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精益思想在施工管理中的应用

浅谈精益思想在施工管理中的应用

浅谈精益思想在施工管理中的应用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我国建筑业的现状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在我国施工管理中引入精益思想的观点。

接着分析了精益施工的前提(精益计划和精益供应)和精益施工。

最后,构建了一种精益施工管理模式。

关键词:精益思想;精益计划;精益供应;精益施工Overview On Applying Lean Thinking In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Abstract:Firstly,this paper introduces current situation of domestic construction industry,discloses main problems exiting in this industry and suggest applying lean thinking into construction.Secondly,it analyzes the premise of lean construction(lean plan and lean supply)and lean construction.At last,a management model of lean construction is established.Key words:lean thinking;lean plan;lean supply;lean construction1 绪论精益思想的主要观念是在建立精益组织结构的基础上避免无效劳动和浪费,通过标准化的导入来实施面向过程的控制。

其本质就是要排除浪费,将“无效”的时间、产出,变为“有效”的时间、产出,以追求企业利润的最大化。

长期以来,我国建筑业被认为是一个文化素质低、劳动强度大的传统产业,其生产效率低,施工质量事故时有发生,施工过程中各种浪费更是随处可见。

本文在这一背景下,尝试着将精益思想运用到施工管理中,建立一种新型的精益施工管理模式。

2 精益施工的前提2.1 精益计划项目计划系统是实现稳定工作流的关键所在,计划制定的优劣直接影响到精益施工的成败。

精益建筑工程项目的计划需要区分并解决以下四种工作:1、应该完成的工作(Should);2、能够完成的工作(Can);3、将要完成的工作(Will);4、已经完成的工作(Did)。

相应的计划制定过程如下:首先根据项目目标和项目信息制定主干计划,它的主要作用是确定主要的里程碑事件(Should),参与该计划制定的不只是上层管理者,还有操作层的工长等;然后进行约束分析和准备工作分析,操作层工头或工长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实际能够完成的工作计划(Can),这样根据前两项工作,就能得出一个向前滚动的前瞻计划,再由滚动更新的前瞻计划导出更加详细的周计划,周计划就是工人下一周实际执行的工作计划,这个计划是一个可执行的计划。

这是操作层工头或工长做出的承诺,承诺他们实际将会做什么工作(Will)。

通过这种方式制定的计划,低层计划的计划者和执行者是统一的,增强了计划效率的可控性。

在计划完成后,通过指标“计划完成百分比”PPC(Percent Plan Complete)来对计划的执行效果进行评价,其计算公式如下:PPC=(实际完成的工作量/计划完成的工作量)×100﹪2.2 精益供应当前的市场竞争已从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转变为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要快速响应用户需求,仅凭单个企业实施精益施工已远远不够,因此必须将精益生产的思想扩展到整个供应链中去,将供应商、施工企业等有机的整合并形成利益共同体,实现精益供应。

精益施工如果没有精益的供应与之相配,就达不到期望的效果。

因此,精益供应应实行及时供应法使之与精益施工适应。

精益供应的基本思想是,在恰当的时间、恰当的地点、以恰当的数量、恰当的质量提供恰当的物品。

它是从精益生产发展而来的,是为了消除库存和不必要的浪费而进行持续性改进。

要进行精益施工必须有及时的供应,因此精益供应是精益施工管理模式的必然要求。

与传统的供应方式相比,精益供应具有以下特点(1)协作关系是金字塔形传统的供应模式一般是多头供应,供应商的数目相对较多。

而在精益供应中,精益施工企业将其供应商分为几个层次,仅与第一层供应商直接发生关系,第一层次供应商下面还有第二乃至第三、四层次分供方,形成金字塔形体系。

这样不仅能减少不确定性对供应链的负面影响,而且可以达到施工过程更加透明,非创造价值的活动减少到最低限度,订单处理周期和施工周期得以缩短等目的。

(2)供应商选择的主要标准是质量在精益供应模式中,由于供应商和用户是长期的合作关系,供应商的合作能力将影响企业的长期经济利益,因此对供应商的要求就比较高,在选择供应商时,需要对供应商进行综合的评估,在评价供应商时价格不是最主要的因素,质量是最重要的标准,这种质量包括工作质量、交货质量、技术质量等多方面内容。

高质量的供应商有利于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

(3)开放式的企业信息系统。

企业的信息系统不再是封闭的、孤岛式的企业信息系统,而是建立在互联网络上的、开放式的信息系统。

精益供应要求供应与需求双方信息高度共享,保证供应与需求信息的准确性和实时性,使企业之间在施工计划、库存、质量等各方面的信息都可以及时进行交流,以便出现问题时能够及时处理。

(4)基于第三方物流的供应商管理库存运用,实现零库存第三方物流系统(Third Party Logistics,TPL)是供应链集成的一种技术手段,它把库存管理的部分功能代理给第三方物流提供商进行系统管理,使企业更加集中精力于自己的核心业务,起到了供应商和用户之间联系的桥梁作用。

当本地供应商离精益施工企业较近时,可在自己的仓库区域建立库存,等待着精益施工企业的叫货通知;对精益施工企业来说,就相当于在供应商的仓库区域建立了一个原物料超市,可以随时满足施工的需要。

