十三)组织教师积极开展科研活动,认真撰写论文,力争发表或获奖;主持或参与课题研究;开发校本课程。
附件二:评分细则三、评价指标与权重分)(一)教研组建设(25
分,学科组教师合作良好得满分。
教研组团队精神21、
分,否则不得分。
、工作计划和工作总结完整各得22分,否则不得分。
223、卫生状况分,每天有专人值日并室内保持清洁得人不低于一分,各学科组均有青年教师培养情况材料。
平均每
84、师徒结对2分,否则不得分。
1对得1分,否则不得分;有相关指导成长材料得分。
1分,主要指学生在校长信箱反映情况,无不良反映得15、学生评教分,主要指近一年来日课、晚自习人均出勤率位于前六名的得分,一66、出勤分,若有旷工不得分。
13、2、、至六名的得分分别为6、54、分,主要指组长上传下达工作的时效性,配合学校工作,有不良27、组长工作反映经核查属实不得分。
分38、作业检查分9、备课笔记检查3分)(二)教研活动(255
6
7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