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夏日绝句-PPT课件
靖康二年(1127),金兵入侵中原,砸烂宋王朝 的琼楼玉苑,掳走徽、钦二帝,赵宋王朝被迫南逃。 后来,李清照之夫赵明诚出任建康知府。一天夜里, 城中爆发叛乱,赵明诚不思平叛,反而临阵脱逃。 李清照为国为夫感到耻辱,在路过乌江时,有感于 项羽的悲壮,创作此诗,同时也有暗讽南宋王朝和 自己丈夫之意。
作者亲眼目睹宋朝统治者仓皇难逃,而北方的大好河山沦 落敌手。作者借赞扬 来批评北宋王朝的投降、逃跑和 苟且偷生的可耻行径,并寄予了作者抗击侵略、收复故土 的爱国情怀。
总结:这首诗借古讽今,借赞颂
项羽宁死不屈的英雄气概,讽刺南 宋统治者屈辱偷生、逃跑行径,表 现了作者内心的爱国主义的情怀。
启示:做人要像项羽那样,
做一个顶天立地的人;要像李 清照那样,做一个热爱祖国的 人。
不肯过江东。
诗句理解
生当作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杰,死亦为鬼雄。
活着应该做人中的豪杰,死后应 该做鬼中的英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人们为什么至今还思念项羽,就因 为他不苟且偷生回江东。
不一样的夏日绝句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1.这首诗中李清照用了两个词语赞 颂项羽的英雄气概,找到了吗?
《夏日绝句》的作者是( 南宋 )的 ( 李清照 ),采用了( 借古讽今 )表 现手法,。赞颂了 项羽的宁死不屈 ( ),讽刺 了( ), 南宋统治者的苟且偷安
表达了诗人( 抗击侵略、收复故土的爱国 情怀)
)
思考: 1.本首诗的写作手法是什么?
借古讽今 2.本首诗哪两句表现了女词人无论 生死都浩然正气的情怀?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李清照:(1084—约1151)
著名女词人。她出身于一个爱好文
号易安居士,南宋杰出女文学家,济南章丘人。
学艺术的士大夫家庭,父亲李 格非是一位散文家兼学者。十八 岁时她与太学生赵明诚结婚, 婚后居住在汴京,生活幸福。 但好景不长,1127年,靖康之变 后,她与丈夫避乱江南,建炎三 年,赵明诚病逝于金陵,李清照 只身逃难,几年后转寓临安,孤 苦伶仃地度过寂寞的晚年。她 的作品分为前后期,前期作品 活泼欢快,多写悠闲生活;后 期则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 《夏日绝句》为后期作品。
夏日绝句
[宋]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夏日绝句
南宋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
人杰:人中的豪杰。汉高祖曾称赞开国功臣张 良、萧何、韩信是“人杰”。
死亦为鬼雄。
亦:也。
至今思项羽,
鬼雄:鬼中的英雄。屈原《国殇》: “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
项羽:秦末人,曾领导起义军消灭秦军主力,自立为西楚 霸王。后被刘邦打得大败,突围至乌江,自刎而死。
1.能不能把“不肯”换成“不 愿”、“不想”、“不能”?
“不肯”一词,写出了项羽以死相报,无愧于八尺 男儿之身,无愧于江东父老之托,无愧于“人杰 鬼雄”之名。
2.同学们,楚汉战争以项羽的失 败而告终。“至今思项羽”,宋 朝的李清照为什么要去追思一位 一千多年前的失败的英雄呢?
注释
活着的时候,应当 做人中的豪杰;就是死 了,也要做鬼中的英雄。 直到今天,人们还在思 忆项羽,他在惨遭失败 之时,宁可自杀,也不 肯逃回江东。
在我国群星璀璨的历史长 河中,有数不胜数的杰出的文 学大家。然而,这其中能够留 芳千古的女性作家却廖若晨星, 李清照独出群芳,是最优秀的 一个。她学识渊博,才华出众, 工于诗词,长于文赋,精通音 律,善作书画。在诗词创作方 面,她的盛名不仅可与宋朝的 苏轼、陆游、辛弃疾比肩,亦 可直追前代大师如李白、杜甫、 白居易等而与之齐名,跻身于 中国最伟大的文学家之列。
人杰:人中的豪杰、人中俊杰、了不起的人物、 杰出的人、出色的人。 鬼雄:鬼中的英雄。
2.你知道成语词典中有哪两个成语 给我们展示了项羽的英雄气概吗?
拔山盖世:项羽说自己的力量足以拔起一座大山, 自己的气概足以超越天下人。形容力大勇猛,无 人能比。【出自《史记•项羽本纪》:‚项王乃悲 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 破釜沉舟:项羽跟秦兵打仗,过河后就命令士兵 把锅都打破,把船都弄沉,激励士兵拼死作战, 不打胜仗决不生还。比喻下定决心不顾一切地干 到底。【出自《史记•项羽本纪》:‚项羽乃悉引 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 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
项羽:
秦末农民起义领袖,自称西 楚霸王,后被刘邦打败而逃 到乌江河边,其手下劝他暂 避江东重整旗鼓,而他认为 当年跟他一起渡江而西的八 千江东子弟无一人生还,自 己无颜见江东父老而自刎江 边。
破釜沉舟、鸿门宴、 四面楚歌、霸王别姬、 沐猴而冠
秦朝末年,统治者的残暴激起了人民的 不满,各路豪杰纷纷起义抗秦。项羽率领八 千江东弟子转战中原,消灭了秦军主力,立 下赫赫战功。秦朝灭亡后,与刘邦争夺天下, 最终项羽兵败垓下,退至乌江渡口。当时, 乌江亭长劝他急速离江,回到江东,重振旗 鼓。项羽觉得自己无颜再见江东父老,不肯 漓江逃生,便下马步战,杀敌数百,负伤 10余处,最后从容自刎,时年31年。