对于非本地供应商,可采用第三方物流系统。

供应商通过在精益施工企业附近选择公司的第三方物流提供商,实现精益供应。

该第三方物流提供商承担的功能有:一是异地供应商根据精益施工企业的采购指令或者通过库存预警信息自主决定将原材料运送到致第三方物流提供商,保证提前期,然后按叫货指令JIT配送至精益施工企业;二是负责次品的退货处理。

3 精益施工精益施工是一种交付建筑项目的新方法,其中心内容是通过转移附加的没有价值的任务来增加项目的价值,这种价值浪费是从立项、设计、施工到交付的整个过程中造成的。

它运用了精益的思想以达到利益的最大化和浪费的最小化,并且最大化的满足顾客要求。

其理论体系如下:(1)拉动式JIT拉动式就是以顾客的需求为起点,以市场需求为依据,保证工作的准时完成。

在精益施工中,用拉动来进行建造,即由下道工序向上道工序、下个活动向上个活动、顾客向建造商提出要求,来进行相应的工作,即在必要的时候完成必要的工作。

在施工的流水中,要尽量使各分项工程之间的转换时间接近于零。

也就是说,任何一分项工程的每一道工序一结束,应该立即转到下工序去(必须的养护时间也算一道工序);任何一分项工程结束,就立即转到下一分项工程,尽可能地杜绝浪费。

在拉动生产中依靠看板来传递信息,看板管理是JIT 方式的核心,由看板传递下道向上道工作要求的信息。

(2)全面质量管理全面质量管理强调由过程管理来保障建筑的最终质量,从建筑的设计阶段就开始进行质量管理,对每一道工序进行严格地质量检验和控制。

全面质量管理要求全员参加,每一个工人对于自己的工作进行自检,一旦发现问题可以立即处理,保证不出现质量问题。

同时它强调下道工序是上道工序的用户,是上道工序质量最权威的检验者,而且实行的不是抽检,而是100%的检查,真正做到不接受不合格的、不生产不合格的、不流出不合格的。

所有的施工过程施工企业不必安排专职人员进行工序外检查,因为对于整个施工过程来说是一种无效劳动和浪费。

(3)团队工作组织团队的原则并不完全按照行政组织来划分,而主要根据项目来划分。

任何项目的成功都少不了团队工作,只要有人员就存在团队之间的合作。

在精益施工中利用一种集成的面向过程的团队组织,提倡一种团队协作精神,这种精神是精益施工成功的一个重要保证。

在这个团队中每个员工在工作中积极地参与,起到决策与辅助决策的作用。

团队成员强调多技能,要求能够比较熟悉团队内其他成员的工作,以保证工作的协调。

另外,总包商与分包商之间要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风险共担,利益共享,这不仅可以加快工程进度,而且当出现问题时,不会互相推委而造成更大的损失和浪费。

(4)并行施工并行施工是指在建筑产品的设计开发期间,将业主、设计方、施工方、销售方、顾客等结合起来,以最快的速度生产出符合顾客和市场需求的产品。

它要求在创建信息流畅平台的基础上各类不同专业人员相互协作、共同工作,各项工作可以随时反馈信息,使工作透明化,各个部门可以了解工程进展。

一旦设计的方案给出,建筑材料,施工的工艺等各部门可以同时得到信息,从而大大缩短了准备时间,进而缩短了整个工期。

同时,业主的介入,可以使建筑产品更好地满足业主的要求。

(5)合理利用空间在施工现场必须合理组织人员、原材料及施工机械设备,做到现场布置紧凑、合理、整洁、美观,施工生产顺畅,工人操作方便、紧然有序。

人机进出方便、安全,杜绝安全隐患。

建筑材料按施工顺序分类堆放,尽量减少材料的二次搬运。

(6)模块化施工模块化施工是以承认在一幢建筑物里面不是每一个作品都要在施工现场全部制作为基础的。

在建筑材料方面,采用更高程度的预先制造,越来越多的基本材料,比如木材、砖和水泥等被转变到各分项工程和分系统,现在已经成熟的预制桩、预制装配式钢筋砼结构等的施工就是模块化施工的体现。

在施工现场的制作过程中,越来越多的组装工序超过了实际的手工劳作。

模块化施工大大降低了施工中的劳动强度,使劳动生产率大为提高,做到施工现场整洁文明,工期缩短等例。

4 精益施工管理模式综上,得出精益施工管理模式如下:该模式包括精益计划、精益供应和精益施工,其中精益设计和精益供应是精益施工顺利进行的前提条件。

从上图中我们可以看出,精益施工首先必须制定科学的精益计划,然后要帮助和督促供应商同样按照精益施工的要求进行精益供应,最后在JIT、最近计划管理、价值工程、作业成本管理、全面质量管理、关系合同管理和伙伴关系管理等精益方法的支撑下顺利实施。

该管理模式中还有一个特别之处,那就是协作开发团队,这个团队中的成员不再局限于一个企业,而是由精益施工企业上下游企业派代表一起组成的一个团队。

目的就是在精益施工企业的领导下,通过培训促使各上下游企业尽快实行精益管理,减少供应链的浪费,实现共赢。

5 结论精益施工理论是以生产管理理论为基础,以精益思想原则为指导,对建设项目管理过程进行重新设计,在保证质量、最短的工期、消耗最少的资源的条件下以建设移交项目为目标的新型工程项目管理模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