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科学思维
11.对待科学问题,我们相信权威意见,但权威是科学共同体而非个人 12.科学在逻辑上就不可能被迷信,只有“迷信科学家”才是错误的 13.事实需要信源、观点需要论据 14.用统计的眼光看现象,不要被个例蒙蔽 15.相关性不等于因果性, 前后关系不等于因果关系 16.在相同的条件下,能够精确重现的才是规律,科学的目的是发现规律 17.大样本、双盲、随机、对照实验是检验有效性的金标准 18.科学的精神是求真;科学的语言是数学; 19.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20.妄想,就是没有证据却坚称真理
科学教育的难点:科学思维的培养Leabharlann 一道浙江省的科学探究中考题
兴趣小组为探究“不同浓度的重金属污染液对水稻种子萌发是否有影响”,进行了如下实验:
【方法和步骤】
①采集重金属污染液500m1,用蒸馏水将其逐级稀释10、102、103、104倍,获得4种不同浓
度的重金属溶液。
②取4只相同培养皿,分别编号为甲、乙、丙、丁,垫上纱布,加入等体积的不同浓度重金属
科学教育不能只讲科学知识 如何培养科学思维
科学教学总目标是:
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科学素养:是指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及其对社会与 个人的影响,知道基本的科学方法,认识科学本质,树 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具备一定的运用它们处 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
——《2017 版新课标》P1
科学素养 = 科学知识 + 科学思维
污染液,浸润纱布。
③挑选籽粒饱满,大小相似的水稻种子200粒,随机均分成4组,分别均匀放入上述4只培养皿
的纱布上。
④将4只培养皿置于25℃恒温培养箱内,每天给它们补充等量、相应浓度的重金属污染液。
【统计和分析】
(1)一段时间后,统计各组水稻种子的
,进行比较。
【预测结果】
(2)如果重金属污染液对水稻种子的萌发有抑制作用.实验结果应是
个人浅见不代表官方意见 仅供参考 谢谢
。
【反思与评价】
(3)在步骤③中,每只培养皿中均匀放置50粒水稻种子,而不是1粒的原因是
。
(4)实验方案存在的缺陷是
。
科学实验教学
任何科学实验都要有一个明确的目的。 实验之前要先提出假设。 实验的数据要足够多。 实验的分组要用随机原则。 实验一定要设置对照组。 实验要尽可能设计成单盲或者双盲。
教育科学出版社(教科版)
粤教版
在科学实验中培养科学思维
课标
冀人版二年级:种豆子实验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 糖溶解实验
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这些金句
1. 科学,不仅是一种知识体系,更是一种思维方式 2. 科学思维的总纲是逻辑和实证 3. 奥卡姆剃刀原理:如无必要,勿增实体 4. 休谟公理:非同寻常的主张需要非同寻常的证据 5. 没有测量就没有科学 6. 科学理论中的所有概念都必须是明确的、唯一的 7. 科学理论的重要特征:可证伪性 8. 科学理论可以被独立验证且可重复 9. 科学理论不是真理,所有的科学理论都有适用范围 10.在适用范围内能完全解释所有现象,才是科学理论
什么是科学思维?
分清观点和事实 分清证据和故事 用统计的眼光看现象 分清因果性和相关性 了解基本的逻辑规则 分清类比和推演 能分辨信源的好坏 懂得举证责任 知道科学共同体 分清哲学思辨和科学思考 ……
不同教材版本的科学第一课
河北人民出版社(冀人版)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湘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